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曾迷戀西洋自動玩具 直接向臣下索貢
乾隆皇帝從小喜歡西洋玩具。這個興趣顯然與父親有關。雍正以工作狂聞名於史,其實業餘時間也是一個相當摩登的玩家,尤其喜歡西洋玩藝兒。現在故宮博物院裡還保留著他好幾張穿西裝、戴假髮的畫像,以及他玩過的大量西洋鐘表、望遠鏡甚至顯微鏡。乾隆青出於藍,同樣領娛樂風氣之先。那些可以蹦出一隻小鳥或者走出一個小人報時的西洋鐘表,從幼年到成年,一直能讓他驚喜。
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皇帝傳旨兩廣總督李侍堯和粵海關監督李永標,說:「此次所進鍍金洋景表亭一座甚好!嗣後似此樣好看者多覓幾件,再有大而好者,亦覓幾件,不必惜價。如覓得時,於端陽進貢幾件來!」皇帝如此直接地向臣下索貢,有清一代並不多見。看得出皇帝確實是「喜歡得緊」。
不要以為閉關鎖國之下,清代的統治者與外界毫無接觸。事實上,巴黎或者倫敦流行的玩藝兒,往往不久後就會隨商船或者傳教士傳入北京。歐洲最頂級的鐘錶師成天琢磨康乾時代中國皇帝的喜好。還有歐洲人不遠萬里,從歐洲運來機械設備,在廣州開辦了鐘錶工場,專為皇帝和貴族生產奢侈品。一些中國匠人也發揮中國人特有的模仿天才,大量仿冒西洋產品,並且惟妙惟肖。不過乾隆一眼就看出這些合資及仿冒品並非正宗,強調宮中所用必須進口原裝:「從前進過竹葉青、洋漆器皿,亦非洋做。如進鐘錶、洋漆器皿,金銀絲緞,氈毯等件,務要是在洋做者方可。」(《乾隆皇帝與馬戛爾尼》)
除了鐘錶外,皇帝還對西洋自動玩具著迷,特別是「機器人」和「機器動物」。宮中的西洋傳教士西澄元研製了一頭「自行獅子」,體量大小與真獅子無異,發條藏在獅子腹內,能行百步之遙。皇帝親自前來觀看,看著「自行獅子」昂首闊步向他走過來,大為開心。(《乾隆皇帝大傳》)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西洋器物引起皇帝的興趣。皇帝對西洋樂器很好奇。他命傳教士魏繼晉與魯仲賢教小太監學習「大拉琴」(估計是大提琴),和「小拉琴」(小提琴),在宮中組織了一個包括了大小提琴、鋼琴、雙簧管、單簧管、吉他在內的西洋管絃樂隊,以便讓居於深宮的女眷們也領略一下異國風情。
公元1792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七年秋天,皇帝接到了兩廣總督的一封緊急奏折。奏折說,有一個名叫「英吉利」的陌生國家,派人到廣州來送信,說打算要來朝貢天朝。奏折後面還附上了翻譯成中文的英國「商業總管」「百靈」的「稟文」。
這封稟文極具「中國特色」,內容如下:
英吉利國總頭目官管理貿易事百靈謹呈天朝大人,恭請鈞安。我本國國王,管有呀蘭地嘧噸、佛蘭西、噯侖等三處地方,發船來廣貿易。聞得天朝大皇帝八旬大萬壽,本國未曾著人進京叩祝萬壽,我國王心中十分不安。我國王說稱:「懇想求天朝大皇帝施恩通好。
凡有我本國的人來廣,與天朝的人貿易,均各相好,但望生理愈大,餉貨豐盈。」今本國王命本國官員公輔國大臣嗎嘎爾呢,差往天津。倘邀天朝大皇帝賞見此人,我國王即十分歡喜,包管英吉利國人與天朝國人永遠相好。此人即日揚帆前往天津,帶有進貢貴重物件,內有大件品物,恐路上難行,由水路到京,不致損壞,並冀早日到京。另有差船護送同行。總求大人先代我國王奏明天朝大皇帝施恩,准此船到天津,或就近地方灣泊。我惟有虔叩天地保佑天朝大人福壽綿長。(《掌故叢編》)
這封從天邊不知名國家寄來的信語氣真的極為「恭順」。你看,去年皇帝八十大壽,他們知道信兒晚了,沒趕上,他們國王居然就「心中十分不安」。因此就巴巴地趕著今年來給皇帝慶生日,如果皇帝肯賞臉見他,那麼他們國王就會「十分歡喜」,還「虔叩天地保佑天朝大人福壽綿長」,真是懂得禮數。皇帝閱後極為滿意。
不過,問題是,英吉利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在哪個方向?多遠多大?稟文中提到了「佛蘭西」,難道與傳教士提過的法蘭西有點關係?
