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情的大唐功臣僕固懷恩:戰功卓著卻最終反叛 | 陽光歷史

 

A-A+

最悲情的大唐功臣僕固懷恩:戰功卓著卻最終反叛

2017年05月11日 帝王將相 暫無評論 閱讀 205 次

  唐代宗寶應二年(763年)正月,雖然冬天的氣息尚未散去,凜冽的寒風依然刺人肌骨,但大唐帝國的心臟—長安城裡已經洋溢起了春天的氣息。歷經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亂,長安城再也沒有了以往摩肩接踵、灑汗成雨的國際大都市的恢宏氣象。又一個新年的到來,似乎沒有什麼值得人們特別慶祝的,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立時讓長安百姓為之興奮不已:安史叛亂的最後餘孽史朝義兵敗平州走投無路之下已自縊而死,叛而復降的幽州節度使李懷仙已將其梟首傳送京城。

  渡盡劫波的大唐軍民欣喜若狂,整個長安城籠罩在一片喜悅氛圍中。李唐朝廷如釋重負,王侯將相躊躇滿志,兵士期待解甲歸鄉,百姓盼望盛世重現,大唐王朝似乎擺脫了偏離的軌道,看上去開元全盛日的景象將再次上演。然而,威脅才剛剛消除,危機已悄悄降臨。在朝廷上下共慶和平的表象下,君臣裂痕卻愈演愈烈。經此安史之亂,李唐王室再也無法信任武將,宦官擅權、藩鎮割據、朋黨爭鬥,導致大唐王朝滅亡的三大弊端已無可挽回。

  依照慣例,平定叛亂國家平靜之後自然是對功臣大加封賞,那些在平亂中崛起的藩鎮驍將們一個個志得意滿。然而,此時此刻,有一個人卻是鬱鬱寡歡、怏怏不樂,這就是被加封為尚書左僕射兼中書令、河北副元帥、朔方節度使、加太子少師銜,實封一千一百戶的大寧郡王僕固懷恩。這位功勳僅次於郭子儀、李光弼的興唐名將不但沒有感到絲毫的快感,反而隱隱感覺到一股冷氣離自己越來越近,讓自己毛骨悚然。朝廷對大將的猜疑已經讓郭子儀、李光弼先後被明升暗降地被剝奪了兵權,平定安史之亂中的勇將來瑱也因為得罪了宦官被貶賜死。而現在顯然已經有人把目光盯向了自己,那躲在背後的冷冷的眼神讓他不寒而慄,這不但讓他委屈萬分,更令他悲憤不已,為此,他決定不得不奮起反擊。

  僕固懷恩,東突厥鐵勒部人。說起鐵勒,與中國歷史上傳說中的鬼方國倒是頗有淵源。商周兩朝對鬼方進行過多次大規模的攻伐,鬼方一部淪為奴隸,一部遷徙漠北演變成丁零民族。南北朝時期,由漠北南遷並逐漸漢化的丁零一族被稱為山居丁零,而漠北丁零則被稱為高車丁零或高車、敕勒。南北朝結束,進入隋唐,敕勒民族從史籍中消失而鐵勒出現,鑒於高車、敕勒與鐵勒發音相近民族習慣又多有相似,因此史家大都認為鐵勒即敕勒的變音。

  唐太宗貞觀二十年(646年),鐵勒九大姓率眾內附;貞觀二十一年,唐朝置瀚海、燕然、金微、幽陵等九都督府,其中僕骨歌濫拔延被任命為右武衛大將軍、金微都督,鎮守金微都督府(現蒙古國肯特省俄蒙交界一帶)。後來,僕骨氏音訛為僕固氏,傳至僕固懷恩已是三代世襲金微都督。僕固懷恩生於戎旅,精弓馬、善騎射,驍勇善戰,尤其是擅長騎兵作戰,加上其洞曉番情,對邊事瞭如指掌,他曾多次為唐朝平息少數民族的叛亂,很得上司的器重。他沉穩雄健,不善言辭,卻又剛烈果決,屢有犯上之舉,顯然是一個知進不知退、智商很高而情商略差的胡人,這樣的性格特徵也為其人生結局埋下了伏筆。

  一次,僕固懷恩在平定安史叛軍的戰鬥中打敗了安祿山手下的驍將安太清,其子僕固瑒見安太清的妻子長得非常漂亮就劫奪至自己的營帳,李光弼命令其歸還,他竟然抗命不從,並派士卒守衛。李光弼帶騎兵連續射殺了七名士兵才將安太清的妻子奪回歸還,為此僕固懷恩竟然與李光弼大吵大鬧:「你這是替叛軍殺官軍嗎?」顯然,僕固懷恩無愧為一名將才,卻不是帥才。 但是,僕固懷恩也並非跋扈不臣、狂傲自大之人,其胡人質樸忠誠的氣質讓他對大唐王朝忠心耿耿,而且也能顧全大局。當年,唐肅宗與回紇和親,把寧國公主下嫁給毗伽闕可汗,可汗又為自己的小兒子求親,肅宗又特意把僕固懷恩的女兒嫁給其子,後來父死子繼,成了登裡可汗,僕固懷恩的女兒就成了回紇的王后,僕固懷恩成了回紇的國丈。

