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南島語族後代尋根:平潭是南島語族最早源頭 | 陽光歷史

 

A-A+

[圖文]南島語族後代尋根:平潭是南島語族最早源頭

2015年01月27日 考古發現-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442 次

    尋根木舟預計今晚到馬尾,考古界認為:

    平潭是南島語族最早源頭
    

    6名南島語族的後代駕仿古獨木舟,沿著祖先的足跡來福建尋根,預計今晚到達福州馬尾碼頭。昨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通氣會,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發言人朱清表示,這是讓福建走向世界的好機會。

    據介紹,此次「尋根之旅」是由法屬波利尼西亞獨木舟協會發起的,起始地為法屬波利尼西亞的大溪地,登陸點是發現大量南島語族史前遺址的福建。昨日下午4點,獨木舟已從廈門附近一個島嶼出發,預計今晚到達福州港馬尾碼頭。

    「他們18日將參觀曇石山博物館,19日到達平潭殼丘頭。」福州大學閩商文化研究院院長蘇文菁說,曇石山約有4000~5000年的歷史,平潭島的殼丘頭遺址有6000多年的歷史,考古界認為,殼丘頭是南島語族的最早源頭。目前,國際考古學界和中國考古學界都把殼丘頭當作南島語族最早離開源頭的起點。

    在新聞通氣會上,朱清表示,這次「尋根之旅」的主要目的地是福建,這是一次讓世界瞭解福建,讓福建走向世界的好機會,借此可充分展現福建文化底蘊和良好形象,將對對外民間交流產生積極影響。福建人民歡迎南島語族人來閩尋根,歡迎與世界各國人民共享海洋文明,加強交流合作。

    蘇文菁認為,此次活動對於平潭殼丘頭和福建來說都非常有意義,過去不少人認為平潭島文化底蘊不夠,而此次「尋根之旅」證明了平潭島在海洋文化擁有的黃金含量。殼丘頭遺址記載了史前福建先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依海為生,逐海遷徙的生活狀態。

    南島語族此行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目前香港、台灣、央視及國內各地的媒體紛紛趕到福州,將對其進行全方位的報道。     

    專訪獨木舟船員家屬

    揭秘「尋根之旅」


 



 


法屬波利尼西亞獨木舟協會主席凱達布(中) 


 


    目前,組織這次活動的法屬波利尼西亞獨木舟協會有關人員及船員家屬一行8人,提前到達福州,準備迎接4個月沒見到的親人。他們包括協會主席凱達布(Keitapn)、外聯莫埃泰(Moetai)、會計朱蒂特(Judith)、榮譽主席特魯波(Teraupoo)、考古學家瑪麗瑪麗(Marimari),以及船員家屬拿帕和翻譯王辛等。其中,王辛是中國上海人,嫁到法屬波利尼西亞,丈夫易立亞是這次活動的發起人,也是船員之一,其婆婆是瑪麗瑪麗。昨日,本報記者採訪了船員家屬及獨木舟協會主席等人。

    尋根之行是怎麼形成的?

    記者:是誰先提出尋根之行的,怎麼會想到要駕獨木舟尋根?

    瑪麗:是我兒子易立亞提出來的,當時,他只是個高中生,製作了一艘仿古船參加比賽,說要仿5000多年前的古人從中國漂流到法屬波利尼西亞大溪地。因創意獨特,他獲得了二等獎。

    記者:何時開始籌劃這次旅行?

    凱達布:去年9月,為了這次尋根,我們還專門成立獨木舟協會。接著開始籌款、拉贊助、造船。一聽到要去尋根問源,大家都很積極,會員很快發展到50多人。還有很多人捐款贊助此次活動。截至昨日捐款已達200萬元。

    航行遇到什麼風險?

    記者:在船上,他們怎麼生活?

    莫埃泰:條件非常艱苦,船上只有約3平方米的船艙,大伙只能輪流進艙躺一會兒。食物及淡水按天計算,必須嚴格控制。船員大多習慣在海上生活,習慣吃生魚。只要捕到魚就不愁餓肚子,吃不了的鮮魚就曬乾儲藏起來。

    記者:在海上有沒有遇到什麼危險?