皇帝命人搬來八年前調集中外所有博學者修定的《大清一統志》。這本書中已經記載了中國人所知道的天底下所有國家。然而,從頭到尾翻了一遍,雖然找到了傳教士們常說的什麼法蘭西,義大利,卻沒找到英吉利三個字的影兒。
皇帝於是找來了宮中傳教士,詢問英吉利國是怎麼回事。傳教士們果然知道,告訴他,「該國即系紅毛國,在西洋之北,在天朝之西北。」與法蘭西國及義大利國在同一個方向,也以製造器械見長。皇帝十分高興。這既意味他將收到大批西洋貴重玩藝兒,更意味著,大清國的屬國名單上,又將添上一個新的名字。中國人的世界想像是,中國位居天下中央,是文明之邦。四周國家環繞在中國周圍,都沉陷在野蠻愚昧之中。因此,願意懷柔遠人,向四周「傳播聲教」,以自己的文明之光將他們從不幸的黑暗中拯救出來。而四周明白事兒的夷人大都「傾心向化」,急切地想到中央王國來參觀學習,學習先進文化。
來了自然不能空手,他們帶著本國最好的土特產,恭恭敬敬獻給中國皇帝。這標誌著他們向先進文明的致禮,也標誌著對中華帝國的臣服。這些國家就叫朝貢國,又稱屬國。「萬國來朝」、「四夷賓服」向來是中央帝國統治成功的標誌。中華帝國的屬國越多,就證明帝國治理得越良好。中央王朝通過冊封,賜予四周小國王朝以合法性。而中央王朝自身的合法性,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小國們的捧場來證明。歷代王朝都熱衷於展示自己的光榮偉大,以吸引周圍國家前來朝貢。
大清王朝的屬國數量自然也不少。因為中國與屬國的關係根本上是禮儀性的,中國是君,外國是臣,所以清代的外交分別由禮部和理藩部來劃片兒管理。東南及海上一片,如朝鮮、琉球、越南、南掌(即寮國)、暹羅(即泰國)、蘇祿、緬甸以及西洋的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羅馬教皇廳(即義大利)等,歸禮部管。而歸理藩院管轄的,主要是西北陸上屬地及國家,比如哈薩克、尼泊爾、錫金、不丹和中國人一廂情願中的「屬國俄羅斯」等等。
一般來講,在進貢國名單上增加一個新名字絕非易事。除了千方百計遣使招徠,就要大動兵戈武力威服。大清屬國數量在乾隆年間增長最速,主要是因為乾隆二十二年,清朝擊敗準噶爾,這一戰使「哈薩克左右部、布魯特東西部、安集延、瑪爾噶朗、霍罕、那木干四城、塔什罕、拔達克山、博羅爾、愛烏罕、奇齊玉斯、烏爾根齊諸部落」均「同屬內地」或者「列我藩服」。「以亙古不通中國之地,悉為我大清臣僕,稽之往牒,實為未有之盛事」。(《清史稿》)
而如今,既沒用大清帝國出兵,又沒有遣使,數萬里外大西洋上的從不知名的英吉利國就「遠慕聲教,傾心向化」,主動前來納貢。這難道不是中華帝國文化影響力的有力證明嗎?不是大清盛世的最好註解嗎?不是皇帝晚年遇到的一樁大喜事嗎?何況這個新的「臣僕」將為皇帝貢獻許多奇珍異寶。那篇稟文裡不是說得很清楚嗎?「帶有進貢貴重物件,內有大件品物,恐路上難行,由水路到京,不致損壞,並冀早日到京。」
其實英國人並非是中華帝國的陌生客人。他們來到中國海邊已經幾百年了。很久以來,他們一直是大清國最重要的外貿夥伴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