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執政開啟貞觀之治 物價低廉米價最低! | 陽光歷史

 

A-A+

李世民執政開啟貞觀之治 物價低廉米價最低!

2017年11月16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53 次

  古代的米價,是社會政治狀況、經濟狀況、治安狀況、發展前景的風向標,如同今天的股市、房市一樣,時時牽動著上至皇帝公卿,下到胥吏平民的心。過高或過低都會引起恐慌。我們就來打量一下唐朝的米價。

  古代的計量單位中,一般的最小單位為一合,十合為一升,十升為一鬥,十斗為一斛(石)。升和斗為最常用的計量單位,平頭百姓因此被稱為「升斗小民」。自秦漢開始它們之間都是十進制,南宋末年一斛改為五斗。一斛在今天折合為一百二十斤,一斗等於十二斤。但古代計量十分混亂,一時一地皆不同,大約就是這麼個數,上下經常浮動,有時候浮動的幅度還不小。

  再來讀讀杜甫的詩歌《憶昔》:「……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百餘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豈聞一絹直萬錢,有田種穀今流血……」也就說,到了杜甫寫作這首詩的時候,一匹絹的價值為一萬文錢。不排除這種可能:為了押韻或者表述順暢,杜甫進行了簡化,一匹絹不一定可丁可卯地賣一萬錢,但上下應該差不了多少

  在這裡提絹的價格,是為了對照米價。唐時一匹絹的價格大概相當於一斛米。如果一斛值一萬錢,那麼一斗就是一千錢。杜甫的《憶昔》作於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一千文錢買十二斤米,顯然已經超級貴了。

QQ截圖20160323101419.jpg

  往回捋一捋。在唐朝以前的隋煬帝大業八年(612年),天下大亂,河北一帶斗米大概幾百錢,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戰亂甫平,民生凋敝,洛陽一帶斗米飆至八、九千錢。這都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米價,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安史之亂以後。《舊唐書·代宗紀》中說:「廣德二年九月,自七月大雨未止,京師米斗直一千文。」「永泰元年三月,歲饑,米斗千錢,諸谷皆貴。七月,時久旱,京師米斗一千四百,他谷亦是。」跟杜甫詩中描述的幾乎一樣。「大歷四年八月,自夏四月連雨,至此月,京師米至八百文,五年七月,京師米斗千文。」《新唐書·劉晏傳》中亦云:「代宗立,時大兵後,京師米斗千文。」

  其實,唐朝米價一度非常賤。《新唐書·魏征傳》中:「於是帝即位四年(貞觀四年,630年),米斗三錢。」沒錯,是三錢。該書《食貨志》中重複了這個數字:「貞觀初,絹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錢。」《資治通鑒·唐紀》中也強調:「貞觀元年,關中饑,米斗值絹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是歲(四年)天下大稔,米鬥不過三四錢。」貞觀四年是個分界線,這一年,經過李世民的休養生息政策,天下大治,再加風調雨順,米價降至最低點。不僅在唐朝,也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米價最低的時候。從貞觀元年的米價千錢到貞觀四年的三五錢,不過三四年時間,這說明政府只要幹正事,總是能幹成的。有句話叫做「谷賤傷農」,貞觀年間米價如此低,百姓怎麼看?類似的資料比較少,但從各類野史筆記中,零星可見,朝野基本對此都持正面態度。米價低,證明生產力高,畝產高,豐收了,天下不愁吃的。即使農民沒有因此增收,但對整個社會來說,生活成本更低,生存更容易了,終究是件好事。溫飽問題歷來是中國最難解決的問題,但比之下,「飽」比「溫」更重要。如果穿不暖,將就一下還能活下來,如果沒飯吃,幾天就挺不住了。

  貞觀之後,武則天前後統治多年,朝廷內部爭權奪利,政治混亂,百姓生活水平下降。後來李隆基上台,肅清對手,整理內政,社會經濟逐漸發展。《舊唐書·玄宗紀》云:「開元十三年,時累年豐稔,東都米斗十錢,青齊米斗五錢。」東都指洛陽,青州齊州在今天山東境內。這幾個地方具有指標意義,可證米價偏是普遍現象。一直到開元二十八年,「頻歲豐稔,京師米斛不滿二百。」折合下來,一鬥不到二十錢。當時沒有什麼通脹率,貨幣(金銀銅錢等)超發不多,如此低的米價,都可佐證當時是難得的治世,可惜,好景總是不長。