  寶應元年,窮途末路的史朝義對登裡可汗聲稱唐朝已經分崩離析,企圖引誘回紇犯邊,於是登裡可汗親率十萬勁騎進逼關中,大唐朝野震動。唐代宗趕緊派人勞軍,與登裡可汗接洽,登裡可汗提出要見見自己的老丈人僕固懷恩和懷恩的老母親,僕固懷恩深知交結胡人的利害,不敢前往。唐代宗特賜免死鐵券,並下手詔促行。僕固懷恩深明大義,赴虎穴,說可汗,「可汗大悅,遂請和,助討朝義」,立下了挽狂瀾於既倒的砥柱之功。但不出僕固懷恩所料,這件事後來也成為他被人猜忌詆毀的開始。

  僕固懷恩為人忠勇,安祿山叛亂伊始,他就立刻趕赴靈武肅宗帳前,與郭子儀、李光弼一起投身討賊護國的戰鬥,逢戰必躍馬橫槍爭先入陣,戰功顯赫,威震敵膽。在平定安史之亂的戰爭中,僕固懷恩一家死難達64人,可謂滿門忠烈。尤其是在與同羅的戰鬥中,他的兒子僕固玢兵敗投降,後又乘機逃回,僕固懷恩竟然怒斥其子,當眾斬首,大義滅親之舉令人感慨萬分。他的另一個兒子僕固瑒也英勇善戰,常常深入敵陣,殺賊甚眾,叛軍見其皆望風披靡。

  僕固懷恩身經百戰,戰勳卓著,尤其是在收復兩京的戰鬥中更是出生入死,屢建奇功。在潼關,他打敗了曾大敗封常清的悍將崔乾祐,從而打開了關中門戶。隨之,與驍將安守忠、李歸仁苦戰兩天失敗,抱著戰馬渡過渭水才倖免於難。香積寺之役,叛軍設下伏兵欲夾擊唐軍,被僕固懷恩識破,他率精騎突襲敵人,盡數消滅了伏軍,使叛軍氣勢大損。兩軍主力交戰,他率領回紇援兵上下馳突,戰至酣處,他脫甲持矛,直陷敵陣,殺死叛軍十多人,叛軍驚慌氣沮,隨即大潰。當晚,他對時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的李豫說:「今天叛軍氣沮,安守忠、李歸仁肯定會棄長安而逃,請給我二百精騎把這兩個賊將擒至麾下。」李豫卻說:「今天將軍戰鬥已經很疲憊,還是先休息休息吧,明天再對付他們好了。」僕固懷恩固請說:「安守忠、李歸仁都是天下聞名的驍將,現在驟敗之下正是平定他們的大好時機,如果他們再聚集起隊伍,必為我們的心腹大患,到時候就後悔莫及了。」李豫猶豫不決,沒有聽從,為此,僕固懷恩一夜連起四五次向李豫進言,可惜均未被採納。天明,長安果然已成空城,賊兵連夜逃空。

  在收復東都洛陽的戰役中,他率領回紇突騎迂迴到叛軍營左,高張旗幟,左右呼應,攻克叛軍壁壘,殺敵數萬。史朝義親率十萬精騎來援,堅守決戰,雙方殺傷甚眾,進入膠著狀態。大宦官魚朝恩率領五百射手飛矢如雨,叛軍被殺傷很多,將軍馬璘大呼:「成敗在此一舉。」遂匹馬單騎衝入敵陣,奪敵兩盾,敵軍紛紛後退,唐軍趁勢衝鋒,叛軍潰敗,降者三萬。轉戰石榴園、老子祠,僕固懷恩又大敗史朝義,叛軍死傷遍野,屍填山谷,東都洛陽順 利光復。隨後,僕固懷恩又攜子僕固瑒戰鄭州,降汴州,下滑州,破衛州,平定幽燕,最終迫使史朝義兵敗自殺。七年平叛,僕固懷恩居功至偉。

  安史之亂既平,唐代宗命僕固懷恩送回紇可汗歸國。路過太原的時候,兗鄆節度使辛雲京忌恨僕固懷恩功高定鼎,又懷疑回紇時叛時順恐受襲擊,閉門不出,不肯犒軍。等到僕固懷恩回來,辛雲京仍舊閉門不納。僕固懷恩父子功勳卓著,名望遠在諸將之上,卻為辛雲京所拒,因而大怒,上表告狀。

