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與大食的命運之戰 :高仙芝錯誤判斷局勢 | 陽光歷史

 

A-A+

大唐與大食的命運之戰 :高仙芝錯誤判斷局勢

2018年03月31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103 次

  大食是唐朝對阿拉伯帝國的稱呼。在穆罕默德的伊斯蘭帝國興起前,中原就與同代的阿拉伯人發生了聯繫。在唐朝高宗朝永徽二年(651年)大食帝國消滅了薩珊王朝(今伊朗)同年大食就派使者來到長安。此後,隨著大食勢力繼續東進,整個帕米兒高原基本成為大食的勢力範圍。唐與大食的接觸日益頻繁。因為當時世界的大國只有唐與大食,所以兩強的交流對世界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顯慶五年(660年)摩維亞繼位,建立了烏梅雅王朝,因其服飾崇尚白色,我們稱他為白色大食。在天寶八年(749)阿拉伯另立阿拔斯為王,都城在底格里斯河邊(今伊拉克巴格達)因其服飾崇尚黑色,我們又稱其為黑衣大食。現有史料中與唐朝爭鬥的就是黑衣大食。在其滅掉波斯王朝後,繼續向東,不可避免地與唐朝發生衝突。

190_140126112545_2.jpg

  大食的東進產生的蝴蝶效應引發了中亞地區的政治格局的大變動,在中亞地區被黑衣大食(下稱大食)滅掉,或、受到威脅的國家紛紛向唐朝請求庇護。八世紀初,唐與大食已經發生過兩次小規模的軍事衝突,一次發生在開元三年(715年〉,一次發生在開元五年(717年),這兩次事件還與吐蕃有關。其格局是,以大食為主,聯合吐蕃,同唐朝對抗,謀取唐在中亞的屬國,排擠唐朝勢力。因為唐朝勢力在中亞的興衰,直接地影響著伊斯蘭教在該地區的傳播。十分有趣的是:另一次所謂「渡瀘之役"也是吐蕃與大食聯軍為一方同唐軍對陣的。所不同的只是後一次戰役以吐蕃為主力而已。

  其中開元三年之戰,其導因是吐蕃與大食共立阿了達為拔汗那國傀儡發兵攻略該國。拔汗那王兵敗奔安西求救。拔汗那是唐的屬國,唐理應出師。

  這兩次戰爭,大食都是主動進攻的一方。雖然打了敗仗,但並未受到重創。兩年後又同吐蕃等一起興兵犯境。第二次戰爭唐廷好像沒有派遣本部人馬,勝負不明。但四鎮未入大食手中,是元疑問的。對於大食,第一次戰爭其目的是為了謀取唐的屬國,而第二次戰爭其目的就更進了一步,是為了侵奪唐朝本土了。唐、吐蕃、大食三種勢力在中亞一帶的角逐天寶年間漸趨嚴重,以至釀成了一場大規模的武裝衝突。這就是怛羅斯戰役。歷史上有個論斷,恆羅斯之戰是大唐軍隊在軍力上不敵大食軍隊。實際是如何的呢?怛羅斯之戰敗於輕敵

u=2489881255,2804885523&fm=21&gp=0.jpg

  怛羅斯戰役發生於唐玄宗天寶十年(751年)。怛羅斯在前蘇聯境內江布爾城附近。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因石國「無番臣禮」率兵征討。石國王約降,高仙芝允諾和好。旋即高仙芝爽約,將兵襲破石國,俘虜其國王,獻於闕下斬之。「殺其老弱,虜其丁壯,取金寶瑟瑟駝篤等,'。石國王子逃走,向大食及其他鄰國求援。各國對高仙芝的欺誘貪暴,甚為憤怒,計畫共同襲擊唐西域四鎮。高仙芝得知這個消息後,想要先發制人,將兵進攻大食。參加唐朝聯軍的有葛邏祿部及拔汗那國兵,據說共有番漢兵三萬,其中漢兵兩萬,番兵一萬,深入七百餘里,在怛羅斯城與大食軍隊遭遇。我們現在介紹一下高仙芝,此君是高句麗人士,從高宗朝開始,唐朝滅掉了高句麗後,很多朝鮮貴族來到中原,高仙芝家族也來到長安,投身軍門。從一般軍士開時,用纍纍戰功獲得信賴,成為唐朝在西域的主要將領。

