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5年中秋節 唐玄宗給楊貴妃許下什麼承諾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八月十五,唐玄宗李隆基向身邊的愛妃楊玉環,許下了一個承諾。
據唐代筆記史料《開元天寶遺事》記載,這年八月十五月圓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一同來到太液池畔,憑欄望月。
對玄宗和貴妃來說,中秋節是個新興的時尚節日。和春節、端午等節日不同,中秋節的起源相對較晚。直到唐初才漸成規模,中秋賞月也是由一幫吟詩作賦的文藝青年最早發起,唐詩中開始出現以八月十五觀月為題材的詩歌,如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韓愈的《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王建的《八月十五夜望月》等。
中秋節時髦,太液池卻已不年輕。太液池在大明宮北部,於唐太宗貞觀八年即公元634年開鑿,歷經太宗、高宗父子兩代,挖了28年,到唐高宗龍朔二年即公元662年才完工,是長安城最重要的皇家池苑。那規模是相當的大,有東池與西池兩部分,僅西池就有14萬平方米,池水有兩到三米深,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個小島。
明月夜,秋草香,天上明月俯照,身邊美人相伴,應該是好不愜意。
可玄宗很是不盡興,「帝意不快」。
玄宗不開心不是沒有月餅吃,雖然月餅要到北宋的時候才被發明出來,「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玄宗就是想吃也得發明出時光機之類的黑科技,穿越到北宋去和李師師共品。
玄宗「意不快」,主要是因為太液池大則大,但地勢稍低,兩邊宮苑林立,抬頭望月視野受限,「憑欄望月不盡」,不能看到廣寒宮裡嫦娥的曼妙仙姿。當然,貴妃想看的是伐樹的吳剛那健美的八塊腹肌。
玄宗是皇帝,要什麼有什麼,哪能讓自己和玉環受委屈,立即下令左右「於池西岸,別築百尺高台,吾與妃子來年望月」,小的們,馬上給我規劃設計、破土動工,在太液池西側給朕修個百尺高台,明年中秋月圓之時,朕要與玉環愛妃痛痛快快的看月亮,看嫦娥有多美,吳剛有多帥。
這就是唐玄宗給楊貴妃許下的一個明年在高高的望月台,依偎著看圓圓的月亮的承諾。
下這道聖旨時,玄宗不會想到,來年與玉環一起在望月台賞月的承諾,他是無論如何也兌現不了。
楊貴妃也不會想到,這是她生命中的最後一個中秋節。
因為這一年是天寶十四載,這一天是天寶十四載八月十五。
不到三個月後,即當年十一月初九,玄宗最信任的安祿山、楊貴妃的乾兒子安祿山,將從范陽殺將而來,戳破這所謂盛世的泡沫,「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十一個月後,即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七月十五,從長安倉皇西逃的唐玄宗會帶著楊貴妃來到一個叫馬嵬驛的地方。在那裡,為確保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玄宗會賜下三尺白綾了卻貴妃一生,「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這一天,離中秋只有一個月,離玄宗兌現望月台的承諾只有一個月。可太液池邊,望月台「惟有基址而已」,只有剛打好的地基,永遠無法完工。
盛世與亂世,只有一步之遙。
一手打造的開元盛世,又親自將其打翻成天寶之亂。
如果玄宗能預見此後自己的顛沛流離和貴妃的絕望眼神,應該不會再倦怠朝政,擊鼓傳花,將矛盾引爆;而是銳意改革,重構大唐,永葆輝煌。
在亂世面前,百姓與大人,都是公平的,任誰也躲不過。
這盛世,如你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