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是如何開創出“開元盛世”的局面? | 陽光歷史

 

A-A+

唐玄宗李隆基是如何開創出“開元盛世”的局面?

2017年10月01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79 次

  「開元盛世」指的是713年至741年這29年的時間裡唐朝所呈現的盛世景象,而符合這「開元盛世」的時間段的,便是唐玄宗了。唐玄宗出生於685年的9月8日,是唐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帝,從712年即位以來,一直到756年才退位為太上皇。而從唐玄宗的在位時間來看,便能看出「開元盛世」的時間就處在唐玄宗在位的45年的時間之間。唐玄宗名叫李隆基,玄宗是他的廟號,因此人們經常將他稱作唐玄宗。他是李旦的三子,過繼給李弘為嗣的,而李弘是李旦的兄長。李旦是唐高宗的第八個兒子,是唐高宗與武則天所生的小兒子,曾二讓皇位,第一次是讓位給自己的母后武則天,第二次便是讓位給自己的兄長李顯。兩次的讓位,使得李旦平安無事,最終在710年6月李隆基與太平公主一起發動的「唐隆政變」將韋後誅殺之後,在群臣的強烈要求之下,復位為唐睿宗。

  但是復位之後的李旦一直在平衡自己的兒子李隆基與妹妹太平公主的權力,在712年便將皇位禪位給了自己的兒子李隆基,也就是之後的唐玄宗。而在唐玄宗即位之後,唐朝的政局開始穩定下來,在他的治理之下政局清明,社會穩定,經濟持續發展,商業繁榮,唐朝國力空前強盛,就出現了人們所說的「開元盛世」,所以「開元盛世」是唐玄宗所創。在唐玄宗的治理之下,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因此,歷史上將其稱作「開元盛世」。那麼「開元盛世」出現的原因是什麼呢?

1.jpg

  首先是因為唐玄宗時期的政局安定。在唐玄宗登基之前,在武則天的統治之下唐朝的政局是動盪不安的,但是在唐玄宗登基之後,唐朝的政局得以穩定下來。再加上登基之後的唐玄宗在吏治方面進行了整治,他精簡機構,限制官員的人數,將整個官吏的素質往上提,從而不但減少了政府方面的財政支出,還將處理事務的效率有所提高。再加上他重用賢臣,虛懷納諫,使得政治清明,從而政局穩定,奠定了經濟發展的基礎。其次,在社會的安定方面,他採取和解的民族政策,與吐蕃建立了友好的關係,與西域方面友好往來,民族關係和諧。而民族關係的和諧又有助於社會的安定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然後是在經濟方面,唐玄宗在位期間,打擊豪門士族,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大興屯田來發展農業。農耕技術得到發展,生產工具得到改進,手工業技術高超,朝廷的財政變得豐裕起來,全國範圍內的糧倉充實起來,物價低廉,唐朝的商業發展繁榮。國內交通變得更加地完善,對外貿易不斷增加。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唐玄宗時期的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而歷史上將這副景象稱為「開元盛世」。

  到底怎麼樣的社會才會被稱作是「盛世」呢?唐玄宗時期的唐朝是什麼樣的狀態才會在歷史上被稱作「開元盛世」呢?「開元盛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首先,先來看一下「盛世」的意思。「盛世」指的是國家在從大亂走向大治之後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繁榮昌盛的時期。所以要想達到「盛世」,前提條件便是從大亂走向大治這樣的一個必經過程。「開元盛世」是在唐玄宗在位時期所出現的,在唐玄宗即位之後,將武則天被迫退位之後唐朝政局混亂的局面穩定下來,並在他的虛心納諫、重用賢臣之下,唐朝的政局一片清明,是結束了「大亂」的過程。而之後的唐玄宗又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走向「大治」。他打擊豪門士族,打擊佛教勢力,解放勞動力,減輕人民的負擔。他大力發展農業,發展屯田,提高軍隊的戰鬥能力。他採取和解的民族政策,與其他民族之間保持友好的關係,並與西域方面的吐蕃和親,建立了「親如一家」的關係,從而有助於社會的安定和經濟的發展。他提倡文教,整理古籍,使得人才輩出;他發展對外貿易,使得唐朝的經濟迅猛發展,整個唐朝的財政非常的充裕,商業貿易繁榮,國力空前的強盛。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唐朝一直保持在這樣的全盛時期,因此被稱作「開元盛世」。

  所以「開元盛世」的主要內容便是政局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國力富強。「開元盛世」的出現,代表了唐朝到達了全盛時期,中國的封建社會也達到了頂峰。那麼「開元盛世」的影響有哪一些呢?就「開元盛世」的影響來說,就不能只看一個方面了。很多人一看到「盛世」兩個字便只看到了它積極的那一方面,但是每一件事物的影響都是雙方面的,不僅有積極方面,也有消極方面。那麼就先來看一下「開元盛世」的積極方面。

2.jpg

  能夠被稱作「開元盛世」的景象的,一定是非常的繁榮的社會。的確,處在「開元盛世」之下的唐朝達到了全盛時期。國內政局在唐玄宗的治理之下非常的穩定,君臣之間關係和諧,政治一片清明。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唐朝的社會變得異常的穩定,經濟也飛速的發展起來,唐朝的財政充裕,國力達到了最為鼎盛的狀態,百姓生活的也非常的安逸,各個民族之間關係融洽,社會非常的安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開元盛世」的影響中沒有消極的因素存在。在軍事上,唐玄宗在加大了鄰接地區的軍隊防務之後,設立了節度使以統一指揮戰守軍事。雖然在前期這一項舉措是有利的,但是時間一久,便演變成了節度使統轄的軍事力量不斷地加強而內地的軍備則變得廢馳,形成了外重內輕的局勢。再加上之後變得日益激烈的土地兼併,在一定程度上是導致安史之亂發生的潛在原因。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