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泉州「民間國寶」:江加走掌中木偶
泉州民間國寶:江加走掌中木偶
江加走掌中木偶的獲獎理由是:它造型生動而精巧,既有傳統木偶的精華,又有別具一格的獨創風格。
專家評審團認為,江加走掌中木偶是泉州文化的瑰寶,是中華民俗文化的精華,被國際木偶界譽為「木偶之父」,曾跨越海峽風靡東南亞,是木偶雕刻中最響亮的世界級名牌,它的作者成為一代木偶雕刻巨匠。江加走掌中木偶當之無愧成為泉州市的「民間國寶」。
這鋼印很受關注
最受關註: 民國時期的鋼印
揣著鋼英銅章,拎著香爐、掛畫,昨日上午一大早,家住附近的陳阿伯就帶著好幾樣藏品來到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鑒寶」活動還沒開始,陳阿伯身邊就圍了一大群人,對著那造型獨特的「獅子鋼穎研究起來。「這是什麼時代的啊?是不是真的?蓋一個給我看看吧。」說話的人遞過一張紙。
陳阿伯也不多說話,直接在紙張上印上鋼櫻只見鋼印上顯示著「泉州 中國銀行」的字樣,上面還有一個中國版圖呢。
原來,1984年,陳阿伯無意中從廢品堆中翻出這個鋼印,翻閱相關資料後,初步判斷這個鋼印是1933年泉州中國銀行(當時還不叫中國銀行泉州分行)成立後不久設置的。阿伯曾是銀行工作人員,他深知這種鋼印不使用後要集中銷毀,能遺留下來的自然少之又少。
「像這種鋼印,在上海金融博物館都看不到的。這是我收藏的最為得意的作品了。」陳阿伯如是說。
17日,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副館長陳健鷹在鑒定時說,這個鋼印是真品,應為民國時期的作品,對瞭解金融界的歷史有很大的價值。
最有爭議: 手工雕刻的「龍椅」
17日,泉州市區的陳香順與妻子搬來的「龍椅」,令在場許多人為之驚艷,爭相與之合影。
陳香順說,「龍椅」寬1.6米,高1.7米,重約150公斤,整個椅座都是手工雕刻的,上面共雕刻著30只左右的四爪龍,還有不少的海水紋和蓮花瓣紋,更神奇的是,陰天時,「龍椅」散發著一股濃濃的香味。他初步判斷這個「龍椅」是明末清初王爺的坐椅,材質應是黃花梨的。
現場四五位專家對「龍椅」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說其價值逾千萬,是不可多見的寶物。專家蔡國聲卻認為,該「龍椅」材質不是黃花梨的,應該是改革開放之後的作品。不過,「龍椅」手工雕刻之精細,還是有一定的收藏價值的。
最後,「龍椅」順利從藏品海選入圍專家評鑒環節。
「寶貝」目錄
泉州十二大寶物分別是:弘一法師對聯、吳魯書法、齊白石遊蝦、漆金木雕大屏風(光緒)、壽山石雕漆金觀音、明代木雕加彩木偶頭像、萬曆官窯青花大缸、德化窯林希宗觀音、德化窯明代玉彩蓋罐、明代高仕坐像、西漢銅鏡和民代鼎形琴爐。
十一大優秀藏品分別是:張大千書法、明仿戰國提梁壺、清釉子皮印花小碗、唐代箕行石硯、脫胎漆四坐獅一對、明代白玉帶鉤、戰國玉璧、竹雕松鶴筆筒、手搖英國縫紉機、康熙皇帝行書軸和明代木雕自在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