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度——晉國文忠公,唐代中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 | 陽光歷史

 

A-A+

裴度——晉國文忠公,唐代中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

2017年06月01日 唐朝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119 次

本    名:裴度

別    稱:裴晉公、裴令

字    號:字中立

所處時代:唐朝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東北)

出生時間:765年

去世時間:839年4月21日

主要作品:文集二卷

主要成就:輔佐憲宗開創元和中興

官    職:河東節度使,侍中,中書令

封    爵:晉國公

追    贈:太傅、太師

謚    號:文忠

裴度——晉國文忠公,唐代中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

  晉國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漢族,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東北)人。唐代中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

  裴度出身世宦名族“河東裴氏”中的東眷裴氏[4] ,祖父裴有鄰,曾任濮州濮陽縣令。父親裴漵,曾任河南府澠池縣丞。

  貞元五年(公元789年),裴度中進士科,又於貞元八年(公元792年),登博學宏辭科,參與唐德宗李適在殿廷親自詔試的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考試,因應對策問的成績優等,被委任為河陰縣尉。後晉陞為監察御史,密章奏論德宗寵臣時措語直切,德宗不喜,裴度遂被調出朝廷任河南府功曹。後提升為起居舍人。

  元和六年(公元811年),以司封員外郎職務掌管擬制詔令,不久轉任本司郎中。

  元和七年(公元812年),魏博節度使田季安去世,其子田懷諫年幼不能管理軍政,府營軍官擁立魏博軍衙內兵馬使田興(即田弘正)擔任留後。田弘正安排心腹前往朝廷,奏請魏博遵守朝廷法令,由朝廷委任魏博的官吏,向朝廷繳納法定賦稅。

  唐憲宗派裴度出使魏州宣佈解說朝廷旨意。田弘正任留後之時,他的先任僭偽不守禮法而侈奢浮華,享用的車輛、服飾、住房,超過制度的規定,處理政務的廳堂樓閣更為寬敞。田弘正避忌,不去那裡處理公務,仍取用原採訪使的官廳居住;於是請裴度在他居所的牆壁上寫下題文,記述田弘正的謙卑奉法,魏博人十分感激裴度。

  田弘正又請裴度遍行魏博所屬的各郡,傳達憲宗的詔書旨意,魏博人到郊外迎接,倍感欣悅。裴度出使魏博回朝後,被任命為中書舍人。

  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十月,裴度改任御史中丞。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五月,因討吳元濟諸軍久未有功,裴度又以中丞的身份兼刑部侍郎,受命赴蔡州行營宣慰,瞭解軍情,向諸將傳達朝廷旨意。回朝後,他向憲宗詳細地述說了淮西之現狀,憲宗向裴度詢問各將的才幹。

  裴度為人剛強正直,而且能言善辯,尤其擅長把握施政要領,凡是他陳情講述的事,總能感動人心。自出使魏博返朝,因傳佈朝廷旨意使憲宗稱心,憲宗十分讚許、看重他。再從蔡州勞軍回京,憲宗更加聽從他的意見。因武元衡執政,委以重任卻未見成效,自從京城發生刺殺宰相事件,憲宗便將朝廷的重大謀劃決策之事托付給裴度。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唐憲宗生母莊憲王皇后逝世,裴度任禮儀使。憲宗不上朝處理政事,想按舊例設置塚宰來總領百官。裴度認為不必因循守舊,建議不設塚宰。

  從元和九年(公元813年)至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李愬、李光顏屢屢奏報攻破賊軍,但國家在淮右集結軍隊四年,支付供給的糧餉,朝廷難以承受其消耗,諸軍將領彼此觀望,輕忽剿寇,毫無收穫,憲宗也以此為憂。宰相李逢吉、王涯等三人,以勞損軍力、耗費財賦為由,想要停止進剿,面見憲宗,交相陳述用軍、罷兵的利與害。惟獨裴度緘默不語,憲宗問他的意見。

  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二月,憲宗為嘉獎裴度,下詔加其為金紫光祿大夫、弘文館大學士,賜勳上柱國,封晉國公,食邑三千戶,復知政事。

  裴度為人執著,不改稟性,忠心侍奉憲宗,當時的朝政凡有失誤他無不極力進言,因此遭皇甫鎛挑拔離間,使憲宗對裴度心生不悅。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裴度任檢校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原尹、北都留守、河東節度使。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正月二十七日,憲宗暴死。由唐穆宗李恆即位。

