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的軍隊滅了滑國,在公元前627年4月經過東崤山(今河南洛寧北)時,先頭小部隊遭遇晉軍將軍萊駒的阻擊.萊駒假裝敗走,把孟明視率領的大軍引入埋伏圈.
孟明視領著部隊過了東崤山,後邊忽然傳來擂鼓的聲音.他們跑了一段山路,好像擠進一條死胡同,走不過去也退不回來,只見山道上橫七豎八地堆著不少大木頭,當中立著一面大旗,上頭有個「晉」字.孟明視吩咐士兵們搬開木頭,清出一條道來,放倒了那...
秦國曾修龐大「鐵路網」 原理與現代鐵路無異
導讀:中國考古界曾驚奇地發現,在河南南陽的山區裡竟然有古代的「鐵路網」。經專家鑒定,是2200多年前的大秦帝國遺存。當年的「鐵路」原理和現代鐵路無異,還是復線。只是車子不是用蒸汽機車牽引,而是用馬力拉動。專家披露了這個比兵馬俑更驚人的龐大「鐵路網」鮮為人知的秘密。 秦始皇的「鐵路」是用木材鋪設的。做軌道的木材質地堅硬,經過防腐處理,至今尚保存完好。不過枕木已腐朽不堪,顯然...
秦國雄主秦武王:古代死於「舉重比賽」的君主
中國古代有位死於「舉重比賽」的君主。作為一個君王,他虛心納諫,任用將帥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因此有人說他是有道明君;可是他又喜好搬拳弄腳、崇尚武功、好勇鬥狠,因此也有人說他只是一個莽夫。他死後謚號為「武」,他的死也與他好「武」有關——他死於一場「舉重比賽」的意外,有人為他的英年早逝而歎惋,而他卻說死而無憾。
秦武王(前329~前307),嬴姓,名蕩,他本是少年英才,生...
秦國傳奇名將王翦:如何功成名就得以善終?
在我國歷代王朝的創業史中,諸多名將「無以善終」的結局一直是常為人們所議論的話題。放眼歷史,既有無上功勳,又得安享餘年的開國功臣實在為數不多,秦國名將王翦便是這不多的例外之一。所謂「伴君如伴虎」,更何況是陪在生性殘暴的秦始皇身邊!掃滅五國、功高望重的王翦,在秦始皇終成大業之後得以在險境中保全其身,他是如何做到的?王翦在秦國眾將中以「智」著稱,他的「智」較之於一般的軍事智謀,...
不斷的征戰!秦國究竟靠什麼實現稱霸天下目標
一統天下的雄心,卻受制於狹小的國土面積。多年征伐,秦國究竟靠什麼,能實現稱霸天下的目標?都江堰、鄭國渠和靈渠,這三大水利工程,2000多年前,它們曾經是秦國統一大業中最為強勁的巨型戰爭機器…… 上世紀80年代,考古人員在陝西省鳳翔縣發現了一個秦國國君的墳墓。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墓葬中除了高等級的禮器之外,更發現了一大批鐵製農具。 根據常識判斷,國君的陪葬物理應是當時最為貴重的東...
歷史上的最強內奸郭開:成功幫助秦國滅亡了趙國
戰國時代,七雄征戰不已,名將名臣如星河閃爍。郭開,一個在歷史上毫無政績、毫無霸氣的趙國朝臣,卻能因為他的存在,使得趙國加速了被秦國滅亡的步伐。
郭開那個年代的秦國,已經是一條兩眼發青光的鯊魚,只要有一點血的味道,立即就會張著血盆大口瞬間而至。其他六國就像可憐的魚兒,有病也不敢咳嗽,生怕咳出些血絲來,讓秦國發現自己的存在。
其中一條可憐的魚兒就是趙國。本來趙國有一位出名的大將...
解密:是誰把西北小國秦國帶上了統一天下的路?
秦國,在嬴政一代最終統一天下。但,他的先祖們為他打下的基礎才是秦朝最終建立的原因。那麼,幾百年間,秦國從一個西方小國逐漸成長為戰國七雄最終橫掃六國,如果把這個過程比作一場足球賽的話,那麼是誰組織了秦國的防守反擊,這個中場樞紐我們應該歸功與誰呢? 軍事方面 獻公之前的半個世紀,秦弱魏強只是一種相對的說法。就疆域、人口、資源而論,秦本有足夠的潛力演變成為一等軍事強國,關...
秦國第一位國君是誰?秦惠文王簡介及怎麼死的
導讀:秦惠文王(前354年─前311年),又稱秦惠王或秦惠文君,嬴姓,趙氏,名駟(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雖為嬴姓,卻不叫嬴駟),秦孝公之子,稱王前稱秦伯駟,伯爵。前338年,秦孝公去世,惠文王即位,前324年,惠文王稱王。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秦惠王即位,公子虔誣告商鞅謀反,於是商鞅逃亡,被魏國趕回秦國內。商鞅於商地召集其黨人,北攻鄭縣,秦惠王派兵將商鞅生擒殺死後「五馬分屍」於彤(...
戰國時期的宰相李斯因何成為秦國宮廷政治犧牲品
導讀:戰國後期,一個叫李斯的,眼看秦國業已成為超級大國,就想到秦國去應聘。李斯的老師是荀子,有名的儒者,當時的職務大概相當於齊國的社科院院長。對這個學生的選擇,荀子卻不以為然。「秦國倒是個強國,」他搖著頭說,「可惜一點也不文化。」不過李斯還是去秦國了,或許心想:「秦國缺少文化正好是我的機會。」憑他的一筆好字就能在那兒吃香的、喝辣的。李斯有個同學,從小是個結巴,但文采極佳...
商鞅變法像魔術:19年就讓秦國成為戰國第一強國
柏楊說,秦國商鞅的變法,是一場最為驚心動魄的魔術。
此話有理。這一場變法可謂驚天動地,中國歷史上只此一回。
商鞅的主張太嚇人了,他無比激進。激進到什麼程度呢?在他那裡,「從容易改的地方著手」等等,全是廢話。他絕對沒有「增量改革」的計畫,絲毫沒有考慮過「漸進」這個字眼,也不需要論證什麼「社會承受力」。商鞅要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生活、風俗習慣、價值觀念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