    莫埃泰:在菲律賓海域遇到過兩次颱風,所幸都與颱風擦肩而過,有驚無險。

    記者:你們與船員怎麼聯繫?

    莫埃泰:我們有衛星電話,每天通話兩次,船長必須報告所處的位置,船員的身體以及供給狀況。

    航行結束後怎麼回去?

    記者:你們對這次航行有什麼樣的預期目的?

    莫埃泰:首先,以古人的方式從大溪地漂流到中國,追尋古人遷移的足跡,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件。其次,他們這艘船是根據1820年圖紙仿建,之後他們會將此船帶回大溪地建一座帆船學校,借此喚起人民對航行事業的熱愛。

    記者:福建是你們的終站點嗎,你們怎麼回去?

    凱達布:我們的終站點是上海,但由於風向及洋流,目前無法漂流到上海,只能從陸路到上海去。經過四個月的漂流,目前船員也很累了,無法再駕船回家,我們將尋找中國船員將船漂回去,或者直接運回去。


 


    相關:   

    太平洋島民怎麼成了咱福州人後裔

    避難說、征服說,目前還有待考證


 



 


    一百多年前,歐洲的學者來到了南太平洋,他們發現太平洋一個又一個的島嶼上,存在著這麼一群人:他們在那個時候,一些語言的詞彙是一樣的,航海能力是一樣的,所造的船隻是一樣的,人類體質學的外形是一樣的,於是便給他們取了一個名字,南島語族。

    從南島語族的分佈來看,這是一個海洋族群,他們有著共同的海洋文化。同時,南島語系是目前實際上最大的一個語系,包括1000-1200種語言。說屬於南島語系語言的人口約有2.7億人。

    然而,這一海洋族群的發源地在哪裡?他們是從何時何地開始征服太平洋的?他們為什麼一代又一代地向茫茫大海深處遠航?

    當人們將目光一路從太平洋中部往西移動時,南島語族的發源地也漸漸浮出水面。

    語族緣起 福建走出的海洋一族

    越過大陸架、遠征海洋,在漫長的人類進化史中,勇士們就靠著雙手和簡單的工具,將星星火種燎原到了全球。以福建為起點,跨過菲律賓、復活節島、馬達加斯加……南島語族的征途遙遠而漫長。

    從經度的跨度看,南島語系西至馬達加斯加,東至復活節島,佔地球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三分之二;而從緯度的跨度上,南島語系南北縱跨70度,從北緯25度的台灣,一直分佈到南緯48度的紐西蘭南端。南島語系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主要分佈在島嶼上的一個大語系。

    隨著南島語族這一海上族群的發現,人類學家、遺傳學家、語言學家、考古學家等沿著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亞島,順著南島語族遷徙的軌跡,逆向尋找源頭。

    「二戰時期,國際學術界認為源頭是在菲律賓,之後往北走,認為源頭是台灣,然後再往陸地上走,目前就與福建陸地上的考古現場相呼應起來了。」福州大學閩商文化研究院院長蘇文菁表示,目前國際學術界的觀點認為,以福建沿海為中心的中國沿海區域是南島語族最早的發源地。

    遷徙形成 少數人留下 多數人繼續航行

    每到一個島嶼,他們便在上面扎根。數代之後,有的人留了下來,更多的人則繼續利用獨木舟航行。直到距今1000年左右,南島語族的後代才完成了這一橫跨太平洋的海上移民壯舉。

    美國夏威夷大學兼職教授、廈門大學講座教授焦天龍在他的著作中,對目前學術界研究出來的南島語族的遷徙過程作了闡釋。

    距今5000年左右,南島語族的祖先在離開中國大陸東南沿海以後,開始了漫長征服太平洋地區的征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南島語族的後人與各個島嶼上的原住民的文化進行碰撞和融合,彼此改變了自身的文化。

    「南島語族有一種共同的航海系統和造船系統。人類把動力放到船上,然後有了導航設備,這是兩百年前左右的事情。」蘇文菁介紹說,更早的人類就是靠天象、洋流、季風來航海。

    5000年前一家人 我們和他們

    從太平洋南部橫跨而來的法屬波利尼西亞人跟福建人有什麼共性呢?

