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中國第一家餐飲個體戶
11月17日,一名顧客離開翠花胡同的悅賓飯館。攝影:李江松。
年紀大了,腿腳也不靈便,劉桂仙隔天到餐廳一次。每次來,都坐門口的那張桌子,客人來了方便張羅。28年守業之道,識字有限的劉桂仙以家常話做了總結:做菜要實心眼,創新要用心眼,待客要真心眼,對夥計要好心眼,管理要多心眼。
一九八○年開業時的老照片。不少人排隊吃飯,不少人來看熱鬧。劉桂仙和老伴從那時起就忙了起來,這一忙就是二十八年。
如今,飯館門臉沒有太大變化。經營悅賓多年,為什麼不擴大經營?劉桂仙解釋:「如果開砸了大的,還不如開好小的。」
28年前的一天,北京東城區翠花胡同裡突然排起了長隊,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第一家個體飯館——悅賓飯館開業了。人們常說「酒香不怕巷子深」,28年後的今天,「悅賓」仍然在忙碌地接待著八方食客。當記者下午1點鐘到達這裡的時候,仍然等待了20分鐘才有位子,而且是和別人合用一張桌……
就為了那一張「營業執照」
創業初期的艱辛恐怕是今天的人很難能體會的。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文革」剛剛過去,中國社會一切百廢待興,私營經濟僅處於萌芽狀態。很多人其實都在觀望,等待著有人走出第一步,而劉桂仙就是那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為什麼想開飯館?劉桂仙形容那時候「家裡連被子都不夠蓋,真是窮怕了」。「一人一床被子」就是她30年前最大的願望。另一個原因是,劉桂仙從20多歲時就給一位首長做小灶,老伴郭培基年輕的時候也曾在北京飯店當廚師,後來一直在內燃機廠作炊事員,兩個人都做得一手好菜。「我有這手藝,為啥不開個飯館呢?」劉桂仙心想。
她回憶道:「聽說開飯館要辦執照,我就找到了東城區工商局。我一進去,工作人員聽我說明了來意都哈哈大笑,人家說『你來想辦這個照,可是我們這沒有政策,沒有文件,也沒有先例,你這個照我們沒法給你辦,不能開,也不敢開這個頭。』但為了家裡的生活也為了我幾個孩子,我還得開這個飯館。所以從那開始,我就天天往工商局跑,每天早上去晚上回來,軟磨硬泡,同樣的一番話不知道說了多少遍,當時我就下了個決心,一定得把這個營業執照給跑下來!」
就這樣,一個多月過去了。時間長了,人家都叫她「怪人」,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有這麼個「怪人」為了開飯館天天往工商局跑。有一天,她的執著終於有了回報。也許是因為媒體的報道與關注,也許是她的堅持讓人感動,工商局終於同意她「先斬後奏」先開飯館,之後再發執照。就這樣,飯館開張了。
飯館的廚房不大,炒出來的菜可沒得說。從進貨把關到配菜上桌,「一點兒揉不得沙子」。
這塊兒牌子掛了28年。
劉桂仙說:「屋裡悶得慌,人太多了我就出來。」說著,服務員給她送來一杯酸棗汁。有的夥計跟她十幾年、二十幾年,「老太太還行」。她雖然眼毒嘴刁脾氣暴,但夥計們理解她「都是為了買賣」,服務員一律稱她「大姨」。
70多家使館的老外愛吃我的菜
開業時的「悅賓」,一間窄房,4張桌子,一個處理的雪花牌冰箱,一個煤球爐和十幾個板凳,這就是飯館的全部家當,連個大點的炒勺都沒有,就用家裡原來做飯的家什。
因為郭培基當時還在內燃機廠上班,頭一兩個月裡裡外外就只有劉桂仙一人。
執照的事解決了,可在那個買啥都需要票證的時代,開飯館所需的糧、油、蛋、菜怎麼解決?最初的幾個月,劉桂仙為了買到做菜用的食材,幾乎跑遍了北京周邊,包括河北的高碑店,天津的三河縣、寶坻縣等地方的集市,還有馬路上,道邊上,河邊上,凡是賣東西的都不放過,雞、鴨、魚、肉、甲魚、大蝦,有什麼買什麼。「外國人可愛吃了,人們都好奇地問我,哪弄來這麼多好吃的東西?」劉桂仙笑著說。
那個年頭,中國北京開了一家私營飯館,在國內外都是爆炸性的新聞。飯館開業之初,僅夫妻倆接待的各國記者就有百人之多。劉桂仙和郭培基幾乎是那個年代見過老外最多的人。
「為了推廣飯館,美國大使館還做了很大貢獻。」郭培基連比畫帶笑地對記者說,「那時候,美國人特地做了一張很大的『名片』,上面印著從使館區到東城區翠花胡同的地圖,然後發給其他大使館。」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悅賓飯館」的大名在北京外國人圈子裡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駐北京的這100多家大使館,沒一家不來的,其中70多家使館的老外還是我們店裡的常客呢!」談到這些年接待了多少外國客人,夫婦倆備感自豪。
至於「悅賓」的菜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劉桂仙總結了4個字——「真材實料」。郭培基一談起菜來就滔滔不絕:「要說咱悅賓的菜,我不敢說比別人就強,但是跟別人家的就是不一樣。就拿炒肉絲來說,第一『聞著香』,第二『品相好』,第三,『您大口吃,吃飽了還不膩,吃完了以後睡覺打飽嗝返出來的味兒它都是香的!』」
悅仙飯館的「賬房」是劉桂仙的女兒。母女倆算賬都不含糊。
在小湯山的院子裡,老伴郭培基每天都練太極拳,之後再走上一千步。他曾經是北京飯店的麵點廚師。
一到飯點兒,桌子就沒空過,人最少的時候,也要翻一次台。
四世同堂。在小湯山的家裡,劉桂仙享受著天倫之樂。
28年變化看今昔
今天的悅賓飯館,4張桌子變成了20張,10平方米的平房變成了姊妹店,桌椅板凳、冰箱冰櫃、廚房用具也早已換了好幾撥,但不變的還是老兩口忙碌的身影。
趕上了好時代,開了這中國第一家私營餐館,劉桂仙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
回想當年,自1980年「悅賓」開張後,不到一年,劉桂仙一家就已經是令人羨慕的「萬元戶」了,成為改革開放後率先富裕起來的人之一。
但第一年也是最艱苦的一年。為了飯館的開張,劉桂仙把原來住的房間都騰出來做了店面,而自己一家人不得不在房頂上搭個棚子睡覺,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年。之後的兩三年,劉桂仙用賺來的錢在距離「悅賓」不遠的胡同裡買下了新的店面,於是姊妹店「悅仙」開張了,一直持續到今天。幾年間,劉桂仙為幾個孩子都買了房,自己一家也搬到了北京小湯山附近的一處寬敞、舒適的四合院裡,用劉桂仙的話說,她「很知足了。」
也許有人還記得,在飯館開業之初,「悅賓」的老招牌上曾寫著「價便宜而物美 味鮮香而濃厚」這12個字,這是當年郭培基為飯館所寫的。可惜隨著之後飯館的幾次翻新和裝修,這幅字已經不見了。但是,在老照片中依稀可見的這12個字則永遠留在了食客們的心中。如今,「悅賓」已經度過了整整28個春秋,在風雨中見證了改革開放為中國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時至今日,飯館的生意依然不減當年,每天的客人絡繹不絕,人們不禁感歎,在市場經濟已經逐漸成熟、競爭愈加激烈的中國社會,一家小小的私營飯館卻能越辦越紅火,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