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解密 | 陽光歷史

 



解密:唐太宗為何為魏征墓碑撰文後又推倒墓碑?

 解密:唐太宗為何為魏征墓碑撰文後又推倒墓碑?
  魏征與唐太宗兩人之間曾有一段問答。太宗說:我說什麼,你只管當時答應,下來有機會再另外陳述意見,難道不行嗎?魏征答:「從前舜告誡群臣說:『你們不要當面順從我,退下後又有話說。』如果臣當面順從又另找機會陳述意見,這就是『退下後又有話說』,難道是稷、契事奉堯、舜的辦法嗎?」太宗聽了大笑:「人言魏征舉動疏慢,我但覺嫵媚,適為此耳。」   猛一看這段話,感覺魏征也真會說話啊,將太宗...



宋哲元與張自忠到底是誰跌入了日本人的陷阱?

 宋哲元與張自忠到底是誰跌入了日本人的陷阱?
  近觀某七七事變作品,發現第二章使用的標題很有意思,大標題是「日本策劃下張自忠訪問日本」,第一節標題為當事人和親歷者回憶,第二節為當年的新聞報道,第三節使用的標題是張自忠跌入了日本人陷阱。此後,當然是張自忠與日本人勾結,逼宋哲元離開北平,這就是張自忠「污點」,何況他自己對記者也承認有過「污點」。  為防涉史不深的年青人被誤導,對張將軍產生誤解,這裡不得不說幾句。  第一,...



宋朝歷史解密:契丹為什麼要求宋仁宗的「御容」?

 宋朝歷史解密:契丹為什麼要求宋仁宗的「御容」?
  事情記錄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在《宋史·卷第十一·仁宗三》和《宋史·卷第十二·仁宗四》中。正史本紀作為年代大綱,所記錄的事情是很不詳細的。  下面我就來詳細說說。  啥是「御容」?御容就是「皇帝標準照」的意思  類似這樣:    契丹為什麼"求御容"?求御容的意義又是什麼?  因為自從北宋與契丹"澶淵之盟"約為兄弟之國後,「交馳畫像」就成為了慣例,雙方互贈當朝皇帝畫像,以代二主相見之禮...



明朝皇帝為何短命?明朝後期皇帝因何壽命不長?

 明朝皇帝為何短命?明朝後期皇帝因何壽命不長?
  明朝皇帝為何短命?明朝十六帝,除了太祖、成祖超過六十週歲,其他均不長壽,嘉靖達到六十虛歲,萬曆達到五十八虛歲,已經算其中較好的,其他皇帝大多在四十歲左右去世。最短命的天啟,只有二十三虛歲,正德也只有三十一虛歲,中國古代壽命大多不長,但如此短命也實屬少見。  明清官員超過六七十歲的,一抓就是一大把,明朝內閣官員入閣的時候基本在五十歲以上,首輔經常年過七十。清朝前期除了順治...



兩位中國籍世界首富:貪官為何會比巨商富數十倍

 兩位中國籍世界首富:貪官為何會比巨商富數十倍
  2001年,美國《華爾街日報》統計出千年世界首富50名,其中有6名中國人,清朝有兩人,即和珅、伍秉鑒,一官一商,差別很大。差別有多大?和珅的財產數以億計,折合成銀子少說有2億多,多說有11億,這些數字是根據抄家清單估算出來的。而伍秉鑒的身家僅有2000多萬兩白銀,相比之下,可謂區區。此二人者,或為官斂財,或經商致富,各自登峰造極,一個做官做到了「二皇帝」,一個經商成為「十三行」首席。 ...



孝莊太后色降了大明統帥洪承疇?孝莊的魅力與心機

 孝莊太后色降了大明統帥洪承疇?孝莊的魅力與心機
  孝莊皇太后一生經歷過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皇帝福臨、康熙皇帝玄燁四代帝王。皇太極是她的丈夫,福臨是她的兒子,玄燁是她的孫子。她富於魅力和心機,又頗具政治才幹,但卻滿足於躲在幕後,輔佐兒孫。  十三歲出嫁,為皇太極生育子女最多  孝莊皇太后出身於蒙古科爾沁草原的博爾濟吉特部落。當時,蒙古人和女真人一樣,個人與家庭沒有姓氏,部落的名稱就是每一個人的姓氏。  在努爾哈赤與皇太...



陳獨秀遠離領導層的關鍵事件:提出「保衛蘇聯」

 陳獨秀遠離領導層的關鍵事件:提出「保衛蘇聯」
  中東路事件起於張學良的魯莽。1929年7月,有鑒於紅白兩色帝國主義(俄日)在中國東北滲透日甚一日,形勢危殆,「少帥」衝冠一怒,決定收回中東鐵路,導致蘇俄出兵,東北軍一觸即潰,結果喪師失地。後經美國調停,訂城下之盟,恢復了蘇俄原有權益,蘇軍撤出東北,佔領的黑瞎子島卻不還了。也許,正因領教了「紅帝國主義」的厲害,當「白帝國主義」打來的時候,也就不抵抗了。這是後話。   事實簡單...



西周歷史上周穆王相會西王母是神話還是歷史?

 西周歷史上周穆王相會西王母是神話還是歷史?
  西晉時,戰國魏襄王墓被時人盜掘,有人在墓中發現了一批古簡。其中有一冊記載了西週一個君王西遊的故事。這就是非常著名的《穆天子傳》。古簡中記載:西周鼎盛時期,周穆王為了宣揚其國力強盛,決定周遊天下,以示威儀。他坐著八匹馬拉的車子,帶著大隊人馬,浩浩蕩蕩沿著渭水向東前進,到了孟津,渡過黃河,然後,沿太行山西麓向北挺進,直達陰山腳下,轉而長途西行,到了崑崙山,又向西走了幾千里,到...



宋朝國防制度的弱點:以防守為國策的戰略致亡國

 宋朝國防制度的弱點:以防守為國策的戰略致亡國
  宋代如果能出一個大有為之主,就國防根本條件論,只有主動地以攻為守,獲得勝利才能立國,才能再講其他制度;現在是以防禦來保國家,而且是一種劣勢的防禦,遲早總要失敗。  在唐末五代時,藩鎮驕橫,兵亂頻仍,當時社會幾乎大家都當兵,讀書人像要沒有了。開頭軍隊還像樣,以後都變成了老弱殘兵。軍隊不能上陣打仗,便把來像罪犯般當勞役用。其時凡當兵的,都要面上刺花字,稱為配軍,防他逃跑。如...



周朝分封制趣聞:分封的土地需要諸侯自己爭奪

 周朝分封制趣聞:分封的土地需要諸侯自己爭奪
周武王打敗了殷紂王,周替代殷成為天下共主。他將原來的諸侯國安頓下來以後,就開始分封功臣謀士。這些受封的人也就是諸侯,他們受封後要建立自己的國家,這就是封建。不過,這些諸侯到自己的封地去,並不是坐著車或者騎著馬,走進一座城裡,舉行一個儀式,然後就發號施令那麼簡單,他們受封的土地要想真正屬於自己,還得靠自己再去奪取。這裡有一個原因,幫助周打敗殷紂王的那些個老諸侯,人家原來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