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國人!南京大屠殺有一英雄刀殺10名日軍 | 陽光歷史

 

A-A+

震驚國人!南京大屠殺有一英雄刀殺10名日軍

2015年02月26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262 次

  日方史料揭秘的抗日英雄

  ■ 珠璣妙語

  ★歷史有如階梯,每一代人的努力構成了中國的今天,而我們自己將來,也會化作這階梯上的一級,讓後來的人們踏著我們走向更高的空間。

  ★抗戰對於中國人來說,不是為一家一姓而戰,而是一場捍衛我們文明的戰爭。

  ★我們應該告訴自己,現實不管多麼困難,我們都有理由撐得住,因為我們和那些撐下了那場艱難戰爭的中國人有著同樣的血脈。

  近年來,對抗日戰爭資料的搜集越來越深入,這場戰爭的真實面目逐漸呈現在我們的面前。今天這個時代還去研究抗日戰爭,研究一場幾十年前的戰爭有什麼意義?我也曾反覆問過自己這個問題,我想,最終我找到了答案。每當回顧抗日戰爭的時候,我總覺得這場戰爭今天仍然在幫助我們。因為它讓我們看到了我們這個民族的韌性。現今社會,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面對著巨大的壓力,但是我們能不能承擔得起呢?那份抗日戰爭中體現出來的韌性,讓我們明白作為屬於這個民族的一分子,我們有能力承受別人承受不了的壓力。

  抗日是為捍衛中華文化

  這一場戰爭,中國人是在一種絕望的情況下參戰的,當時中國根本沒有力量打這場戰爭。在戰爭之初,1937年7月7日北平發生了七七事變,各路將領在廬山開會,在討論要不要打的時候,很多將軍都在問,積貧積弱,鋼產量不到人家10%,我們拿什麼去打?這時候軍統特務頭子戴笠說了這樣一段話:「豬吃飽了等人家過年,是等不來獨立平等的。哀兵必勝!」

  結果打了沒有?打了。在我們軍械落後,軍隊缺乏訓練,整個國家分崩離析的情況下,中國人起來抵抗了。為什麼呢?為了捍衛我們的文化。中國是靠什麼立國的?與單一民族國家如匈牙利、俄羅斯不同,也與軍事立國的國家,如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不同,中國自古是靠文化立國的。因為我們認同這種文化,無論血統如何,我們都自認是中華民族中的一員,並且捍衛這種文化,所以才有了這個國家。


  在戰爭中我們清楚地知道,很多方面中國不如日本,但有一樣卻是我們有而對方沒有的——我們心中有一種對於自己文明的忠誠和驕傲,促使中國人用一種高貴的姿態來迎接這場戰爭。抗戰時期有一首被傳唱的蘇聯樂曲叫《神聖的戰爭》,這彷彿也是當時中國的心聲——我們在進行一場神聖的戰爭。

  為什麼叫神聖的戰爭?因為我們相信我們捍衛的東西是有價值的,我們守護的文化是值得我們驕傲的。日本人侵略中國的時候,我們的先人為了捍衛自己的文明,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

  在這場戰爭中,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每個中國人都被推到了懸崖邊上,於是一個人的品格、骨子裡最深刻的血性,都在一瞬間顯現了出來。現在我們想真正認識一個人,可能要花20年時間來瞭解他。但是在戰場上,尤其在我方處於劣勢的時候,你會在很短時間內認識一個人,會很快理解中國人為什麼能堅持下來。中國人的骨子裡有一種壓不垮的堅韌,讓抗日戰爭中面對無數困難的中國人撐了下去。我們應該告訴自己,現實不管多麼困難,我們都有理由撐得住,因為我們和那些撐下了那場艱難戰爭的中國人有著同樣的血脈。

  日本資料

  還原戰爭真相

  我們要還原一場真實的戰爭。真實的抗日戰爭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我們經常說,在抗日戰場上我們有時即便以多打少,還經常打不下來。這既有裝備的原因,也有訓練等各方面的原因。

