在眾多的中國皇帝中,有作為的不少,但在其統治的各個方面都能有所建材,發揮出超群智慧者並不多。唐太宗李世民正是這個「不多」中的佼佼者,他之所以能夠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生平時代,由天下大亂走向天下大治,這與他知人善任是分不開的。
唐太宗曾有一個千古流芳的比喻,他把自己比作玉石金礦,把大臣比作良工巧匠。那麼在唐太宗的人才庫中最傑出的當首推敢於犯顏強諫的魏征。唐太宗曾經這樣說:「...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長孫無忌、李孝恭、魏征等人
凌煙閣是原本皇宮內三清殿旁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樓,但是在唐朝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的這一天它變得不同尋常起來。
唐太宗「為人君者,驅駕英材,推心待士」,為懷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諸多功臣(當時已有數位辭世,還活著的也多已老邁),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是為《二十四功臣圖》
,比例皆真人大小,畫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時常前往懷舊。閣中分為三層...
第一諍臣魏征:自己不想做忠臣
在中國歷史上,有資格被譽為「千古一帝」的皇帝肯定不多,就算能找出幾個,大半也都有爭議。如果一定要找一個共識最多、爭議最少的,那恐怕就非唐太宗李世民莫屬了。 但是,即便李世民能當之無愧地獲此殊榮,也並不表明他就是完美無瑕的。
無論李世民如何天賦異稟、才智過人,他身上也難免會有一些人性的弱點。
換句話說,李世民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傑出政治家,並不是因為他...
魏征直言不諱傳頌古今:君之所以明因為兼聽
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優秀皇帝,心胸廣大,治國有方,開創了貞觀之治。魏征是當時唐太宗最為信任的臣子,他非常勇敢,不管別人的想法,只堅持他自己的想法,有跟別人不一樣的意見時,他也是很大膽的把自己心裡所想說出來,唐太宗李世民與魏征兩個人的這種關係可以說是千古一見。
魏征像
魏征曾直言不諱的告訴李世民,要以身作則,要兼聽則明,要居安思危,仁義為本。為此魏征不...
揭秘:在西遊記中魏征夢斬涇河龍王背後的大陰謀
導讀:涇河龍王,對於熟悉《西遊記》的人來說,都會記得這個倒霉的傢伙:此龍王因著名預測學家袁守誠指點漁民下網撈魚而動怒,非常衝動地前往長安與之賭賽。為了贏得賭賽的勝利,龍王不惜改變降雨時量,終因違犯天條,被人曹官魏征於夢中斬首。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案子,並沒有什麼枝蔓的必要:涇河龍王由於故意不執行上頭的紅頭文件,肆意扭曲最高指示,私改降雨時間以及降雨量,嚴重影響了天...
劉文靜和魏征的關係 劉文靜是怎麼死的
劉文靜,武功縣人,唐朝開國功臣,宰相。劉文靜的有勇有謀,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很大的功勞,是唐朝開國的主要功臣。下面來看下關於他的介紹。
劉文靜畫像
劉文靜年輕的時候他的父親戰死沙場,他承襲了父親的職位。在隋朝的末年,他擔任了晉陽令,與宮監斐寂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在李淵出任留守的時候,一次交談中,劉文靜認為李淵是一個胸懷大志的人才,於是兩個便開始了頻繁的交往。等...
唐朝名臣魏征的“成功學”標本:諫太宗十思疏
唐太宗與魏征之間的關係,長期以來都被視為一種理想而經典的君臣關係——臣子竭誠進諫,皇帝虛心接納。然而,在很大程度上,這是當事雙方小心翼翼製造出來的假象。
孤立地看,《諫太宗十思疏》的「語言感覺」和「問題意識」皆為一流:魏征從朝堂的政治生活和宮廷的日常生活中,提煉出了最有可能和最高統治者迎面相逢的十種形態,進而提出了應對之策,即「十思」。這是一篇不朽的文獻,似乎為...
魏征為什麼和唐太宗說只做良臣不願做忠臣?
在眾多的中國皇帝中,有作為的不少,但在其統治的各個方面都能有所建材,發揮出超群智慧者並不多。唐太宗李世民正是這個「不多」中的佼佼者,他之所以能夠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生平時代,由天下大亂走向天下大治,這與他知人善任是分不開的。
唐太宗曾有一個千古流芳的比喻,他把自己比作玉石金礦,把大臣比作良工巧匠。那麼在唐太宗的人才庫中最傑出的當首推敢於犯顏強諫的魏征。唐太宗曾經這樣說:「以...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為何要親手砸掉魏征的墓碑?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歷代賢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著的時候,唐太宗把他當作「鏡子」,主動結成親家;魏征去世的時候,唐太宗「廢朝五日」,親筆撰寫碑文。然而魏征屍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變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長子魏叔玉的婚約,而且一怒之下竟然親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
對於唐太宗這種「雷人」的異常舉動,有人認為是魏征生前大力舉薦的杜正倫、侯君集接連落馬,傷了唐...
《隋書》簡介:唐朝文臣魏征主持編纂的史書
《隋書》是1997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魏征。全書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紀五卷,列傳五十卷,志三十卷。《隋書(套裝全6冊)(繁體豎排版)》由多人共同編撰,分為兩階段成書,從草創到全部修完共歷時三十五年。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提出修梁、陳、北齊、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議。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編修,但數年過後,仍未成書。貞觀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征「總知其務」,並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