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蔣介石兵敗大陸退守台灣後,痛下決心,要對國民黨及其軍隊進行脫胎換骨式的徹底改造,以期有朝一日奪回失去的江山。不料,1949年8月5日,美國國務院在艾奇遜對蔣介石採取「袖手旁觀」政策的主導下,發表了《對華關係白皮書》,對國民政府橫加指摘,落井下石。杜魯門接著於1950年1月15日公開發表拋棄蔣介石的談話,這對台灣的國民政府更是雪上加霜,使其在國際上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但...
[圖文]蔣介石為何不讓父母合葬因他嚴重戀母
蔣介石喜歡他的母親,有著很深的感情,他小的時候,就表現出對母親的一種特殊感情,白天伴母一起玩,夜間和母親同睡一床。而對比他母親大得多的父親蔣肅庵卻表現出不喜歡或厭惡的態度。他以母親為心目中最美好善良的女性的化身,也曾有娶母為妻的罪惡念頭。後來,王采玉又為蔣介石添了小弟弟蔣瑞青,這一下子激起了蔣介石的憤怒。他第一次看見溺愛自己的母親,竟當著他的面,將原來專為他有的乳房...
潛伏在蔣介石身邊最危險的間諜:一句話葬送74師
作為在蔣介石身邊參與最高機密的智囊,他同時卻與周恩來保持著密切的單線聯繫。國民黨黨史專家稱他為「導致神州陸沉的軍事共諜」,蔣介石次子蔣緯國稱他為「潛伏在老總統身邊時間最長、最危險的共諜」。 毛澤東稱讚他:「蔣委員長身邊有你們這些人,我這個小小的指揮部不僅指揮解放軍,也調動得了國民黨的百萬大軍。」 周恩來稱他為「沒有辦理入黨手續的共產黨員」;朱德讚揚他「為黨、為革命立了...
[圖文]蔣介石親授的女中將奇俊峰
奇俊峰(1915---- 1947),出生於內蒙古阿拉善旗一個蒙古貴族家庭。父親德毅忱,曾被袁世凱授予輔國公爵位,但他反對封建王公制度,參加了內蒙古人民革命黨,於1927年4月發動武裝起義,成立了新政權—阿拉善旗政務委員會,後因孤立無援而失敗。德毅忱最終殉難於流放途中,為蒙古民族解放獻出了生命。
奇俊峰,蒙古名色福勒瑪。她5歲起隨寡居的姑母一起生活,姑母以姑父的漢姓為她取名為奇俊峰。
1934年...
揭密蔣介石密謀黃埔軍校校長始末:表演天衣無縫
揭密蔣介石是怎麼當上黃埔軍校校長的?坐落在前清虎門、長洲要塞附近的黃埔島,四面環水,隔絕城市,地當樞要,實為軍事重地。孫中山認為該島便於興學習武,決定利用設在島上的原廣東陸軍學校及海軍學校的舊地,創建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通過軍校訓練出一批革命軍人。軍校因該地得名,這就是中國現代史上赫赫有名的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校長,在當時的國民黨內並非是特別顯赫的職位,然而對蔣介石來...
蔣介石臨終一幕:宋美齡要醫生給蔣經國打鎮靜劑
當時打雷下大雨,房間落地窗大窗簾從未掉下來過,那一晚卻掉下來了。蔣經國很快趕到,哭得非常厲害,宋美齡要醫生給蔣經國打鎮靜劑,但沒人敢打。當醫生把蔣介石身上插管拔下來時,雷打得特別響。 據台灣《聯合晚報》9日報道,蔣介石侍衛口述歷史,重現了1975年4月5日蔣生前的最後一天。那天一早,蔣經國向蔣介石請安,他轉身離去後,老蔣又把他叫了回來,似乎有所預感,斷斷續續地囑咐蔣經國注意身...
揭秘:1996年蔣介石後人的神秘「大陸之旅」
本書簡介:蔣友柏作為蔣介石的曾孫,一度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而蔣友柏與蔣家的歷史流變,蔣友柏與台灣30年的變遷,這兩個方面正是《懸崖邊的貴族——蔣友柏:蔣家王朝的另一種表達》一書的重磅內容。本書敘述了蔣友柏的童年、海外求學、回台創業、家庭生活,以及關於政治的一些觀點。30年間,台灣發生了怎樣的變遷?蔣家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蔣友柏將何去何從?如今的蔣家,在台灣已經宛如平常百姓,再也沒有...
[圖文]蔣介石五十年前反攻大陸手稿曝光
「國光計畫」的戰備整備概況。
「國光演習」的後勤重要整備報告。
50年前台灣軍方秘密擬定「反攻大陸」的「國光計畫」手稿,在桃園「後慈湖」曝光。在蔣介石後慈湖戰備辦公室裡,包括「國光計畫」、高空偵察機(黑貓中隊)的機密檔案都已經公諸於世,遊客可以親眼目睹當年蔣介石「反攻大陸」的計畫書。
據中評社報道,桃園縣政府與「國防部」整修半年後,當年「國光計畫」「元首」進駐的五個戰備指揮所,...
揭秘:宋美齡緋聞與蔣介石提槍捉姦的真實內幕
1985年,美國人邁可·考爾斯(Gardner Milk Cowles)出版了一本回憶錄,題名《邁可回顧》(Milk Looks Back),其中寫到,1942年10月,美國總統羅斯福的特使溫德爾·威爾基(Wendell Lewis Willkie)訪問重慶時,宋美齡曾與之有過「風流韻事」,蔣介石發覺後,氣憤地率領手持自動步槍的士兵前往捉姦。 由於考爾斯是威爾基當年訪華時的隨員,因此,上述情節很容易取信於人。1986年,香港《九十年代》雜誌10月...
蔣介石內侍大爆料:宋美齡卸妝後竟然不堪入目
我所瞭解的宋美齡,是一個洋化、強悍、好享受、愛權力的貴夫人。我想,我說的這些看法,大概可以從她的日常生活和一些較為代表性的事件,作為具體的例證。 宋美齡和許多當年在十里洋場待過的人一樣,都是過慣夜生活的人。因為習慣了通宵達旦、歌台舞榭的年輕時代的生活,到了老年,她的習慣還是沒有什麼大的改變,依舊保持晚睡晚起的作息。早上,大概老先生都已經起床五六個鐘頭了,宋美齡才從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