  但是,如果有人說所有故事中匹馬單刀,縱橫敵營的中國英雄都是虛構,那也是不正確的。

  中國人在日軍軍營以一敵十的壯舉

  我從日方的資料裡的確找到過孤身刀殺十名日本侵略者的中國英雄。日本女教師松岡環所著的《南京戰·尋找被封閉的記憶》收集了102名曾經在南京接觸過、看到過、參加過南京大屠殺的日軍官兵的回憶。文中記述了這些日本官兵當年在南京對中國被俘官兵、婦孺、平民殘酷施暴、姦殺、掠奪的罪行,再次證實了南京大屠殺是不容否認的歷史事實。書中提到一個這樣的中國人。在下關,日軍進行了第一天大屠殺後,當天夜裡發生了讓日軍非常震驚的事情——在一座日軍作為軍官宿舍使用的房子裡住了十一個小隊長級的日本軍官,其中有一個人當天有事申請外出,第二天日軍發現剩餘十個人全被殺死在軍營裡。他們是被什麼人殺死的?日軍進行反覆偵查後,結論是只有一個中國人越牆而入,這個謎一樣的中國人就憑一口刀殺了那十名日軍,而且這個人殺了十個日軍以後沒有被抓到。這是我在日方的資料中找到的中國人以一敵十的記錄。


  但是後果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第二天日本人從外面隨便抓了一百名無辜的中國人全部槍殺在下關,為這十名日軍報仇,也作為對中國人進行震懾的手段。

  這不是唯一的例子。

  一架中國戰機從三十二架日軍飛機中突圍

  我收藏了一段錄像,它記錄了一架中國飛機是怎麼挑戰三十二架日本飛機的。1940年,日軍組織了一次對成都的空襲,出動了三十二架九七式重型轟炸機。此時,按照日軍的統計,中國空軍應該已經沒有戰鬥力了。為了宣揚這次轟炸,他們在行動之前特意請了記者小柳和八木登上轟炸機,帶著攝像機準備拍攝轟炸情景。

  當時成都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我們的空軍本來就處於劣勢,而且警報預警做得不夠好,使我方經常遭到意外損失。有一天,日軍空襲完一次,又來空襲第二次。這時候大家都在往防空洞裡跑,只有一個飛行員,忍不住被壓在地上打的怒氣,跳起來衝向了跑道,試圖駕機起飛抵抗。

  這個剛毅的飛行員就是林徽因先生的弟弟——林恆。可惜的是,他在飛機剛起飛的時候被日軍擊落在了跑道的盡頭,戰死沙場。

  林恆的犧牲是當時中國空軍的縮影。一次又一次的襲擊後,到1940年,中國空軍幾乎蕩然無存。

  這種情況下,日軍認為這次轟炸應該是一次很輕鬆的任務。但當日軍飛到成都上空,發現有一架中國戰鬥機起飛迎戰——僅僅一架,從空中如隕石一般凌空俯衝向三十二架日軍轟炸機組成的機群。他在亂軍中選擇了自己的目標,恰好就是小柳和八木所在的轟炸機。所以,他單槍匹馬如趙子龍般的雄姿被永遠地記錄在日本記者的電影膠片中。他率先對敵機發起攻擊,但當發現自己的機槍威力太小,打不下日軍大型轟炸機後,日軍驚恐地看到——這架中國飛機撞了過來。從拍攝畫面來看,日本轟炸機發現危險後立即右轉,兩架飛機平行飛行了好幾秒,中國戰機好像懸停在了空中。可以看出,這是一架雙翼戰鬥機——這意味著它的起落架是不能收放的,這在二戰中已經是很落後的機型了。


  當時,這名中國飛行員就是開著一架如此落後的雙翼飛機在三十二架日軍飛機機群裡穿梭攻擊。首先,數量上1:32;其次,中國飛機只有機槍,很難打下日軍的重型轟炸機,這使戰鬥還沒打響,勝負的天平就已經傾斜。但這個中國人仍然無畏地殺入日軍機陣中英勇衝殺。他在日軍飛機中左衝右突,而後突圍而走。

  我非常好奇這個中國英雄到底是誰?查找資料後發現,他應該是一名中國空軍航校的教官。日本人的情報非常準確,轟炸成都的時候,中國的空軍戰鬥部隊真的已經沒有飛機了。這名教官駕著自己的教練機起飛迎戰。他在回憶錄中寫了當時的事情。他沒有重點寫自己飛上天怎麼與日軍糾纏,也沒有計算自己是否能夠僥倖生還。他還有一句話:「我的學生都戰死了,現在該我這個老師上去了。」

  這一句話讓我們知道了抗日戰爭時候的中國人是以什麼樣的心態投入戰鬥。抗戰對於中國人來說,不是為一家一姓而戰,而是一場捍衛我們文明的戰爭。

  接下來給大家講一個日本飛行員的事跡。

  日軍王牌飛行員成為蘭州中學教員

  關於這次空戰的經過,可以在日方的材料中看到。這說明日方史料當時已經比較翔實。日本歷史學家中山雅洋寫的《中國的天空》便是這樣一本書,記錄了一些獨特的歷史。傳統的記載中,在抗日戰爭初期的空戰中,中國有四大天王,日本有四大天王。打到戰爭中期,中國的四大天王都陣亡了,日方的也全陣亡了。但是《中國的天空》這本書卻說其實日方三個天王陣亡了,有一個沒有陣亡。

