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晚年所幹過最為荒唐的一件事是什麼? | 陽光歷史

 

A-A+

武則天晚年所幹過最為荒唐的一件事是什麼?

2018年02月06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250 次

  有歷史記錄的武則天公開寵幸的第一個男寵,是僧人薛懷義,俗家名叫馮小寶,原本是洛陽城一個賣藥的,中國封建社會一向重男輕女,把持大權的女人,大多數情況都被看做「紅顏禍水」,而從執掌朝政到改朝換代,更是被視為大逆不道。

QQ截圖20161018195819_副本.jpg

  作為中國歷史上的女皇帝,武則天差不多把紅顏禍水和大逆不道都佔了,她的一生,也因此毀譽參半。之所以還有「譽」,原因就在於她做皇帝時期的赫赫政績。

  武則天在位的武周朝,雖然取唐王朝而代之,但觀其一生,卻繼承了唐王朝的盛世之路,在武則天的統治下,唐王朝的經濟、人口、戶數、生產乃至軍事力量,都保持著勃勃發展之勢。

  對內,武則天把「勸課農桑」作為考核地方官的重要標準,鼓勵發展生產,安置土地兼併下的逃亡農民,緩和社會矛盾;對外,武周王朝重振兵革,收復了被吐蕃侵佔的安西四鎮。

  鞏固了在西域的統治,並且在青海、甘肅、蒙古等少數民族聚居區推廣漢族的農業技術,實行屯田。尤其是河套地區,這個今天中國小麥的重要產地,實是從武則天在位時農業開始勃興。

  而從隋朝開始的科舉制度,也在武則天時期到達了一個新階段。她是寒門出身,因此在科舉選拔中重才學而輕門第,大批寒門出身的官員也因此大展宏圖。如上種種,不但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更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

  但是在武則天統治的末期,她和她苦心經營的武周帝國,卻實實在在地陷入了危機之中。比起登基後大多數時間的旺盛勢頭,武則天在位的末期,武周王朝出現了種種問題。這一切,既有經濟發展的必然,也有她本人的荒唐所致。

  說起武周王朝晚期的種種弊政,可以舉出很多,但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卻是土地兼併。土地兼併問題,其實不能完全算到武則天頭上,因為這是封建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經濟發展了,就會產生貧富分化,貧富分化後,窮的要賣地,富的要擴地,如此,就會有土地兼併問題。土地兼併的後果是嚴重的,它會導致社會矛盾激化,國家稅收縮減,甚至造成動亂。

1357553812692942431_副本.jpg

  對「唐朝——武周」時期來說,土地兼併尤其致命,因為此時中國的稅收,以均田制為基礎,中國的軍事制度,以府兵制為基礎,這兩者都是建立在國家土地制度前提下的,一旦國家的土地制度因為土地兼併而遭到破壞,造成的後果就是災難性的。

  當時的中國,在經過了唐太宗、唐高宗兩朝之後,國民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貧富差距也因此出現,土地兼併的出現是必然的。但是歷朝歷代,都會有有識之士出台法令,遏制土地兼併的發展,所以事在人為,如果武則天能夠採取相應的措施,是可以把土地兼併遏制在可控制範圍的。

  武則天登基之後,格外重視農業,她頒布了《兆農本業書》,把農業生產作為考核地方官的標準,並且頒布了墾荒法令。在早期鼓勵農民墾荒,且對墾荒土地給予
免稅政策,中國東南,特別是江南地區大量荒田得到開墾,都與這個政策有關,中國南方經濟也是從此時開始,逐漸超越了北方。

