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太陽系年齡被精確測定:形成於45.68億年前
太陽系也是由大量的氣體和塵埃逐漸演化而成的
北京時間2月5日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日前通過一系列嚴密的計算,首次確定出了太陽系的準確形成時間。他們指出,太陽系形成於45.68億年之前,起初,其還只是一個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雲團狀天體構造,而行星們發生快速演化的過程則持續了200-400萬年,之後,它們的演化過程均慢了下來。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將太陽系的演化過程劃分為三個主要階段:在第一階段,大量的星際塵埃開始演化為較小的碎片和石塊狀結構,進而又不斷地從周圍空間吸取物質並演化為直徑達數公里的較大天體。
在第二階段,太陽系中形成了大約20個龐大的天體,且每一個的尺寸都與現在的火星相當。而在演化的第三階段,那些相對較大的天體開始形成自己的軌道,而那些相對較小的天體要麼成為了它們的衛星,要麼被鄰近的大型天體隨吞噬,並形成了更為龐大的天體。
有科學家表示,目前對太陽系演化的第二和第三階段研究的已經相當透徹,而對第一階段的認識還不夠深入。為了更為清晰地認識第一階段,研究人員對一種碳化球粒狀隕石進行了分析。這類隕石通常被認為是太陽系早前物質的遺存,而且其中的主要物質還是用來「建造」行星的原料。通過碳-14測年法,加利福尼亞大型的科學家們測算出了這些含碳隕石的形成時間--45.68億年,較先前的計算值增加了117萬年。
另外,美國國家宇航局還在日前宣佈,太陽已於上周進入新一輪的活躍週期。通常情況下,太陽在此期間會產生出新的磁場並誘發大量的黑子。除此之外,在其活動達到峰值時,還會產生猛烈的爆發,噴發出高速粒子流,電磁輻射改變和太陽風擾動等一系列反常現象。
隨著太陽活躍程度的增加,其周圍空間的整體環境也會發生變化,進而導致地球磁場受到明顯的影響。
NASA發言人表示:「新一輪太陽活躍週期的標誌會顯現在靠近太陽極地附近的一大片區域,即出現所謂的極性反轉現象。這意味著,在上一輪活躍週期中消失的黑子已在太陽的另一面重新出現。」
專家們指出,每一輪太陽活躍週期平均會持續大約11年的時間。據測算,在整個20世紀,這一週期持續的時間接近10年,而在最近的300年中,這一週期持續的時間則在7-17年間不等。
根據專家們的預測,這一輪的太陽活躍期將在2011-2012年間達到峰值,期間可能造成的後果將與2001-2002年時的情況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