  這個人是誰呢?是日本四大天王中的山下七郎大尉。他沒有死。那麼他最後的歸宿是什麼地方?根據國民黨空軍將領羅英德的記述,他最後的歸宿是在中國的蘭州,死的時候是中國普通的中學教員。

  1937年8月,山下七郎在一次飛行任務中被高志航和羅英德聯合攻擊,戰鬥中山下七郎的飛機油箱被擊穿失去控制,山下七郎被迫跳傘後摔斷了胳膊,遭到活捉。

  起初,山下七郎十分不服氣,牴觸情緒很強。但有一件事使他改變了自己的立場。1937年9月18日,為了紀念國恥日和鼓舞士氣,處於劣勢的中國空軍對上海的日軍發動了大規模的奮勇出擊。日本人在上海佔有空中優勢,因此中國空軍的損失是非常慘重的——衝出去十架,回來也就剩下兩三架了。


  人們看到,一架遍體鱗傷的雪萊克攻擊機飛回來時,落地後卻不見人出來。原來,飛行員已經全身都是傷,出不了機艙了。地面人員打開機艙蓋,只見到處是噴濺的鮮血,觸目驚心的是擋風玻璃上,這位叫做徐靈虛的中國飛行員用被打斷的手指在那裡寫下了四個字——還我河山。

  這時候山下七郎的監禁地就在附近。他從窗戶中看到一個貴婦人打扮的中國女子帶著很多官員站在跑道上。每一次飛機回來的時候,他們就會跪地為飛行員祈禱。遠遠地看到,一架雙發轟炸機正在返航,但卻左搖右晃,看得出來已經受了傷,飛行員在盡力地支撐。人們都在祈禱他能平安歸來的時候,飛機卻在跑道盡頭處墜毀,翻落在了外面的壕溝裡。

  我猜測這個女子是宋美齡,因為她當時是航空委員會的委員長,與很多飛行員有深厚的感情。山下七郎看到這一幕,終於明白中國人是用一種什麼力量在抗戰,過了一天他找到中方,說:「山下七郎已經死了,但是我願意為中國工作。」就這樣,山下七郎成為了中國空軍的教官,並配合進行日軍密碼的破譯工作。他改名換姓,為中國培養飛行員,這中間也與擊落他的羅英德結下了深厚友誼。戰爭結束後山下七郎定居蘭州,一直是一名普通的中學教員。

  在這場抵抗之中,中國的悲壯不僅讓日本軍人震動,也讓世界震動。

  曾有一批中國軍人,在失去與上級聯繫的情況下,退入深山,孤軍苦戰,一直到抗戰勝利——人們發現,他們居然獨自支撐了五年之久。

  東北淪陷汪雅臣殘部繼續抗戰

  1940年,由於受到七十萬關東軍北上的壓力,東北抗日聯軍的殘部大多已經撤退到蘇聯境內。十四年的抗戰中,我國東北地區最先遭到攻擊,在「九一八」後為日軍所佔領,因此在我們的印象中,這是個早已淪陷的地區。但是,最新的資料顯示,事情恐怕並非如此。

  在新發現的日軍關東軍作戰地圖上,我們在五常縣拉林河上遊,九十五頂子山附近找到了一個像釘子一樣的黑圈,無論時間變化,牢牢地釘在一張一張日軍的地圖上。日軍記錄的這個黑圈,標誌的是一支抵抗武裝,經過考證,這是東北抗日聯軍第十軍的殘部建立的一塊根據地。

  這支部隊在我們自己的記載裡也有涉及,但只是一個非常模糊的痕跡。抗日戰爭中,女地下黨員田仲樵不幸被捕,遭受酷刑後瘋了。日本投降後,人們從監獄中找到了田仲樵。在為她醫治的時候,她聽別人談論說拉林河上遊有一支神秘的部隊在活動,不知道是土匪,還是地方武裝。清醒過來的田仲樵馬上告訴他,那應該是第十軍軍長汪雅臣的人。

  汪雅臣是一個擅長隱蔽的指揮官。有個真實的笑話這樣說,汪雅臣的密營太隱蔽了,黨組織要聯繫他,在他周邊轉了大半年都沒找到他。抗聯的抵抗進入低潮後,他率領的部隊仍然留在東北境內繼續抗戰。


