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紀事 | 陽光歷史

 



唐高宗李治:被老爸和老婆的光芒掩蓋的大唐皇帝

 唐高宗李治:被老爸和老婆的光芒掩蓋的大唐皇帝
  【帝王檔案】  姓名:李治  姓別:男  民族:漢  職業:大唐帝國第三任皇帝  生卒:公元628年~公元683年  工齡:34年  父親:李世民  母親:文德順聖長孫皇后  王位繼承人:李顯  最大愛好:女色  最大特長:以柔克剛  最大缺點:太容易被女人控制  最大優點:仁孝溫和  最大成就:永徽之治  最大錯誤:過度相信武後  最大快樂:娶了武媚娘當老婆  最大痛苦:患有...



凶殘呂後:劉邦的皇后呂雉當政15年如何濫殺無辜

 凶殘呂後:劉邦的皇后呂雉當政15年如何濫殺無辜
  在整個西漢王朝歷史中,呂雉是個不得不說的人物。在史書記載和民間傳說中,她都被貼上了殘忍、凶狠的標籤,成為後世女性的「反面教材」。說到呂雉,不少人會隨即想到被她殺掉的功臣韓信、彭越,更會想到著名的「人彘」事件。  而在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先生看來,呂雉年輕時聽話乖巧,是個賢妻良母。是什麼樣的原因,讓她變成了一個複雜的人物?  青年呂雉  乖女兒、好媳婦和稱職的繼母  呂雉,是...



馬戛爾尼訪華背後的陰謀:真的是給乾隆祝壽嗎?

 馬戛爾尼訪華背後的陰謀:真的是給乾隆祝壽嗎?
  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以為乾隆帝祝壽的名義來到中國。這是到達中國的第一個英國外交使團,是中英之間最重要的一次早期交往,堪稱中西關係史上的重大事件。  別有用心的訪華使團  18世紀後期,英國資本主義經濟已有相當發展,廣州一口通商已不能滿足其對華貿易的需要。乾隆五十二年(1787),英國國王應東印度公司的請求,派遣凱思卡特為使臣前往中國交涉通商事務,並謀求建立外交關...



三國時最強謀士竟並非諸葛亮?諸葛亮竟只排第六

 三國時最強謀士竟並非諸葛亮?諸葛亮竟只排第六
  大家都熟讀三國演義,提到最厲害的謀士,絕對都會異口同聲地說是諸葛亮,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三國為期不長,但其頭緒之紛繁,態勢之複雜,人才之傑出,故事之精彩,幾乎空前絕後無與倫比。曹操、劉備、孫權之所以能削平群雄三分天下,當然有賴於他們的自身素質。其中,收攬人才,善用謀士,可以說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1.郭嘉  郭嘉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



揭開慈禧翡翠西瓜之謎:她最愛的翡翠西瓜現在何處

 揭開慈禧翡翠西瓜之謎:她最愛的翡翠西瓜現在何處
  緬甸翡翠代表了東方的物質財富和審美時尚,大約自上世紀初起便風靡全球。近幾十年來,隨著緬甸政府對緬北翡翠產區和翡翠原料貿易控制的加強,國際市場翡翠價格節節攀升,從而使翡翠的自然歷史問題逐漸成為國際學術界關注的焦點。面對這一綠色時尚,人們始終難以釋懷的就是80多年前慈禧太后隨葬品中的神秘翡翠西瓜。  慈禧太后的隨葬品大概是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寶藏,而翡翠西瓜就是這些寶藏中的佼佼...



利瑪竇獻給萬曆的貢品有哪些?利瑪竇帶了什麼

 利瑪竇獻給萬曆的貢品有哪些?利瑪竇帶了什麼
  「……謹以天主像一幅、天主母像二幅、天主經一本、珍珠鋃嵌十字架一座、報時鐘二架、《萬國圖志》一冊、西琴一張,奉獻於御前,物雖不腆,然從極西來,差足貴異耳。」   3幅宗教畫,一幅是玻璃盒內的基督圖,系總會長所贈;另兩幅為油畫,分別是來自羅馬的聖路加的聖母像摹本以及描繪聖母瑪利亞懷抱耶穌同施洗者約翰在一起的圖畫。最後這幅不慎被腳夫摔壞成3塊木版,利瑪竇不無揶揄地說,一摔造成...



金九是誰?蔣介石為什麼要支持金九搞韓國獨立

 金九是誰?蔣介石為什麼要支持金九搞韓國獨立
  金九(1876—1949),號白凡,本貫安東金氏。在中國各地輾轉27年的韓國獨立元勳金九先生,是韓國歷史上的一個傳奇人物,著名的韓國獨立運動家,被譽為「韓國國父」。  日本投降後,在美國的支持下,李承晚成為韓國的首任總統。金九為建立一個統一的、獨立自主的韓國進行了百折不撓的鬥爭。金九被殺,使朝鮮半島的極右獨裁主義勢力抬頭,亦使李承晚得勢成為韓國的總統。朝戰爆發後,李承晚開始其獨裁統治...



古代皇帝平息政治危機的絕招是什麼?善下罪己詔

 古代皇帝平息政治危機的絕招是什麼?善下罪己詔
  當崤山之戰慘敗的孟明視他們三個回到秦國的時候,秦穆公竟然身穿喪服在郊外恭迎,他面對戰敗回國的將軍哭泣著說:「都是因為我當時不聽蹇叔的話才使你們蒙受恥辱,這次戰敗都是我的罪過呀!」秦穆公真誠的「罪己」不僅深深地打動了出征將軍,而且也深深地打動了在場的眾臣官僚。從有關的歷史記載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經過這次「罪己」以後,秦國全國君臣上下變得更加團結一致了,而秦穆公之後取得的巨大...



揭秘:末代皇帝溥儀是如何當上日本的傀儡的?

 揭秘:末代皇帝溥儀是如何當上日本的傀儡的?
  父親曾對我說起他5歲時的親見親聞。那時我們彰家住在北京城的一所套院。  「一陣風,從頭涼到腳,母親被突然進屋的父親帶來的消息驚得坐了起來,忘了被窩裡的我。只聽阿瑪說:『國民軍叛亂,馮大個子反水,將大總統扣壓,包圍了皇宮,在景山上架設4門大炮。聖上令我等不得抵抗,已從神武門撤至內廷。恐怕要出人命,你們娘幾個收拾收拾,到西什庫普國兵營躲躲,我那兒有一個德國朋友,他會關照你』。...



民國軼事:孫中山為何僅有10元時批復29萬軍餉?

 民國軼事:孫中山為何僅有10元時批復29萬軍餉?
  武昌起義後,孫中山由國外趕回中國,唐德剛在《袁氏當國》裡記述:中山初抵上海時,革命軍正鬧窮,當時謠傳他帶回華僑所捐巨款,新聞記者也就以此相問,孫中山答曰:「余一錢不名也,帶回來的只是『革命精神』耳。」《胡漢民自傳》則記錄了另一則事實:當孫中山大總統宣誓就職後,一次安徽前線軍情告急,糧餉皆缺,急電中央索餉。臨時大總統硃筆一批:撥20萬元濟急。當總統府秘書長胡漢民持此總統手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