  武則天在位時期,中國的人口從唐高宗時期的315萬戶上漲到武周朝末期的615萬戶,幾乎增長了近一倍,但是高速的經濟發展下,土地兼併也不可避免。

  土地兼併,其實在唐高宗在位時期就很嚴重了。唐高宗在位時期,因為江南土地兼併造成矛盾,浙江就曾發生了農民起義。起義的領導者是一個叫陳碩貞的女子,自號文佳皇帝。

  雖然僅過了一個月就被鎮壓,但土地矛盾已經凸顯。武則天即位初期,為了穩固統治,採取了削減賦稅,減少勞役等政策,經濟得到了穩定和發展,但是另一件事情,卻成為武周朝土地兼併的催化劑。

  武則天能夠成功奪位,一方面是憑借了自己深不可測的心機以及李唐皇室勢力的衰弱,另一面,來自於她自己「團隊」的努力,尤其是作為她後援的武氏宗族。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武則天一面大行封賞,一面對其宗族的圈地行為,採取了縱容漠視的態度。

 

  武周時代的名臣狄仁傑,早年就曾揭發過武則天侄兒武攸嗣的圈地行為,武則天非但置之不理,狄仁傑之後反而遭到報復,險些冤死在獄中。

1_110725103917_1_lit.jpg

  從此以後,武氏宗族的圈地行為愈演愈烈,僅在河南地區,屬於武則天侄兒武三思名下的土地,就多達2000多頃,其中相當多的是府兵的土地,如此一來,不但老百姓流離失所,連軍隊的土地也沒有保障。

  同時武則天也極好「濫封」,對宗族子女的封賞大手大腳,相當多是「慷國家之慨」,將大量屬於百姓的土地封賞給宗族,結果,就是國家稅源銳減,百姓流離失所。

  而且相比於武則天早期的「輕賦稅」,武則天晚年的武周王朝,在橫徵暴斂上也頗遭詬病。武則天崇佛,在河南、山西、陝西等地大修寺廟,濫派徭役,以至於百姓紛紛逃亡,而相關的費用,則通過增加稅收來解決。土地兼併又兼賦稅沉重,結果,自然是民不聊生。

  而在經濟方面,武則天的晚年到了什麼地步呢?《舊唐書》載:天下戶口,亡逃過半。615萬戶的賬面數字,在民戶逃亡下成了空文,對經濟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

  武則天晚年的另一大荒唐事,就是後人津津樂道的「荒淫」。

  武則天寵幸男寵,從登基後一直未絕。她登基的時候已經67歲,之前的大多數時光一直忙於政治鬥爭,帝位穩固後,武則天終於開始享受「愛情」生活。

  有歷史記錄的武則天公開寵幸的第一個男寵,是僧人薛懷義,俗家名叫馮小寶,原本是洛陽城一個賣藥的,早在武則天做太后時(公元685年)他就得到了武則天的寵幸,而後飛黃騰達。

  為了掩人耳目,武則天命他出家為僧,以僧人身份出入宮廷,以方便二人幽會。對這位小和尚,武則天真是喜歡得不得了,專門為他修建了一所「明堂」,並加封為威武大將軍、梁國公。

  這位薛懷義,並非今人想像裡憑色相吃軟飯的「小白臉」,相反孔武有力。公元693年還曾作為行軍道總管,統兵討伐叛亂的突厥人。而且對於武則天的登基,
薛懷義也起了宣傳作用,他極力在民間散步輿論,鼓吹女主下凡,為武則天的登基造勢,甚至還專門組織了「和尚請願團」和「尼姑請願團」,請求武則天登基,鞍
前馬後立了不少功。

  但此人人品確實差,為人飛揚跋扈,在洛陽城專門收羅了一批流氓當和尚,整天橫行霸道,就連武三思等武則天的侄兒,見了他也畢恭畢敬,當然也有不買賬的。

  有次薛懷義當眾辱罵宰相蘇良嗣,被蘇良嗣一頓痛打,事後薛懷義找武則天哭訴,武則天卻很明事理,並不偏袒薛懷義,反而警告薛懷義要老實做人,並讓御史周炬將薛懷義屬下的小流氓全部治罪,這時候的武則天,公與私還是分得清楚的。

 