  1941年,由於出山作戰,歸程中被漢奸出賣,汪雅臣和第十軍副軍長張忠喜先後陣亡。他的殘部撤入深山,據寨自守,堅決不下山投降。

  原來我們以為日本人不知道這支部隊,但從關東軍的地圖上看出,黑圈的旁邊寫著「雙龍殘匪」,而汪雅臣的外號就叫雙龍。原來日本人一直都知道這支隊伍的存在,但卻無法將其消滅。這些殘存的抗聯戰士一直抵抗到了日本投降,仍然不知道戰爭已經獲勝,直到田仲樵找到他們,才最終出山。

  有人問,他們到底消滅了多少日本人?我想這是次要的,他們能夠堅持下來,五年間孤軍苦鬥,就足以說明他們是我們中國人的英雄。毛澤東曾以詩紀念壯烈犧牲的戴安瀾將軍,有云:「外侮需人御,將軍賦采薇」,用在這些苦苦堅守在深山中的中國人身上,也正是貼切。

  就是這樣一群英雄,在文字記錄和史料中卻很遺憾地沒有留下什麼痕跡。據說,他們下山後,被送到哈爾濱,歸於東北抗日聯軍總政委李兆麟將軍部下。但不久李兆麟將軍遇刺身亡,使他們失去了直接的領導者。在被問是繼續在軍中任職還是就地務農的時候,他們都選擇了後者,就此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

  十四年來,他們為什麼能堅持下來?一方面抗聯是有組織的共產黨領導的隊伍,意志剛強;另一方面,就是他們對「雙龍」,也就是汪雅臣軍長有一種大哥式的尊敬。汪雅臣臨死前說過:「你們什麼都能幹,就是不能投降日本人。」這些人信守了對兄長的承諾,堅持到了日本投降。他們並不想立功、陞官發財,而是選擇當農民,過普通老百姓的和平日子。直到現在,他們的事跡才終於被我們慢慢地挖掘出來。

  恐怕得感謝日本人的這張地圖,它告訴我們14年間中國人在東北一直堅守。這塊土地,始終沒有全境淪陷。

  在這場戰爭中,每個人都會經受如同試金石一般的考驗,被稱為國民黨中「第一共諜」的郭汝瑰將軍,便曾經歷過煉獄般的考驗。

  郭汝瑰沒有豪言壯語的一封信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的時候,還有中國軍人在東京,他們便是日本士官學校的中國學員。他們做出了怎樣的反應呢?

  通過兩張日方《歷史寫真》雜誌上發表的照片,我們瞭解到「九一八」事變發生後,這些中國人的舉動。他們立刻趕到了日本的陸軍省,要擲還軍校配發的軍刀。他們說我們要把軍刀扔回給你們日本人,以後戰場相見,永不留情。

  這些人當時都被捕了,進了監獄。他們在獄中仍然要求回國抗戰,在我方爭取之下被放回中國。在日方描述雙方爭執的照片上,我發現了一個熟悉的面孔,他個子比較小,長得很精悍,昂首面對日本官員,凜然不懼。後來查到,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郭汝瑰,他因為在淮海戰役中作為地下黨員作出突出貢獻,而被稱作國民黨軍隊裡的「第一共諜」,而「九一八」事變當時他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國軍人。

  「九一八」事變後,郭汝瑰回國並進入陸軍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中央軍夏楚中部。

  1937年淞滬會戰,郭汝瑰作為參謀長帶十四師八千人在前線進行抵抗。打了幾天以後部隊傷亡慘重,軍長擔心他守不住,就派人去問他是否需要援軍。

  這時的郭汝瑰在戰壕裡回了一封信,這封信的前半段匯報了軍事情況,後半段說,「我八千健兒已經犧牲殆盡,敵攻勢未衰,前途難卜。若陣地存在,我當生還晉見鈞座。如陣地失守,我就死在疆場,身膏野草。他日抗戰勝利,你作為抗日名將,乘艦過吳淞口時,如有波濤如山,那就是我來見你了。」

  這是一封樸實的信件,沒有那麼多豪言壯語,他只是把心底最深刻的感情寫了出來。這才是一個真正的中國軍人,一個中國男人會寫出來的東西。當他寫信給軍長的時候,他帶著中國舊軍人對自己長官的忠誠和深刻的袍澤之情。這些思想看似落後,但讀來卻令人感動。

  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一級階梯,它讓這個古老的國家煥發了青春的靈魂。實際上,五四運動,北伐戰爭,無一不是這樣的台階。歷史有如階梯,每一代人的努力構成了中國的今天,而我們自己將來,也會化作這階梯上的一級,讓後來的人們踏著我們走向更高的空間。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