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山東諸城出土15000多塊白堊紀晚期恐龍化石
恐龍化石長廊發掘場景
正在復原的恐龍化石骨架
庫溝恐龍化石長廊中的恐龍化石
從山東諸城市區往西南方向走不遠,就到了龍都街道庫溝村北小嶺下的一片神秘區域——— 恐龍澗。這裡出土的恐龍化石讓世人尤其是古生物學家感到震驚與振奮。記者近日專程前往探訪。
進入寬大、封閉的庫溝恐龍化石長廊大棚,記者眼前呈現出一幕令人震驚的場景:在長500米、均深26米、呈45度的斜坡上,椎骨、尾骨、肱骨、肋骨……形形色色的巨
型恐龍遺骸密密麻麻地鑲嵌在灰褐色的岩石中,每個化石上面附有小卡片,標明化石屬於什麼恐龍的哪個部位。
規模最大的恐龍化石群
記者採訪了參加遺址發掘工作的諸城市旅遊局副局長崔衛生。他告訴記者,諸城市境內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恐龍化石資源,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中國龍城」,1964年和1988年進行過兩次大規模的發掘,發掘並裝架成功具有世界影響的「巨型山東龍」、「巨大諸城龍」等鴨嘴龍化石骨架。從2008年1月開始,這裡進行了第三次大規模發掘,取得了前所未
有的巨大成果。截至目前,已發現庫溝恐龍化石長廊、恐龍澗化石隆起帶、臧家莊化石層疊區等三處大規模恐龍化石埋藏地,發現恐龍化石15000多塊。
恐龍澗化石暴露面積23000平方米,是一處由多個化石密集區構成的化石集群。庫溝恐龍化石長廊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規模最大的恐龍化石群,在其不遠處還有兩處遺址,一是恐龍澗化石隆起帶,長300米,寬20餘米,發現化石3000多塊。二是臧家莊化石層疊區,有3000多塊恐龍化石。據專家考證,這些恐龍化石群形成於約7000萬年前,化石的典型性、稀有性及代表性非常突出,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著名恐龍研究專家徐星教授對記者說,就化石點本身來說,面積是世界上最大的,種類是亞洲已知最多的。這個地區晚白堊世地層發育齊全,當地地質和恐龍化石對於研究晚白堊世恐龍大滅絕至關重要。這裡的恐龍化石群以大型植食性恐龍鴨嘴龍為主,最近發掘出了鴨嘴龍長175厘米的股骨、長140厘米的肩胛骨、長110厘米的肱骨。經初
步鑒定,這些化石均是目前發現的最大鴨嘴龍骨骼。目前,化石修復組裝工作已經完成,專家初步將其命名為「巨大華夏龍」,其體長超過21米,比「世界龍王——— 巨大諸城龍」長近4米。
至少已發現10個恐龍屬種
徐星說,這次新發現的恐龍種類大約有6、7種,其中有新的屬種,對於研究恐龍的演化和遷徙意義重大。去年10月,這裡發掘出一具尚不明屬種的完整恐龍化石骨架,極有可能是一個新的恐龍屬種,是恐龍澗進行第三次發掘以來的又一重大發現,這具化石骨架目前已運到北京進行進一步研究。至此,恐龍澗發現的恐龍屬種至少已達10個,包括三種大型角龍、兩種暴龍、至少兩種以上的鴨嘴龍,以及甲龍、虛骨龍等。其中,北美地區以外首次發現的大型角龍類化石、完整的原角龍類化石骨架、較完整的大型暴龍類化石等重大發現,均填補了恐龍研究領域的空白。首次發現的大型角龍類化石,對研究晚白堊世恐龍遷徙意義重大,打破了恐龍學界關於亞洲沒有大型角龍的猜測,對於研究晚白堊世氣候、地理以及環境變遷、生物進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科考價值。
此外,這裡還發現一具完整的原角龍類幼龍化石骨架,如此完整的原角龍類化石骨架在世界上還是首次發現。
投資15億元建地質公園
記者從崔衛生那裡瞭解到,經國內外數十位知名恐龍研究專家考察證實,這裡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規模最大、化石儲量最豐富的恐龍化石群。
針對此處遺址的發掘和開發等相關問題,崔衛生說,以恐龍澗為核心區的諸城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已被中科院、中國地質科學院命名為恐龍科研科普基地和地質科研科普基地,順利通過國家地質公園的評審,正在積極申報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地質奇觀。現在,諸城準備在庫溝、臧家莊兩個發掘點,投資15億元建設諸城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和文化產業園。首期將採用恐龍的形狀建設主場館,主要展示世界規模最大的恐龍化石長廊、世界品種最多的恐龍化石集群、世界個體最高的鴨嘴龍化石骨架等,其中恐龍化石骨架展示將達100多具。同時,通過遠古環境復原、聲光電高科技再現、文化藝術展演等多種手段,把恐龍澗打造成集科研、科普、觀光、休閒及文化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