  恰巧這時宦官駱奉先來到太原,辛雲京厚加賄賂,密告僕固懷恩私結回紇反叛。轉天,駱奉先拜訪僕固懷恩,登堂拜見僕固懷恩母親的時候,老太太生氣地說:「你以前和我的兒子結為兄弟,現在卻為什麼和辛雲京交好?過去的事情不要再提了,希望從今以後你們兩個人和好如初。」酒宴之上,僕固懷恩趁興為駱奉先跳胡舞助興,駱奉先按例送上綵頭禮。僕固懷恩尚未還禮,駱奉先就急著告辭,於是僕固懷恩就讓人把駱奉先的馬給藏了起來,希望駱奉先過了端午節再走。不料,心中有鬼的駱奉先半夜對他的左右說:「先前仆固懷恩的母親指責我,現在他又把我的馬藏起來,不會是要殺害我吧。」於是帶人連夜翻牆逃走。

  僕固懷恩聽說後大驚失色,知道事情不妙,趕緊派人追趕,連馬帶禮物一併送上。駱奉先回到長安立即上奏唐代宗,說僕固懷恩與回紇勾結反叛。僕固懷恩也上書指責辛雲京、駱奉先,請殺此二人以平憤。此時,又一個因忌妒僕固懷恩而落井下石的人跳了出來,這就是澤潞節度使李抱玉。李抱玉倒也是大唐一員名將,不知為什麼會在這個關鍵時刻作了偽證。先前,僕固懷恩路過潞州的時候,李抱玉贈送他一些馬匹財物,僕固懷恩出於禮節往來,也回贈了一些財物。現在,李抱玉卻反咬一口,聲稱僕固懷恩私結番將,心存不軌。唐代宗於是派宰相裴遵慶前去諭旨安撫,順便察其動向。僕固懷恩見到裴遵慶後悲憤欲絕,抱著他的腳放聲大哭,泣訴衷腸。裴遵慶於是勸他入朝覲見,僕固懷恩答應了。將行之時,副將范志誠勸他說:「大帥您已經被朝廷嫌忌,為什麼還要去不測之地呢?難道沒看見李光弼、來瑱 的下場嗎?這兩個人功高不賞,李光弼被奪權,來瑱被殺,您不為自己著想嗎?」聽聞此言,僕固懷恩便不肯入朝,決定派一個兒子進京,又被范志誠勸止。

  這時,朝廷無法平息各方的爭議,而僕固懷恩也派出兒子僕固瑒與辛雲京開戰。唐代宗派顏真卿去召僕固懷恩,顏真卿說:「當初陛下避狄入陝的時候,我去找僕固懷恩曉以《春秋》大義,他肯定會來的。可現在,僕固懷恩進沒有勤王之名不能來京,退又無法解除眾人的猜疑,進退無據,怎麼會來呢?現在聲稱僕固懷恩謀反的只有辛雲京、駱奉先、李抱玉、魚朝恩四個人罷了,其他人都認為他是被冤枉的。僕固懷恩所部朔方將士都是郭子儀的舊部,不如派郭子儀去收其部眾,消弭兵亂。」

  顏魯公此策不愧是一招妙棋,不費一兵一卒就平息了兵亂,可惜他沒有進一步為僕固懷恩謀劃一下,導致僕固懷恩走投無路而反叛。果然,郭子儀一去眾將紛紛來歸,僕固瑒也因為暴打士卒被部下殺害,僕固懷恩見勢不妙跑去找老母親。老太太倒是深明大義,怒罵道:「我早就告訴你國家待你不薄,絕不能反叛,現在部眾嘩變,禍在眼前,我替國家殺了你這個逆賊。」於是拔刀追殺,僕固懷恩只好帶著三百隨從逃亡邊境。唐代宗念其柱國之功,不計其罪,只是剝奪了他的兵權,封他為太保兼中書令。但此時的僕固懷恩已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無論如何是回不去了。於是,他轉而投奔了回紇。

  接下來的三年裡,他屢屢引誘回紇、吐蕃、羌、吐谷渾、奴刺等少數民族寇邊,給唐朝軍民造成了深重災難。永泰元年(765年),他集各番二十萬眾犯邊,途中因病死於靈武。

  唐代宗聞訊惻然歎息:「僕固懷恩沒有想叛亂,是被他左右的人愚弄了啊。」唐朝始終沒有加害他的親屬,僕固懷恩的母親在他叛走回紇後被接到長安,頤養終年。大歷四年(769年),他的小女兒被冊封為崇徽公主,嫁到回紇,繼續為唐朝與回紇的和親政策作出貢獻。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