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話一點都沒錯,入錯行,結局不僅是倒霉,搞不好還會很悲慘。翻開史書,很容易找到兩位及相似的人,一樣的經歷,一樣的命運,他倆就是才藝超群,治國無術的「風流天子」南唐後主李煜和宋徽宗趙佶。 一、南唐後主的李煜 先來說說南唐後主的李煜,當了一把手以後,治國上面實在很難為他,即不懂管理之方,也不會用人之術,是一位十足的末代昏君。史書上記載...
1644年吳三桂的命運和悲劇:先降李後又降清
無論對於東方或西方歷史,1644年都可謂決定命運走向的一年。史書上這一年紀年有崇禎十七年、永昌元年、順治元年,此外還有一個地方政權大西朝大順元年。《明史》記載,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國,國號大順,改元永昌。7天後,李自成就率領百萬大軍出西安,渡黃河,分兵兩路長驅北京。此時關外清軍數十年的襲掠已經讓明王朝北部邊防搖搖欲墜,而1641年明朝又遭遇「三百年來未有之饑荒,父子...
揭秘朱祁鈺的悲劇一生:朱祁鈺是個什麼樣的皇帝
導讀:明景帝朱祁鈺支持于謙反對南遷,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重用正統朝被迫害的忠直大臣,挽狂瀾於即倒,並對明朝戰後的恢復做出了貢獻,但對待迎回英宗的問題上他顯得過於小氣,同時在太子問題上他又顯得得寸進尺,最後他的一生以悲劇告終。 明景帝朱祁鈺(公元1428-1457年),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鎮弟,明英宗被瓦刺兵俘去之後繼位,在位8年,病中因英宗復辟被廢黜軟禁而氣死,終年30歲...
大特務徐遠舉簡介:一個值得尊敬的歷史悲劇人物
一、熱血青年 徐遠舉,字希哲,號嘉慶,曾用名徐鵬民、徐鵬飛、徐遠甫,化名江克難,綽號徐猛子。1914年12月,出生於湖北省大冶縣(今湖北黃石大冶市)城關徐家垴的八斗巷,他祖父是前清的欽賜進士,以商致富,他父親更是廣置田地,經營實業,家境雖不顯赫,但是殷實富有。 1926年,徐遠舉12歲。當時,正是第一次國共合作進行北伐戰爭時期,葉挺的獨立團打到武漢後,受革命大潮的影響,徐遠舉家鄉...
朝鮮末代格格德惠翁主的悲劇人生:慘遭日軍蹂躪!
高宗惟一女兒德惠翁主的悲劇人生:德惠在病床上神情恍惚,外部世界已發生了急劇的變化。日本挑起了侵華戰爭,旋即敗亡投降。她的祖國被南北分裂,隨後發生同族相殘的戰爭。1953年,在她神志不清狀態中,她被安排離婚了,她被拋棄了。 可憐如花似玉女,生於末世帝王家。國破家亡烽煙起,飄零淪落夢天涯。朝鮮末代格格德惠翁主的悲劇人生就是這首詩的真實寫照。日本人不僅蹂躪了朝鮮人民,連它的朝鮮...
一代智囊劉伯溫的「謀臣」悲劇:劉伯溫下場如何
智謀文化的早熟和發達,是中國一個特有的現象。在這種文化催生下,中國人特別崇拜智慧人物。而在智慧人物的系列中,有兩大偶像:一個是三國時期的孔明諸葛亮,另一個就是元明之際的劉基劉伯溫。 歷代人們給這兩位附會了很多神異的傳說,傳說中,他們不僅神機妙算,而且還能呼風喚雨。時下播放的何冰版《神機妙算劉伯溫》即是明證。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批評神化諸葛亮的《三國演義》時說,...
李淵從皇帝到太上皇都是被迫的?李淵的人生悲劇
公元618年6月18日,李淵在長安稱帝,改國號大唐。中國歷史上一個氣象豪邁的王朝就此誕生。在怎樣的契機下李淵建立了唐朝?沒有李淵還會有歷史上的「大唐盛世」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那段風波迭起的歷史。 作為大唐王朝的開創者,唐高祖李淵身上的光輝卻黯淡了許多。在一代明君李世民的映襯下,身為老爸的李淵,其所作所為似乎都在為兒子後來的「貞觀之治」做鋪墊。 實實在在地講,李淵開創大唐...
漢元帝一生最悲劇的事情:平白無故送出了王昭君
宣帝時期,隨著漢朝國力的增強,匈奴力量一再削弱,漢匈關係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以後,匈奴統治集團內部出現權力之爭,初有「五單于爭立」,互相不容,屠戮兼併,西漢「單于天降」瓦當最後形成呼韓邪單于與郅支單于的對立。在漢元帝期間,在漢匈關係上出現了兩件大事,一件是陳湯平滅郅支,一件是昭君出塞。而昭君出塞,成了漢元帝劉奭一生最痛心的事。
漢元帝劉奭[shi]...
詭異:統一王朝首位皇位繼承人都有的千年悲劇
秦--扶蘇 趙高李斯篡改始皇遺旨,胡亥矯詔繼位,為塞天下悠悠之口,逼死駐邊的太子扶蘇。中國史上首位皇太子的悲慘生活,也許預示著此後眾多統一王朝的首位正式太子的不幸吧? 西漢--劉盈 漢高祖死後,太子劉盈繼位,是為惠帝。惠帝生性柔弱,呂後專權,虐殺戚夫人,惠帝因此驚恐萬分,不久即駕崩。惠帝是得以善終,同儕中算命運較好的一位。但其死後不久,因外戚專權,導致高祖功臣反抗,誅...
李恪的悲劇人生:唐太宗立李恪為太子的殘酷真相
《資治通鑒》:(貞觀十七年十一月)敕選良家女以實東宮;癸巳(十七日),太子遣左庶子於志寧辭之。.....上疑太子仁弱,密謂長孫無忌曰:「.......吳王恪英果類我,我欲立之,何如?」.....上乃止。十二月,壬子(初六),上謂吳王恪曰:「父子雖至親,及其有罪,則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漢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陰圖不軌,霍光折簡誅之。為人臣子,不要不戒!」 《冊府元龜》◎帝王部·誡勵:(貞觀十七年)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