    蘇文菁解釋道,無論是從語言學、考古學,還是人類體質學目前所得到的研究成果來說,這些從太平洋彼岸過來的客人,和5000年前的福建人,的確是一家人。

    語言相通 腳都叫「ka」

    廈門大學鄧曉華教授近期在對閩方言和南島語系的研究中表明,當今的閩方言中,存在著相當數量的南島語系的詞彙,而其中相關的閩方言包括閩南語、福州話等。

    「比如說,福州話和閩南語中,腳就叫ka。」鄧曉華說,而南島語系的1000多種語言裡,大部分有關腿或腳的詞,都叫「ka」。而在廈門、福州,都有一個地方叫「連阪」。「阪」這個字的發音,在印尼語中就是村子的意思(印尼語也是屬於南島語系)。

    另外,「肉」在閩南語中叫「ma」,而高山族叫「油(音譯)」,「肉都是油的,所以兩者在語言上有相關性。」

    工具相同 都用石錛

    近十幾年來的考古發掘,福建有段石錛的發現,可以證明福建先民與南太平洋島嶼上的先民使用的是同樣的工具。

    「從我們幾個考古現場上,和整個南島語族遷徙的路線上,可以看到一個工具叫做有段石錛。」蘇文菁介紹,平潭「殼丘頭遺址」發現了目前最早的有段石錛,距今有6000年左右的歷史。而被大家所熟知的曇石山遺址只有4000多到5000多年歷史斷層。「所以目前的國際考古學界和中國的考古學界就共同把殼丘頭當作是南島語族最早離開原鄉的起點。」蘇文菁表示。

    體貌相似 都較矮小

    除此之外,南島語族有著相似的外形。「從體質人類學上來說,南島語族人的個子比較矮小,比較黑。」蘇文菁說,而福建人個子一般也比較小。

    但由於經過幾千年的歷史,種族之間不斷融合,現在太平洋島嶼上的南島語族後代,與福建南島語族後代在外表上很難看出相似性。

    然而,2005年,遺傳學家Jonathan Friedlaender為了找出南島語族在遺傳學上的共性,對太平洋地區41個族群中的952個個體進行研究,他分析了687類基因指標,既包括線粒體DNA,也包含Y染色體。分析結果顯示,玻利尼西亞人與台灣原住民的基因聯繫密切。這一結果表明,和台灣相鄰的東亞大陸地區是南島語族的基因發源地。

    是遷徙?是逃離?

    或追溯到秦始皇時期的「百越叛走」

    雖然目前國際學術界對於南島語族的源頭,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對於南島語族為什麼一代又一代地向茫茫大海深處遠航,駐紮了一個又一個島嶼,卻仍然是個不為人知的謎。

    「關於這個問題,學術界出現了多種猜想。」蘇文菁表示,也許是大陸上的歷史事件促使了南島語族不斷地向海洋遷徙。

    「有的呢,是由於戰爭,有的呢,是由於饑荒。」蘇文菁說,更重要的是,南島語族長期以來居住在海邊,他們獲得了征服海洋的工具,他們懂得獨木舟的製作,知道抗洋流、抗天象,懂得航海的技術。而這些是海洋性族群特有的能力。

    「另外,福建南島語族先民的出海,跟陸地上各個歷史時期發生的事情有很大的關係。」蘇文菁表示,《史記》中記載,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候,有「百越叛走」,「叛到哪裡去,我們不知道,我們再也找不到這個痕跡了。」而這個謎團,就像國際上其他的國家學者在研究南島語族的時候,他們也不能理解為什麼在歐亞大陸東南邊緣的這個族群,不斷地往太平洋上遷徙。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