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咸豐同治皇帝的墓陵被誰盜了?
清東陵中,大部分皇帝的墓陵都被盜了,最出名的盜墓者就是孫殿英和曹志福。孫殿英盜走了慈禧和乾隆的墓陵,曹志福盜走了康熙、先鋒、同治等皇帝的穆陵,而只有順治皇帝的墓陵沒有被盜。那麼,清朝咸豐同治皇帝的墓陵中,都有什麼寶藏,讓這些盜寶賊們盜完後藏在了哪裡?
雖然定陵始建於咸豐九年,但大規模營建還是在咸豐帝崩逝之後,興工不久,在定陵的規制上曾引發了一場爭論,工部侍郎宋晉認為慕陵裁撤了大碑樓、石像生、二柱門、方城、明樓,將隆恩殿、東西配殿規模縮小,樸實無華,節省了民力。而且,文宗帝后停棺待葬,山陵工程宜抓緊進行,應倣傚慕陵規制營建。宋晉的建議遭到了禮親王世鐸等人的駁斥,最後,兩宮皇太后採納了世鐸的建議,以祖陵的傳統規制為主,又效仿慕陵裁撤職了大碑樓、二柱門,地宮內不再雕有經文、佛像等。定陵的規製成為後世惠陵、崇陵效仿的藍本,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
定陵的用料分為兩類,一類為籌辦的物料,有咸豐帝生前陸續採買的,也有咸豐帝死後從各地調運的;一類則為原寶華峪陵寢的舊料。寶華峪陵寢原為道光帝陵寢,因地宮出水被廢棄。使用那裡的舊料,主要是為了節省開支,同時也有縮短工期的因素。據檔案記載,所用的舊料大部分為石料,如石門、石像生、石望柱等大件白石計65件,各種舊磚605464塊,舊隔扇62扇,坎窗24扇,節省白銀20多萬兩。當權者知道節省民力物力當然是好事,但從另一個側面我們也可以知道,此時清朝的國力,已不復「康乾盛世」的輝煌了。但是在盜墓者的眼裡,這還是一塊相當有油水的肥肉。
其實盜掘定陵的人,我們並不陌生,他就是和王紹義一起盜康熙大帝景陵的人:黃金仲。
為了謀劃盜定陵,黃金仲已經是兩天三夜不曾合眼了,他焦灼地在隆恩殿裡來回走動,想到不久前跟王紹義合夥盜掘景陵成功後所分到的稀世珍寶,心中就有著止不住的得意與亢奮。試想,如果這次盜陵順利的話,憑他的人力,他可以同時將咸豐、同治和慈安太后的三座陵墓打開,所得到的財寶將是盜掘景陵的三倍。想到此處,黃金仲禁不住自言自語:「我黃金仲要將清東陵所有沒有被人盜開的大小皇陵,一個一個地統統掘開!」
與上次盜景陵不同,這次盜陵由黃金仲獨自一人指揮。按事先的分工,由王紹義等人指揮盜掘惠陵、定東陵,由於自己不太懂古陵的建築結構,指揮失誤,故此進度遲緩,心中焦灼。
經過幾天的挖掘,他們終於將定陵的地宮打開,然而就在打的同時,就聽見有人大叫:「天吶,不好了,地宮裡有毒氣!」隨著一聲驚叫,剛打開地宮入口的人們潮水般退下。霉氣逐漸散盡後,人們漸漸安靜下來。這時,黃金仲命令下屬要不惜一切代價,進入地宮,炸開石門!就在這時,參與盜定陵的一個小頭目來向黃金仲匯報一個非常不妙的消息:定陵的地宮有積水!
聽到這個,黃金仲十分吃驚與懊惱,他本以為炸開石門後,劈開棺材,就能將寶物輕而易舉拿到手,誰知在地宮裡又發現滔滔大水,他濃眉緊蹙,胸中再次燃起煩躁的怒火。
然而,所謂魔有魔法,賊有賊招,地宮的積水並沒阻止了盜賊的步伐,為了能夠順利地得到地宮的寶物,這伙盜賊轉身到隆恩殿香案頂上拿下大匾,再加上兩扇紫檀門板,稍一捆綁,竟然做成一個竹伐,一個小時後,這伙亡命之徒坐著「船」劃進咸豐和薩克達氏的棺槨前,跳上棺槨,揮動利斧、劈棺揚屍,將隨葬物品洗劫一空。
如果說咸豐是不幸的,那麼他的兒子同治皇帝愛新覺羅載淳就更加的不幸了。因為東陵諸陵中,被盜匪光顧次數最多的可能就要數同治皇帝的惠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