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別人的建議不能聽一半:韓信被殺的自身因素
韓信被殺,很多人都認為是劉邦卸磨殺驢。即使韓信自己也認為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其實韓信被殺還有別的原因,這與手下謀士獻計不無關係。常言道;庸醫害死人呀,韓信就死在蒯通這個庸醫手裡。
大凡良醫用藥,往往對症。蒯通此人,不看病人,就下虎狼藥。那韓信是何等樣人,以前不過是當地被人戲弄的對象,在項羽手下位不過執戟郎,來到劉邦那裡,因為有了夏侯嬰、蕭何等人的舉薦,登台拜帥,做了大將軍。就是因為劉邦給了他那樣高的平台,才讓他有施展才華的空間。由於韓信平時對軍事問題看得很透徹,所以才對劉邦分析了楚漢雙方的形勢,舉兵東向,三秦可以奪取。劉邦採納了這一建議,立即作了部署,很快佔取了關中,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發揮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平定了魏國,又背水一戰擊敗代、趙。之後,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國。當然劉邦對韓信也是官職提了再提,漢四年,韓信被拜為相國,率兵擊齊,就在韓信攻打齊國的當兒,劉邦也在悄悄用招,手下有個叫酈食其的人建議,說自己願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說降齊王。劉邦一聽那好啊,兵不血刃,可以保存我的實力。
這個時候,韓信的軍隊還在往前進發,路上得到了這個消息,韓信心想,這仗不能打了,都投降了還怎麼打呀?謀士蒯通就給韓信出主意了。蒯通說,將軍,漢王命令您去攻打齊國,對吧?韓信說,是呀,有這個命令。蒯通問,那他命令您停步了嗎?韓信說,這個命令倒是還沒有接到。蒯通說,這就對了,你沒有接到讓你停止進軍的命令你幹嗎要停呢?請將軍想一想,將軍作戰幾十年,浴血奮戰,打下了多少座城池呢?大概五十多座。
這個酈食其一根舌頭說下了多少座城池呢?七十二座。請將軍您想想看,我們前方將士奮不顧身英勇作戰打了好幾年還不如酈食其幾句話重要了?這個功勞可怎麼算啊?韓信如果意志堅定的,肯定不再去打。你想,自己如果一打,與漢王的意見相左,今後如何在劉邦手下效力。韓信此時一聽,也對,這話可怎麼說?不管他,打,繼續去打。韓信這一繼續進軍,齊王知道後就惱火了,不是說得好好的嘛,我都歸順了嘛,條件都談好了嘛,怎麼搞的,又派兵打呢?你這是詐我啊!齊王馬上反應過來,氣哼哼地說,你酈食其是個奸詐的人,是你使的陰謀詭計讓我解除武裝的--因為現在整個齊國七十二座城池,齊王已經不設防了,他本想著和漢王是一家人他還設什麼防啊?可突然韓信的軍隊就來了。齊王一怒之下,下令:「烹之。」就把酈食其扔到油鍋裡去了。
這樣一來,韓信算是破壞了劉邦的整個戰略部署。本來能和和平平地把齊國的問題解決掉,為什麼要打這場仗呢?就此事而言,應該說是韓信不顧全大局,他為了添增自己個人的功勞,對「和平使節」酈食其的貢獻不服氣,結果就讓那麼多人流血犧牲!而這個時候劉邦和項羽的戰爭正處於膠著狀態,是不希望多事的,是不希望節外生枝的,最好齊國沒事了,而韓信這個舉動,肯定讓劉邦大大的不高興,心裡想你這小子秋後再算賬。後來韓信向劉邦要權,也是蒯通慣的。
太史公說:蒯通的計謀實在是厲害呀!它既搞亂了齊國而又驕縱壞了淮陰侯,最後又害死了田橫、韓信這兩個人!可見韓信被害,和劉邦殺害功臣雖有關係,也和韓信本人沒有大局意識,一味想增大自己的功勞,而造成功高者不賞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