  後來薛懷義囂張跋扈慣了,又加武則天有了新寵,對薛懷義日益冷落,結果爭風吃醋的薛懷義,竟然一把火燒掉了武則天為他修建的明堂,這下可捅了馬蜂窩。薛懷義從此徹底失寵,之後就消失在歷史中,有說是被太平公主除掉了,有說被武三思殺掉,總之,不再受武則天寵愛了。

mp19895901_1435108923023_1_th.jpg

  除了薛懷義之外,武則天早期寵愛的另一個男寵就是太醫沈南繆,但這位沈太醫為人膽小謹慎,性格寬厚,整日裡只是小心翼翼地侍候武則天。因為武則天寵信他,氣得薛懷義把明堂燒了,事後這位沈太醫擔驚受怕,沒多久就去世了。

  武則天早期寵信男寵,尚限於私生活方面,除了引起許多流言飛語外,並未對朝政造成太多影響,到了她晚年事情卻發生了變化,因為兩兄弟的出現——張昌宗、張易之。

  這兩兄弟是從公元697年開始得到武則天寵幸的,和之前男寵不同的是,這兩人極有政治野心。比起薛懷義的飛揚跋扈,沈南繆的如履薄冰,這哥兒倆卻如魚得水。

  張昌宗擅長音律,張易之擅長歌舞,兄弟倆一唱一和,把武則天哄得整日心花怒放。從此他們倆開始干預朝政,最先是大收賄賂,賣官鬻爵,並且很有誠信,特點是收錢就辦事。

  一次一個姓楊的向張易之行賄,張易之家人忘了這個人的姓名,張易之二話不說,把京城所有姓楊的都升了官,但朝政的腐敗,卻也因此加劇了。

  收點錢也就算了,日久天長,這哥兒倆開始排斥異己,尤其是武則天晚年,兄弟倆權傾朝野,因圈地一事嫉恨宰相魏元忠,便羅織罪名將魏元忠陷害。

  而後,李旦、李顯兩個武則天的兒子為巴結這哥兒倆,竟然奏請為他倆封王。晚年的武則天,整日沉迷於和哥兒倆的享樂,國家大事也多荒廢,吐蕃進犯涼州,突
厥侵擾朔州,武周朝皆反應遲鈍。公元705年正月起,武則天乾脆不見群臣,關門和哥兒倆玩樂,大權也不抓了,因此,她的喪鐘也敲響了。

  公元705年正月,宰相張柬之發動政變,聯合右武衛大將軍李多祚,於正月二十六日包圍洛陽皇宮,同時迎立皇太子李顯復位,逼武則天退位,兩位小男寵也被張柬之殺死。內外壓力之下,武則天被迫退位,10個月後,83歲的武則天以皇太后的身份溘然長逝,留下一座無字碑。

  武則天臨死對哪位臣子念念不忘?為其平反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的生命走到了盡頭。彌留之際,她下了道遺詔,裡邊有這樣一句話,特別引人注目:「其王、蕭二族及褚遂良、韓瑗等子孫親屬當
時緣累者,鹹令復業。」這相當於給當初因反對自己而遭受迫害的褚遂良等人平反,要知道,當初褚遂良是武則天最為憤恨的人,為什麼此時還惦念著他,甚至要為
他平反呢?

  褚遂良是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出身於名門望族,學識淵博,性格耿介,尤得唐太宗李世民器重。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病重的唐太宗把長孫無忌與褚遂良召入臥室,對他們說:「當年漢武托孤於霍光,劉備托孤於諸葛亮,我以後的事,全都托付給你們了。」又轉頭對太子李治說:「有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在,國家之事,我就放心了。」

4181195966606343.jpg

  褚遂良成為托孤之臣,是因為他是李治最強有力的維護者。當年,太子李承乾因罪被廢黜,朝臣多認為九子晉王李治仁厚,應該是太子的不二人選,但太宗更喜歡四子李泰。

  有一天,他對近臣說:「昨天青雀(李泰的小名)投入我的懷抱說,『我到今天才得以成為陛下最親近的兒子,此為我再生之日。我只有一個兒子,百年之後,一定為陛下殺了他,把王位傳給晉王』。

