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嫦娥二號成功發射:中國探月工程二期揭幕
10月1日18時59分57秒,搭載著嫦娥二號衛星的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這是嫦娥二號發射瞬間的情景(拼版照片)
隨著嫦娥二號10月1日18時59分57秒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中國探月工程二期揭開序幕。
作為工程二期的技術先導星,嫦娥二號的主要任務是為嫦娥三號實現月面軟著陸開展部分關鍵技術試驗,並繼續進行月球科學的探測和研究。
把這一「探路先鋒」送入太空的是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這是這種推力更大的新型火箭第一次用於探月發射,也是長征系列火箭的第131次飛行。
在零星細雨中起飛約25分鐘後,火箭把衛星送入近地點高度200公里、遠地點高度約38萬公里的地月轉移軌道。這標誌著我國成功突破直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技術。
這一技術的突破,為嫦娥二號鋪就了一條「快速路」,奔月時間比嫦娥一號減少7天。
此外,嫦娥二號還將對X頻段深空測控、100公里月球軌道捕獲等關鍵技術進行驗證和突破。
再過112個小時,這顆衛星將抵達38萬公里之外的月球附近。經過3次近月制動,衛星將建立起距月球100公里的圓軌道。
在這個比嫦娥一號工作軌道低了100公里的高度上,搭載在衛星上的7種有效載荷,將幫助嫦娥二號實現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探測月球物質成分、探測月壤特性、探測地月與近月空間環境等4大科學目標。其中,新研製的CCD相機能夠將圖像分辨率從嫦娥一號的120米提高至優於10米。
「這顆衛星飛得更快,離月球更近,『看』得更精細了。」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說。
在軌工作期間,衛星還將降至15公里高度,對嫦娥三號備選著陸區進行拍攝。圖像的成功傳回,將成為嫦娥二號飛行任務圓滿成功的重要標誌。
嫦娥二號任務總經費投入約為9億元人民幣,衛星在軌工作設計壽命是半年。
對於衛星的「歸宿」,吳偉仁表示,落月、飛到更遠的星空或是飛回地球軌道,需要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才能決定。
在以撞月方式結束494天的飛行之前,嫦娥一號向地面傳回總量約為1.37TB的科學數據。基於這些無償與全世界共享的數據,中國誕生了首張全月圖等科學成果,各國科學家發表論文100多篇。
「如果說嫦娥一號開啟了我國的深空探測,嫦娥二號就是為『軟著陸』和更遠的深空探測活動奠定基礎。」吳偉仁說。
中國月球探測工程分為3個階段實施。繼嫦娥一號完成以「繞」為目標的一期任務後,嫦娥二號、三號、四號將共同組成以「落」為目標的二期工程。
吳偉仁說,目前,嫦娥三號和四號正在進行初樣研製,著眼於「回」的三期工程已完成方案論證。
「至於載人登月,我國尚無具體時間表。」吳偉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