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解密 | 陽光歷史

 



三國史上東吳小霸王孫策其實是死於弟弟孫權之手

 三國史上東吳小霸王孫策其實是死於弟弟孫權之手
      從三國誌上看,很顯然,二弟孫權受益最大,自此六郡八十一州盡收於囊中。而且變故後,他的所作所為也讓人存疑。在《三國誌·吳書·孫策傳》中,陳壽對孫策的評價是:「策英氣傑濟,猛銳冠世,覽奇取異,志陵中夏。然皆輕佻果躁,隕身致敗。」他指出了孫策力能勝人,有「小霸王」式的剛猛之氣;又指出了他性情浮躁、不會用人等特點。《三國演義》對孫策這點的描寫更突出,在第...



楊虎城兵諫而不是易幟的重要原因:曾鎮壓紅29軍

 楊虎城兵諫而不是易幟的重要原因:曾鎮壓紅29軍
楊虎城將軍西安事變選擇兵諫,然後被蔣介石軟禁,直至殺害,這裡面一直以來有個未解之謎,楊虎城將軍為什麼不率部參加紅軍呢,這就牽扯到這樣一樁往事。 17路軍與紅軍的另一件事就不能用「誤會」來搪塞過去了。事情源於本文作者十年前看到的一部電視連續劇,反映陝南紅29軍的往事,當時大感震驚:鎮壓紅29軍的罪魁是17路軍?! 一般認為西北軍楊虎城部與中共一向關係較好,魏野疇、南漢宸、閻揆要等共產黨...



商亡與紂王和妲己的畸形愛情有關:商紂王亡國始末

 商亡與紂王和妲己的畸形愛情有關:商紂王亡國始末
  商朝的衰落,自然有它的走向。亡國君帝辛也就是商紂王,真的在這段商的歷史上顯得如此不體面,尷尬地將王朝落幕了。而許多人將這件事歸功於他的妖後妲己身上,尤其是《封神演義》中的大力譴責,與狐相提並論,唾延千年。不過一個巴掌也拍不響,而紂王和妲己的搭配,卻更像一個原始的屠宰場,不但殺雞給了猴看,表面上像是那麼假惺惺做了一回事,但是同樣也得到了一些周圍人的膽寒以及憤怒,導致事態朝...



揭秘:為何張學良願擔「不抵抗」罪名?

 揭秘:為何張學良願擔「不抵抗」罪名?
  關於下達「不抵抗」命令的責任,以往一直歸咎於蔣介石,一直流傳蔣向張學良下達過不抵抗的手諭,甚至有文章說:「九一八」事變發生後,蔣介石曾給張學良10餘件電報函件,令其不抵抗。因為有這些函電,西安事變後,張學良夫人於鳳至即以此威脅,使國民政府和蔣介石不敢加害張學良。  張學良下達不抵抗命令  張學良回到病房後,立即接通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參謀長榮臻電話,瞭解詳情,吩咐榮臻不...



解讀: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的門客竟不如妓女

 解讀: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的門客竟不如妓女
  導讀:任何時代,人才都是極其稀缺的資源,為了發掘人才,古有伯樂,今有獵頭。但是怎麼發掘人才呢?馬路上邂逅,那是連續劇;世襲傳遞,三代必死。要想發掘出優秀的人才,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呀。就這個問題,所有的名人都討論過。春秋時期的齊景公與大臣晏嬰,也曾經這樣交流過。晏嬰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重要的大臣,他有著豐富的智慧和直言納諫的勇氣,深得齊景公的信賴。有一次,齊景公問晏嬰:「要...



陳獨秀學歷造假事件:蔡元培為了讓進北大上課

 陳獨秀學歷造假事件:蔡元培為了讓進北大上課
  1917年1月11日,蔡元培正式致(函)教育部請陳獨秀擔任北大文科學長。全文後附履歷一份: 陳獨秀,安徽懷寧縣人,日本東京日本大學畢業,曾任蕪湖安徽公學教務長、安徽高等學校校長。這份公函1月11日發出,13日范源廉就簽發「教育部令」第3號:「茲派陳獨秀為北京大學文科學長。此令。」   蔡元培急急忙忙辦理陳獨秀的任職手續,一方面,是北京大學文科的工作急需學長,另一方面,也是有點心虛,怕教...



狸貓換太子是怎麼回事?狸貓換太子是真實事件嗎

 狸貓換太子是怎麼回事?狸貓換太子是真實事件嗎
  狸貓換太子是怎麼回事?狸貓換太子是真實事件嗎  狸貓換太子是一個傳說故事。傳說中的包公最輝煌的功績是審出了發生在宮中的一件大案——狸貓換太子案,替宋仁宗皇帝找回了自己的親生母親。      宋仁宗親生母親究竟是誰?  仁宗趙禎,真宗子。大中祥符八年封壽春郡王,天禧二年(1018)封升王,立為太子。乾興元年(1022)即位,由劉太后垂簾聽政,明道二年(1033)太后死,始親...



王羲之從沒寫過《蘭亭序》?學術界爭論至今三百年

 王羲之從沒寫過《蘭亭序》?學術界爭論至今三百年
  2011年6月,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曹文柱在為《百川看人物》一書中所寫《書聖王羲之:〈蘭亭集序〉是贗品嗎》的文章作書評時寫道,稍懂一些書法的人,都知道《蘭亭集序》是書聖王羲之的代表作。所以凡介紹王羲之生平事跡的文章,都要講到《蘭亭集序》。但是對於學術界存在著作品真偽的爭論,則知道的人很少,清代人趙魏在乾隆年間,首先從字體源流方面對序帖提出懷疑。他說,從南北朝至初...



為什麼秦國會強打起來:源自「耕戰」國策

 為什麼秦國會強打起來:源自「耕戰」國策
  國之初,魏文侯重用李悝開展變法運動,改革政治,興修水利,發展封建經濟;並同時聯合趙、韓兩國,積極對外進行集體擴張,北滅中山,西取秦河西之地,給秦國構成致命威脅。文侯死後,其子武侯即位,然而對於秦國而言,來源魏國的威脅並沒有隨著文侯的死而消失,據《吳子》記載:武侯時期,秦國曾起傾國之兵伐魏,而吳起僅以武卒五萬,兼車五百乘,騎三千匹,於河西大破秦五十萬之眾,這次「以一勝十」...



蜀漢歷史第一大冤案,魏延究竟為何要「謀反」?

 蜀漢歷史第一大冤案,魏延究竟為何要「謀反」?
      魏延是一位效忠蜀漢,深得劉備依賴和重用的良臣。魏延出身行伍,早年領部屬隨劉備入蜀,想為光復漢室建立一番功績,因而屢立戰功而不斷陞遷。漢獻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劉備奪取漢中,封漢中王,遷治成都,需要一位將軍鎮守漢中。眾將皆以為非張飛莫屬,張飛也有心鎮守漢中;哪知劉備卻破格啟用魏延,提拔他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全軍為之震驚。對蜀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