  父子的倫理,原應當是天性,我見他這樣,非常垂憐他。」大家聽了,面面相覷,都沒說什麼,唯獨褚遂良走上前說:「哪有陛下百年之後,魏王執掌政權為天下的君王,而能殺死自己的兒子,傳王位給晉王的道理呢?」太宗幡然醒悟,當天立李治為皇太子。

  李治即位後,對褚遂良非常感激,封褚遂良為河南縣公,第二年又升為河南郡公。永徽四年(653年),褚遂良被拜為尚書右僕射,執掌朝政大權。然而高宗李治做夢也想不到,因為立皇后的問題,褚遂良成了他最大的絆腳石。

  永徽六年(655年),高宗受到昭儀武則天的蠱惑,想要廢黜王皇后,冊立武氏。有一天,他傳召長孫無忌、褚遂良、李勣和於志寧入內殿開御前會議。這些人
事前得到消息,商議如何勸諫,但誰也不想放這頭一炮,褚遂良主動請纓說:「我奉先帝遺詔輔佐陛下,如果不盡愚忠,無臉去見先帝。」

  高宗 陳述黜後的理由說:「罪莫大於絕嗣,皇后久未生育,而武昭儀生有皇子,朕準備立武昭儀為皇后,眾位卿家意下如何?」沒等別人開口,褚遂良第一個站出來說:
「皇后系出名門,也是先帝為陛下所娶。先帝崩殂之際,曾拉著微臣的手說:朕現在將佳兒和佳婦托付給卿。當時陛下也在場,想必聽得很清楚。臣沒聽說皇后犯了
什麼過錯,豈可輕言廢立之事!臣絕不會為了曲意奉承陛下而違背先帝的遺命。」

  任憑高宗如何解釋,褚遂良就是不同意,當天的會議不歡而散。第二天,高宗再次召集開會,褚遂良直言不諱說:「陛下一定要改立皇后也可以,但請選擇貴族姓氏。武昭儀曾經侍奉過先帝,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又怎麼能瞞得過呢?倘若立她為皇后,天下人將會做何感想呢?」

  這句話說到了高宗的痛處,他羞愧得沒有說話。褚遂良卻越說越激動:「愚臣觸犯了聖上的尊嚴,罪該萬死,只願不辜負先朝的厚恩,哪裡還顧性命。」說完把帽
子摘了下來,還把上朝時執的手板放到台階上,說:「還陛下這個手板,我要告老還鄉!」高宗大怒,命令侍衛把他架出去,一直躲在幕後偷聽的武則天氣得不得
了,大喊道:「何不撲殺此獠(怎麼不殺了這個老南蠻)!」

  最終,高宗不顧褚遂良等人的反對,強行冊立武則天為皇后。褚遂良因為違背聖
意,被貶為潭州(今湖南長沙)都督。顯慶二年(657年),又貶到桂州(今廣西桂林)任都督。武則天還不解氣,不久又將他貶為愛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刺
史。顯慶四年(659年),褚遂良在流放中孤獨地死去,時年62歲。

  武則天畢竟不是一個小女人,當過皇帝之後,閱遍群臣,她雖然恨褚遂良的迂腐,卻不得不佩服他的正直與忠誠。最終,她與自己的內心達成了和解,不想把懊悔帶到另一個世界,這才有了為褚遂良平反的遺詔。

  在這個世界上,你不可能討所有人的喜歡,但只要你不背道義,堅守原則,即便是敵人,也會一邊對你咬牙切齒,一邊卻為你起立鼓掌。時至今日,褚遂良被我們所記憶,不僅因為他精妙的書法,更因為他做人的筋骨。武則天則以她的和解,讓我們見證了一份博大。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