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7年十一月,唐國公李淵,李世民破屈突通軍隊,攻入隋京大興(日後唐王朝仍在此定都),擁立楊侑為帝,是為隋恭帝,改元義寧,遙尊煬帝為太上皇,自任大丞相,進封唐王。由於唐軍攻入隋都大興城,全國震驚,煬帝身旁的軍士人心震動,以為隋朝即將滅亡,為求自保,由此發生了江都政變,使隋煬帝被殺,間接重創隋朝,使它走向滅亡。 大業十四年三月,隋煬帝在揚州被宇文化及殺害,隋朝統治到達尾聲...
南唐重臣韓熙載:為何沉溺於聲色犬馬「天上人間」?
夜讀《新五代史》,多處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韓熙載。 這韓熙載便是傳世名畫《韓熙載夜宴圖》中的「男一號」。五代大畫家顧閎中的這幅《夜宴圖》,以連環長卷方式描摹出南唐名臣韓熙載夜宴盛開、縱情聲色的場景。畫中參加夜宴的四十餘人神態各異,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將南唐「天上人間」描繪得淋漓盡致。 這韓熙載身為南唐重臣,何以沉溺「天上人間」、醉生夢死? 有一說是南唐後主李煜對韓熙載...
明末荷蘭挑釁惹怒崇禎一場大海戰打得其賠款求饒
導讀:明末中國曾與當時海上勢力最強的荷蘭進行了一場海戰,這場海戰在規模上不亞於鴉片戰爭,結局卻迥然不同。 1633年7月,荷蘭台灣總督普特曼斯率領十三艘荷蘭戰艦,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對明朝沿海發起了進攻。荷蘭人提出中國方面立即停止同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貿易,只能與荷蘭人單獨貿易,否則將繼續開戰,此無理要求遭到明朝拒絕。同年9月22日,福建巡撫鄒維璉接到聖旨,崇禎皇帝嚴令懲荷。10月1...
宋徽宗和蔡京的時代:兩個文化人把國家「藝術化」
1100年(元符三年)正月,年僅25歲的宋哲宗英年駕崩,由於他沒留下後代,哲宗之母向太后與大臣推薦趙佶。由於他從小就會耍小聰明,獻小慇勤,頗得向太后的寵愛,向太后便想立他,但遭到宰相章惇的反對,說趙佶太輕浮了,不是做皇帝的材料。 宋徽宗趙佶,北宋第八代皇帝(1082—1135),河北琢縣人,是著名的書畫家。 但是,由於向太后的大力支持,19歲的趙佶,被推上了皇帝的寶座,一...
清朝文人詆毀明王朝的十四個例子:抵毀明太祖畫像
如今許多人對於明朝歷史有許多偏激的看法,而忽視了歷史永遠是勝利者編寫的,在中國歷史上文字獄最為嚴重的一個時代清朝,其編纂的一部所謂《明史》,為了自身的統治需要,清朝編纂的《明史》裡面充滿了對前朝的偏激看法和政治陰謀。時光雖然過去了三百年,但是善良的人們經過長期的愚民統治已經麻木的淡忘了諸如「揚州大屠殺80萬,嘉定大屠殺,江陰大屠殺……」或許再過若干年還會淡忘了「南京大屠殺」!...
保路運動的背後原因:鐵路公司炒股造成巨額虧空
1910年的春天躁動不安。
湖北漢口被一起治安刑事案件震動:一名湖南人被一群湖南人在英租界內痛毆,幾成「剁椒『楊』頭」。
這名受害者便是大名鼎鼎的楊度,湖南湘潭人,帝國政治體制改革的主要謀士之一。雖然只是個處級小幹部(憲政編查館提調),卻時常到中南海和頤和園給中央領導們講課,可稱「帝師」。
而為首的打人者,是當時籍籍無名、日後名揚天下的辛亥「烈士」劉復基,湖南武陵...
解讀「亞父」范增之死:歷史上的范增是怎麼死的
導讀:漢三年十二月,劉邦在滎陽和敖倉之間運糧食的甬道,經常被楚軍侵奪,導致漢軍得不到糧食補給,人心不穩。為了擺脫困局,劉邦問經常能出奇謀詭計的陳平是否有什麼好辦法,讓項羽消停消停。陳平說,項羽所倚靠的人不過是項王骨鯁之臣范增、鍾離昧、龍且和周殷等人。而項羽為人喜歡猜忌人,如果劉邦讓他陳平使用反間計,就能很輕鬆地打敗項羽。劉邦給陳平重金,讓他拿去離間項羽和部屬的關係,他首...
國葬第一人蔡鍔:蔡鍔與小鳳仙的真實關係並不親密
熟悉民國初年歷史的人都知道袁世凱和蔡鍔這兩個人,前者是中華民國首任正式大總統,獨裁四年半,稱帝失敗,在國人的唾罵聲中氣死;而後者正是他的掘墓人。1915年末,袁世凱準備復辟帝制,自稱皇帝,蔡鍔拋出「為四萬萬同胞爭人格」的誓言冒著巨大危險從北京輾轉回到雲南,組織雲南軍隊發動了護國起義,出征四川,以寡敵眾同北洋軍鏖戰三個月,給了袁世凱沉重打擊,為挽救民國作出巨大貢獻。 蔡鍔與袁...
康有為日本小妾與兒子偷情生子真相:疑被誣陷
清朝末年,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孤身一人倉皇地登上英國艦船,開始了逃亡生涯。在流亡前,康有為的妻子和兒女都滯留在國內和港澳。康有為極力提倡一夫一妻制,但自己卻在流亡生活時先後納了好幾任小妾。何旃理就是康有為的第三位姨太。
康有為逃亡後,曾在日本風景如畫的須磨「奮豫園」居住過很長一段時間。搬到「奮豫園」之後,正好遇到三姨太何旃理懷孕,而其他的孩子多又年幼,生活很是不...
清朝歷史上慈禧太后最奢侈的一頓飯值多少錢?
導讀:時至今日,人們還對那場發生在清朝末年的中日甲午海戰「記憶猶新」,這場被無數電影和教科書提及的戰爭以清軍敗北收局,並讓日本人割走了台灣。雖然戰爭失敗原因是多重的,並非僅僅是因為慈禧挪用軍費,但慈禧大壽上的奢華場景和黃海上漂浮的滿清兵勇的殘屍形成巨大對比,此後滿清開始不得民心。 光緒二十年六月,中日戰爭爆發,中外輿論都認為中國必勝。光緒帝主戰,慈禧太后亦主戰,「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