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兵聖;戰爭論的作者克勞塞維茨 | 陽光歷史

 

A-A+

西方兵聖;戰爭論的作者克勞塞維茨

2014年11月20日 世界趣史 暫無評論 閱讀 849 次

  在世界各大軍校,有兩本書是一定會有的,一本來自東方,是2000多年前孫武撰寫的《孫子兵法》,而另一本則來自西方,撰寫者雖然參加過數次戰爭,卻沒有自己指揮過一兵一卒,就是這樣的一個軍事理論家,寫就了西方軍事思想的代表作——戰爭論,而這個人就是普魯士人克勞塞維茨。

  卡爾·菲利普·戈特弗裡德·馮·克勞塞維茨(1780~1831年),德國軍事理論家和軍事歷史學家,是近代軍事戰略學的奠基人,普魯士軍隊少將。1792年,參加了普魯士軍隊。1795年晉陞為軍官,並自修了戰略學、戰術學和軍事歷史學。克勞塞維茨一生參加了四次著名戰役:萊茵戰役、奧斯塔德會戰、法俄戰爭和滑鐵盧戰役。他的不朽兵學巨著《戰爭論》,是所有軍人必讀的兵學聖經,被稱作西方軍事思想的代表。他也因此被稱作西方兵聖。

  戰爭被看做一種政治的延續,孫武和克勞塞維茨兩個相隔千年的人在這一點上竟然驚人的一致,那戰爭論有闡述了哪些重要思想呢?

  一、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爭就如同一條變色龍,每一次戰爭都有其自己的特色,千變萬化,各不相同。但戰爭的暴烈性,戰爭的概然性和偶然性卻是其根本屬性之一。從戰爭與政治的關係看,政治是戰爭的母體。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把戰爭看成獨立的東西,而要看作是政治的工具,是為政治服務的。軍事觀點必須服從於政治觀點。任何企圖使政治觀點從屬於軍事觀點的做法都是錯誤的。戰爭爆發之後,並未脫離政治,仍是政治交往的繼續,是政治交往通過另一種手段的實現,是打仗的政治,是以劍代筆的政治。

  二、戰爭的目的就是消滅敵人。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爭的政治目的即是消滅敵人,而消滅敵人必然要通過武力決戰,通過戰鬥才能達到,它是一種比其他一切手段更為優越、更為有效的手段。消滅敵人包括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兩個方面。當然,消滅敵人並不意味著蠻幹。有勇無謀的硬幹,不僅消滅不了敵人的軍隊,反而會使自己的軍隊被敵人消滅。

  三、戰略包括精神、物質、數學、地理、統計五大要素。精神要素指精神力量及其在軍事行動中的作用。物質要素指軍隊的數量、編成、各兵種的比例等。數學要素指戰線構成的角度、向心運動和離心運到等。地理要素指制高點、山脈、江河、森林、道路等地形的影響。統計要素指一切補給手段等。克勞塞維茨認為,「這些要素在軍事行動中大多數是錯綜複雜並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其中精神要素佔據首位,影響戰爭的各個方面,貫穿於戰爭始終。「物質的原因和結果不過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結果才是貴重的金屬,才是真正鋒利的刀刃。」

  四、戰略戰術的基本原則。克勞塞維茨認為,數量上的優勢在戰略戰術上都是最普遍的制勝因素。雖然在實際作戰時,通常不可能處處形成優勢,但必須在決定點上通過巧妙調遣部隊,造成相對優勢。一切軍事行動或多或少的以出其不意為基礎,才能取得優勢地位,使敵人陷入混亂和喪失勇氣,從而成倍地擴大勝利的影響。戰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簡單的準則是集中優勢兵力。用於某一戰略目的的現有兵力應同時使用,越是把一切兵力集中用於一次行動和一個時刻最越好。會戰是戰爭的真正重心,由幾個戰鬥所形成的大規模會戰能有效地消滅敵軍,所取的的成果最大,故高級將領應當重視這種雙方主力之間的戰爭,視其為挫敗敵國交戰意志的重要手段。 五、戰爭中的攻防。克勞塞維茨認為,進攻和防禦是戰爭中的兩種基本作戰形式。二者是相互聯繫、相互轉化的。整體為防禦,局部可能為進攻。進攻中含有防禦因素,防禦中也含有進攻因素。進攻可轉變為防禦,防禦也可以轉變為進攻。一般說來,防禦有離自己的兵員和物資補給地較近,能依靠本國民眾的有利條件,但它的目的是消極據守。進攻具有「佔領」這一積極目的,並通過佔領來增加自己的作戰手段。 六、要積極向戰史學習。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爭理論是成長於戰爭經驗土壤裡的果實。戰史是最好的、最有權威、最能說服人的教師。戰爭理論和原則的提出,應當在研究戰史的基礎上進行。當然,戰爭理論也要隨著時代和軍隊的變化而變化,要適應特定國家的需要,具有時代的特點。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