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第一次開發:班超,竇固在西域屯墾種小麥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漢族,扶風郡平陵縣(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外交家。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學家。班超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但內心孝敬恭謹,審察事理。他口齒辯給,博覽群書。不甘於為官府抄寫文書,投筆從戎,隨竇固出擊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時間裡,平定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西域回歸、促進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永元十二年(100年),因年邁請求回國。永元十四年(102年)八月,抵達洛陽,被拜為長水校尉。同年九月,班超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一歲。死後葬於洛陽邙山之上。
他在西域幹了一輩子,七十多歲垂垂老矣,這位建了一世功勳的將軍,葉落歸根的思念越來越重。他上書朝廷:「……臣不敢望見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公元102年,班超啟程回歸洛陽。
從西漢張騫鑿通西域後,直到東漢,西域一直是漢朝和匈奴的必爭之地,到了班超這個時代時,已進入白熱化程度。
東天山,天山廟的旁邊,班超像一身戎裝,意氣風發。
公元73年,這位投筆從戎的書生跟隨名將竇固轉戰西域,在巴裡坤蒲類海,班超以假司馬的身份率兵戰勝了不可一世的匈奴後,一舉收復哈密,把匈奴趕至巴裡坤湖以北的大漠。勝利後,漢軍為班超刻攜《班超記功碑》,表彰他的卓越功勳。這塊碑以後被唐太宗的大將姜行本西征磨掉刻成《姜行本記功碑》。哈密總共有5塊著名漢碑,分別為:班超碑、任尚碑、裴岑誅呼延王碑、沙南侯碑、煥彩溝碑,班超碑是最早的一塊碑。至今,在巴裡坤還有一處叫做「班超飲馬泉」的地方。從一介書生到揮戈馳騁的將軍,班超在哈密完成了人生的昇華和人格轉換。
西域的勝利,使漢明帝又驚又喜。驚的是戰線如此漫長,給養是個大問題,一旦給養不能及時跟上,西域隨時會落入匈奴之手;喜的是西域終於在竇固部隊的浴血奮戰下,收復在望。如何解決這個頭痛的問題呢?正憂鬱時,太監報,竇固有奏章報來,明帝拿起奏章,一看,「哈哈,真乃天助寡人」。
怎麼回事呢?這是班超做的一件極有價值的事。
戰勝匈奴後,班超就深深感到,由於戰時緊急,有時後勤在糧食問題上往往拉後腿。怎麼解決這個難題呢?班超帶著一些士兵信馬由韁地走著,忽然馬兒加快了腳步。班超一驚,以為有敵情,凝目四望,忽聽士兵們喊到:「那有人,還有莊稼!」班超一看,果然,不遠處,就有一些人在耕作,田里種的居然是小麥和大麥。正驚奇間,忽聽耳邊水聲震天,正想著怎麼回事,飢渴的馬群已急馳到一條河邊低頭飲起水來。班超大喜過望,這真是大漢的福氣啊!這不是一個現成的屯兵之處嘛!想到這,他喊來一個士兵,說:「你去問問,此河如何稱呼?」士兵一個趟子跑到田里,一會跑回來:「將軍,此河稱為白楊河。」班超點點頭,心想這可真是個理想之地。這一帶居民較多,已開始種植大麥、小麥,如果部隊也種麥的話,很大程度上可以解決給養的不足,況且地理位置扼西域襟喉,同敦煌、安西唇齒相依,和朝廷聯繫非常方便。想到這,班超一揮手:「走,回去。」回到軍營後,班超興奮的把想法給竇固作了匯報,竇固一聽,感到這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主意,高興的拍著班超的肩膀:「你小子真是個將才!你大哥班固是我們漢朝的大才子,你又將是我們的李廣啊。」
方案報到漢明帝的案頭。明帝大笑:「真是個好主意,一舉雙得,既解決了長途運糧的不便,節省了財政,又可以穩定軍心。」明帝邊笑,邊叫人拿來地圖,他要看一看竇固和班超所說的這個地方在什麼位置。明帝打開地圖,目光掠過敦煌,看到了伊吾廬城。他不覺自言自語:「這明明就是西域的眼睛嘛。好地方啊,給個什麼官職能體現出來呢。」邊踱步邊想,連皇后進來都沒注意,皇后一笑,說:「皇上又為國事操勞呢?」明帝抬頭:「原來是皇后,我正為一事拿不定注意,你來看。」順手把竇固的奏章遞給皇后,皇后接過細細一看,不覺一笑:「皇上,這有何難?竇固不是說得很清楚嗎?宜禾,宜禾嘛。」明帝「哎呀」一聲,一下抓住皇后的手:「一語驚醒夢中人,就封為宜禾都尉,立即下詔。」
土地肥沃,適宜種五穀、桑麻、葡萄,這當然要歸功於白楊河水的滋潤了。拉甫喬克承擔了這一使命。當時拉甫喬克稱為伊吾廬城。放在四堡,除去白楊河豐潤、土地肥沃外,還因為四堡、五堡連接著敦煌,和河西走廊息息相通,可以保持快捷、暢通的聯繫;西面還連接著鄯善、吐魯番,北面由小路翻越天山直達巴裡坤,堪稱咽喉之咽喉,近可以攻,退可以守。白楊河的奔騰更天然增加了易守難攻的味道,不選這還選哪裡呢?竇固和班超的眼光不愧是軍事家。
竇固接旨,不覺和班超會心一笑。哈密,就是宜禾嘛。白楊河的豐潤幫助漢朝下定了重整西域的決心,伊吾廬變成了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