  一場具有重大意義的戰爭打響了。這次戰爭相持五日。由於葛邏祿部反叛,同大食一起夾擊唐軍,高仙芝敗績,士卒大部死亡,只有數千人逃脫。勢危之時,副將李嗣業勸高仙芝棄軍逃跑,別將段秀實責備李嗣業說:「憚敵而奔,非勇也;免己陷眾,非仁也。"李嗣業甚感慚愧,與段秀實一起,集攏散卒向安西退守。恰值此時,拔汗那兵也退了下來,輜餉塞道。李嗣業怕敵人追及,手持大棒擊斃拔汗那兵馬百餘號,道路始開。高仙芝等遂率殘兵還至安西。

  這場戰爭唐軍失敗了。這與唐朝聯軍方面的總指揮高仙芝的輕敵,進而孤軍深入,有很大關係。造成這一戰術性失誤也可能同三年前的一次戰鬥有關。那次戰鬥,高仙芝比較輕易地取勝了。

  天寶七年,安西都知兵馬使高仙芝奉詔總兵步騎一萬餘,出討勃律,擒其王及吐蕃公主,以兵戍守。於是大食等七十二國「皆震恐,威歸附"。這一「皆"一「威"的看法顯然是錯誤地估計了當時中亞力量的對比。其時,阿巴斯人正在帝國東部領地一一波斯呼羅珊掀起反抗伍麥葉人統治的鬥爭,國內戰事頻仍,無暇東顧,高仙芝遂得以順利地征服勃律國。這一經驗肯定影響了他以後指揮的怛羅斯戰役。(來自網易部落格)

  大食是唐朝對阿拉伯帝國的稱呼。在穆罕默德的伊斯蘭帝國興起前,中原就與同代的阿拉伯人發生了聯繫。在唐朝高宗朝永徽二年(651年)大食帝國消滅了薩珊王朝(今伊朗)同年大食就派使者來到長安。此後,隨著大食勢力繼續東進,整個帕米兒高原基本成為大食的勢力範圍。唐與大食的接觸日益頻繁。因為當時世界的大國只有唐與大食,所以兩強的交流對世界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顯慶五年(660年)摩維亞繼位,建立了烏梅雅王朝,因其服飾崇尚白色,我們稱他為白色大食。在天寶八年(749)阿拉伯另立阿拔斯為王,都城在底格里斯河邊(今伊拉克巴格達)因其服飾崇尚黑色,我們又稱其為黑衣大食。現有史料中與唐朝爭鬥的就是黑衣大食。在其滅掉波斯王朝後,繼續向東,不可避免地與唐朝發生衝突。

190_140126112545_2.jpg

  大食的東進產生的蝴蝶效應引發了中亞地區的政治格局的大變動,在中亞地區被黑衣大食(下稱大食)滅掉,或、受到威脅的國家紛紛向唐朝請求庇護。八世紀初,唐與大食已經發生過兩次小規模的軍事衝突,一次發生在開元三年(715年〉,一次發生在開元五年(717年),這兩次事件還與吐蕃有關。其格局是,以大食為主,聯合吐蕃,同唐朝對抗,謀取唐在中亞的屬國,排擠唐朝勢力。因為唐朝勢力在中亞的興衰,直接地影響著伊斯蘭教在該地區的傳播。十分有趣的是:另一次所謂「渡瀘之役"也是吐蕃與大食聯軍為一方同唐軍對陣的。所不同的只是後一次戰役以吐蕃為主力而已。