  長慶元年(公元821年)秋,張弘靖被幽州軍囚禁,田弘正在鎮州遇害,朱克融、王廷湊又在河朔作亂,穆宗詔令裴度以原職任鎮州四面行營招討使。當時穆宗荒唐乖戾,宰相才能平庸,治國謀劃不當,致使再度興亂。即使號為名將的李光顏、烏重胤等,率十餘萬軍隊攻打叛鎮,也無一點成效。因局勢已經動盪,無力再振朝綱。

  然而,裴度自接受委任之日起,便檢閱軍隊,補充士卒,無暇安寢。又親自督戰西線軍隊,身臨敵境,攻破敵城,斬殺賊將,頻頻向朝廷報捷。穆宗十分嘉許裴度的忠誠,月月派遣宮中使臣前往撫慰,晉陞裴度為檢校司空,兼任掌管北山諸蕃使。

  寶歷元年(公元825年)十一月,裴度上奏請求到長安朝見敬宗。次年(公元826年)正月,裴度抵達長安,敬宗待他禮遇隆重優厚,不幾日,便宣詔再命裴度主持政事。

  寶歷二年(公元826年)十二月初八,宦官劉克明等謀害敬宗,裴度與宦官王守澄、楊承和、梁守謙、魏從簡等密謀,誅除劉克明等人,迎立江王李昂為天子。裴度因功加授門下侍郎、集賢殿大學士、太清宮使,其他職位依舊;因輔佐導引的功勳,進階為特進。當時,滄景節度使李全略去世,其子李同捷竊取兵權,謀求承襲父職,裴度奏請進行討伐,經歷數年,誅殺了李同捷。

  裴度於是上疏陳奏:調派軍糧不是宰相的職責,請將度支使職權歸還各有關官吏。文宗下詔書遵從他的奏疏,進階為開府儀同三司,實封裴度三百戶食邑,裴度不得已而接受。

  裴度年邁而又多病,自文宗即位後便上疏懇請辭去軍政機要之職,文宗對他的禮遇更加深厚。文宗派宮廷醫師替他診斷治病,每天讓宮廷使臣前去安撫慰問。太和四年(公元830年)六月,文宗下詔褒獎裴度,任他為司徒、平章軍國重事,允許病癒後每三、五日前往中書省一次。裴度上表辭讓,文宗依從他的請求。同年九月,裴度以加守司徒、兼侍中、襄州刺史之職,任山南東道節度使、觀察使、臨漢監牧等使。

  太和八年(公元834年)三月,裴度以本職兼任東都尚書省職務,充任東都留守。

  太和九年(公元835年)十月,升任中書令。十一月,發生甘露之變,文宗遭軟禁,李訓、王涯、賈餗、舒元輿的親屬、門生受株連者上百人,被投入監獄審訊定罪,並打算將他們流放。裴度上疏朝廷為他們申辯,被保全、救活的有幾十家。

  開成三年(公元838年)冬,裴度病重,祈請返回東都養病。

  開成四年(公元839年)正月,文宗下詔准許裴度返回長安,授官中書令。裴度因病不能入朝謝恩,文宗下詔書命有關部門計日支給裴度所任本官的俸祿食糧。又派御醫去裴度家為他治病。適逢三月初三上巳節,文宗在曲江池賞賜宴飲,群臣賦詩,裴度因病不能赴宴。

  文宗的親筆書信剛到裴度家門口,裴度便已逝世,享年七十五歲(《新唐書》作七十六歲),時為開成四年三月初四(公元839年4月21日)。

  文宗聽到裴度逝世的噩耗後,驚悸悲痛了很長時間,又讓人重新繕寫那封信,將它放在裴度的靈位上。隨後下詔追贈裴度為太傅,謚號文忠,停朝四日,加賜裴度家助葬的車馬、布帛、財物。命京兆尹鄭復監護料理喪事,辦喪所需的物品,全由官府供給。

  文宗驚訝詫異裴度沒有遺表,宦官去他家詢問此事,裴度家屬送上裴度遺表的草稿,主旨以文宗尚未確定皇儲為憂慮,並未談及家事。會昌元年(公元841年),加贈太師。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