  古代的米價,是社會政治狀況、經濟狀況、治安狀況、發展前景的風向標,如同今天的股市、房市一樣,時時牽動著上至皇帝公卿,下到胥吏平民的心。過高或過低都會引起恐慌。我們就來打量一下唐朝的米價。

  古代的計量單位中,一般的最小單位為一合,十合為一升,十升為一鬥,十斗為一斛(石)。升和斗為最常用的計量單位,平頭百姓因此被稱為「升斗小民」。自秦漢開始它們之間都是十進制,南宋末年一斛改為五斗。一斛在今天折合為一百二十斤,一斗等於十二斤。但古代計量十分混亂,一時一地皆不同,大約就是這麼個數,上下經常浮動,有時候浮動的幅度還不小。

  再來讀讀杜甫的詩歌《憶昔》:「……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百餘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豈聞一絹直萬錢,有田種穀今流血……」也就說,到了杜甫寫作這首詩的時候,一匹絹的價值為一萬文錢。不排除這種可能:為了押韻或者表述順暢,杜甫進行了簡化,一匹絹不一定可丁可卯地賣一萬錢,但上下應該差不了多少

  在這裡提絹的價格,是為了對照米價。唐時一匹絹的價格大概相當於一斛米。如果一斛值一萬錢,那麼一斗就是一千錢。杜甫的《憶昔》作於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一千文錢買十二斤米,顯然已經超級貴了。

QQ截圖20160323101419.jpg

  往回捋一捋。在唐朝以前的隋煬帝大業八年(612年),天下大亂,河北一帶斗米大概幾百錢,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戰亂甫平,民生凋敝,洛陽一帶斗米飆至八、九千錢。這都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米價,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安史之亂以後。《舊唐書·代宗紀》中說:「廣德二年九月,自七月大雨未止,京師米斗直一千文。」「永泰元年三月,歲饑,米斗千錢,諸谷皆貴。七月,時久旱,京師米斗一千四百,他谷亦是。」跟杜甫詩中描述的幾乎一樣。「大歷四年八月,自夏四月連雨,至此月,京師米至八百文,五年七月,京師米斗千文。」《新唐書·劉晏傳》中亦云:「代宗立,時大兵後,京師米斗千文。」

  其實,唐朝米價一度非常賤。《新唐書·魏征傳》中:「於是帝即位四年(貞觀四年,630年),米斗三錢。」沒錯,是三錢。該書《食貨志》中重複了這個數字:「貞觀初,絹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錢。」《資治通鑒·唐紀》中也強調:「貞觀元年,關中饑,米斗值絹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是歲(四年)天下大稔,米鬥不過三四錢。」貞觀四年是個分界線,這一年,經過李世民的休養生息政策,天下大治,再加風調雨順,米價降至最低點。不僅在唐朝,也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米價最低的時候。從貞觀元年的米價千錢到貞觀四年的三五錢,不過三四年時間,這說明政府只要幹正事,總是能幹成的。有句話叫做「谷賤傷農」,貞觀年間米價如此低,百姓怎麼看?類似的資料比較少,但從各類野史筆記中,零星可見,朝野基本對此都持正面態度。米價低,證明生產力高,畝產高,豐收了,天下不愁吃的。即使農民沒有因此增收,但對整個社會來說,生活成本更低,生存更容易了,終究是件好事。溫飽問題歷來是中國最難解決的問題,但比之下,「飽」比「溫」更重要。如果穿不暖,將就一下還能活下來,如果沒飯吃,幾天就挺不住了。

  貞觀之後,武則天前後統治多年,朝廷內部爭權奪利,政治混亂,百姓生活水平下降。後來李隆基上台,肅清對手,整理內政,社會經濟逐漸發展。《舊唐書·玄宗紀》云:「開元十三年,時累年豐稔,東都米斗十錢,青齊米斗五錢。」東都指洛陽,青州齊州在今天山東境內。這幾個地方具有指標意義,可證米價偏是普遍現象。一直到開元二十八年,「頻歲豐稔,京師米斛不滿二百。」折合下來,一鬥不到二十錢。當時沒有什麼通脹率,貨幣(金銀銅錢等)超發不多,如此低的米價,都可佐證當時是難得的治世,可惜,好景總是不長。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