  其中開元三年之戰,其導因是吐蕃與大食共立阿了達為拔汗那國傀儡發兵攻略該國。拔汗那王兵敗奔安西求救。拔汗那是唐的屬國,唐理應出師。

  這兩次戰爭,大食都是主動進攻的一方。雖然打了敗仗,但並未受到重創。兩年後又同吐蕃等一起興兵犯境。第二次戰爭唐廷好像沒有派遣本部人馬,勝負不明。但四鎮未入大食手中,是元疑問的。對於大食,第一次戰爭其目的是為了謀取唐的屬國,而第二次戰爭其目的就更進了一步,是為了侵奪唐朝本土了。唐、吐蕃、大食三種勢力在中亞一帶的角逐天寶年間漸趨嚴重,以至釀成了一場大規模的武裝衝突。這就是怛羅斯戰役。歷史上有個論斷,恆羅斯之戰是大唐軍隊在軍力上不敵大食軍隊。實際是如何的呢?怛羅斯之戰敗於輕敵

u=2489881255,2804885523&fm=21&gp=0.jpg

  怛羅斯戰役發生於唐玄宗天寶十年(751年)。怛羅斯在前蘇聯境內江布爾城附近。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因石國「無番臣禮」率兵征討。石國王約降,高仙芝允諾和好。旋即高仙芝爽約,將兵襲破石國,俘虜其國王,獻於闕下斬之。「殺其老弱,虜其丁壯,取金寶瑟瑟駝篤等,'。石國王子逃走,向大食及其他鄰國求援。各國對高仙芝的欺誘貪暴,甚為憤怒,計畫共同襲擊唐西域四鎮。高仙芝得知這個消息後,想要先發制人,將兵進攻大食。參加唐朝聯軍的有葛邏祿部及拔汗那國兵,據說共有番漢兵三萬,其中漢兵兩萬,番兵一萬,深入七百餘里,在怛羅斯城與大食軍隊遭遇。我們現在介紹一下高仙芝,此君是高句麗人士,從高宗朝開始,唐朝滅掉了高句麗後,很多朝鮮貴族來到中原,高仙芝家族也來到長安,投身軍門。從一般軍士開時,用纍纍戰功獲得信賴,成為唐朝在西域的主要將領。

  一場具有重大意義的戰爭打響了。這次戰爭相持五日。由於葛邏祿部反叛,同大食一起夾擊唐軍,高仙芝敗績,士卒大部死亡,只有數千人逃脫。勢危之時,副將李嗣業勸高仙芝棄軍逃跑,別將段秀實責備李嗣業說:「憚敵而奔,非勇也;免己陷眾,非仁也。"李嗣業甚感慚愧,與段秀實一起,集攏散卒向安西退守。恰值此時,拔汗那兵也退了下來,輜餉塞道。李嗣業怕敵人追及,手持大棒擊斃拔汗那兵馬百餘號,道路始開。高仙芝等遂率殘兵還至安西。

  這場戰爭唐軍失敗了。這與唐朝聯軍方面的總指揮高仙芝的輕敵,進而孤軍深入,有很大關係。造成這一戰術性失誤也可能同三年前的一次戰鬥有關。那次戰鬥,高仙芝比較輕易地取勝了。

  天寶七年,安西都知兵馬使高仙芝奉詔總兵步騎一萬餘,出討勃律,擒其王及吐蕃公主,以兵戍守。於是大食等七十二國「皆震恐,威歸附"。這一「皆"一「威"的看法顯然是錯誤地估計了當時中亞力量的對比。其時,阿巴斯人正在帝國東部領地一一波斯呼羅珊掀起反抗伍麥葉人統治的鬥爭,國內戰事頻仍,無暇東顧,高仙芝遂得以順利地征服勃律國。這一經驗肯定影響了他以後指揮的怛羅斯戰役。(來自網易部落格)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