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震簡介 唐朝將領代國公兼御史大夫郭震生平 | 陽光歷史

 

A-A+

郭震簡介 唐朝將領代國公兼御史大夫郭震生平

2015年01月20日 人物簡介 暫無評論 閱讀 177 次

  郭震(656—713)唐朝將領。字元振,魏州貴鄉(今河北大名縣)人。十八歲舉進士,任通泉縣尉。因參與平息皇室內亂有功,封代國公,兼御史大夫,持節為朔方道大總管。時玄宗於驪山講武,因軍容不整而被治罪,免死流放新州,不久起用為饒州司馬,病逝途中。著有兵書《定遠安邊策》三卷。

  郭震,生於唐高宗顯慶元年,卒於玄宗開元元年,年五十八歲。長七尺,美鬚髯,以字顯。少有大志,十八舉進.

  郭震士,為通泉尉。任俠使氣,撥去小節,嘗盜鑄及掠賣部中口千餘,以餉遺賓客。武後召欲詰,既與語,奇之,索所為文章,上《寶劍篇》。後覽嘉歎,詔示學士李嶠等,授右武衛鎧曹參軍,進奉宸監丞,曾出使吐蕃。還朝後,向武後獻緩兵離間之策,被採納。數年後,吐蕃果內訌,大將論欽陵兵潰自殺,其弟贊婆率部降唐。

  長安元年(701)任涼州都督、隴右諸軍州大使,治邊有方。起初,涼州(治今甘肅武威)南北界域相距不過400餘里,突厥、吐蕃常發兵前來襲擾。他於該州南境設和戎城(今甘肅古浪),北境置白亭軍(今甘肅民勤東北),控制要道,開拓州境1500餘里。從此,鞏固了涼州防務。他在任五年中,廣屯田,興水利,對涼州地區的安定和生產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唐中宗神龍年間,遷左驍衛將軍、兼檢校安西大都護。不久,任金山道行軍大總管。因反對唐發兵及引吐蕃擊突騎施娑葛部,得罪宰相宗楚客,險遭陷害。唐睿宗立,召為太僕卿。景雲二年(711),進同中書門下三品,遷兵部尚書、後轉吏部尚書。先天元年(712),為朔方軍大總管。築豐安(今寧夏中衛西)、定遠城(今寧夏平羅南),以加強邊防。翌年六月,以兵部尚書復同中書門下三品。七月,助唐玄宗誅太平公主,封代國公,封代國公。十月,玄宗於驪山講武,大閱軍操,徵兵至二十萬,玄宗親自擂鼓,郭元振卻突然出班奏事,致使演練中止,唐軍軍容不整。玄宗大怒,幾乎宣敕處斬,經劉幽求、張說等人說情,乃斬給事中、知禮儀事唐紹。郭震流放新州(今廣東新興)。兩個月後,唐玄宗思其舊功,又起用為饒州(治饒州,今江西鄱陽)司馬。郭元振自恃功勳,遭此挫折怏怏不得志,於赴任途中病逝,終年五十八歲。

  四子:郭晟、郭鴻、左驍衛將軍郭鵬、代州司戶參軍郭仲翔。郭鵬有子郭瑊,兵部員外郎。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