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退台灣的蔣介石如何當上國民黨「終身總統」 | 陽光歷史

 

A-A+

敗退台灣的蔣介石如何當上國民黨「終身總統」

2016年01月18日 歷史解密, 蔣介石 暫無評論 閱讀 357 次

  蔣介石憑借「國大」的選票不難成為一名「終身總統」。

  蔣介石在台26年「總統」路

  當下,與蔣介石相關的書籍可謂是汗牛充棟,即使不論各種野史、戲說,近年來有影響的著作就有黃仁宇《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李敖與汪榮祖《蔣介石評傳》、楊天石《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以及布賴恩克羅澤《蔣介石傳》等好幾種,但尚缺少一部成體系的學術傳記,給蔣介石一個公允的評說。

  楊樹標《蔣介石傳(1887-1949)》初版於1989年,先後印刷11次,暢銷海內。在此書中,作者將蔣介石的前半生劃分為五個時期,充分肯定了其在辛亥革命、北伐戰爭以及抗戰中的功績。在此書出版20多年後,它的後半部分《蔣介石傳(1950-1975)》終於面世。本書自抗戰勝利後,陳儀奉命接收台灣寫起,由敗退台灣、穩住陣腳、「反攻大陸」和遲暮歲月四部分內容組成,將蔣介石的後半生完整地呈現在了讀者面前。

  蔣介石沒有做華盛頓

  蔣介石於1949年12月10日入住台北草山官邸,直到1975年4月5日去世,在那裡度過了人生中最後的26年。台北之外,即使是在老家奉化溪口,蔣介石也僅僅生活了18年而已。在台灣的幾十年,蔣介石自始至終擔任著「中華民國總統」,因而我們只要捋清了他幾次連任「總統」的時間脈絡,蔣氏的後半生也就自然呈現了。

  蔣介石赴台時的身份只是「國民一分子」,因為他早在1949年初即宣佈下野,由副總統李宗仁繼任為「代總統」。按照當時的中國憲法,當總統缺位時,副總統即自動成為總統,蔣介石卻非要給李宗仁加上一個「代」字,其實就是為自己「復位」埋下伏筆。


  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行將崩潰時,李宗仁赴美治病。此後李宗仁拒絕赴台,他在由唐德剛執筆的回憶錄中說:「以蔣先生過去對我銜恨之深,我一旦失去自由,恐欲求為張漢卿第二也不可得了。」李宗仁不願自投羅網,蔣介石方面卻一再召喚。最終,「監察院」通過決議,指斥李宗仁「違法失職」,使蔣介石得以順利「復位」。

  事實上,根據1946年憲法,在「總統缺位」時,應先「由行政院長代行其職權」,3個月內再召開國民大會,補選總統和副總統。所以,已然下野的蔣介石未經選舉,重新出任「總統」,也就是一種非法行為。

  蔣介石「復位」成功,但卻還要面對法統難題。1948年,蔣介石的總統之位是國民大會選出來的,而國大代表則由全國普選產生。蔣介石退守台灣後,再也無法在全國範圍內舉行國代選舉,為延續其政權代表中國的「合法性」,只得以第二屆國大代表無法產生為由,將第一屆國大代表任期無限延長,成為「終身代表」。國民黨當局在東拼西湊後,終於湊出了1624名代表(第一屆國大應有代表2961人),同時將《國民大會組織法》中有半數代表才能開會的門檻降低到了1/3,保證了1954年蔣介石「合法」地蟬聯「總統」。

  如此看來,蔣介石憑借這個「國大」的選票,是不難成為一名「終身總統」的。然而「憲法」卻有明文規定:「總統任期六年,連選得連任一次。」為了給蔣介石第三次就任掃清障礙,親蔣勢力遂紛紛主張「修憲」;而以胡適、雷震為代表的自由派知識分子則希望蔣介石能遵守「憲法」,效仿華盛頓,兩任任滿後飄然引退。《自由中國》發表評論,引用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的話說:「過了70歲的人,就不應該保有他的公職。」---那一年,蔣介石72歲矣。

  尋求連任到「終身總統」

  「修憲派」與「護憲派」在台灣島上激烈論爭的同時,一個折中方案被最終採用———維護憲法不變,修訂《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加上了一條「動員戡亂時期,總統、副總統得連選連任,不受憲法第四十七條連任一次之限制。」1960年國大再次召開,蔣介石獲得1509名國大代表中的1481票,第三次當選「總統」。

  1960年9月,也就是蔣介石第二次連任後幾個月,雷震案發生。主持《自由中國》雜誌,且意圖籌組反對黨的雷震,被誣以「知匪不報」、「為匪宣傳」兩項罪名,判處有期徒刑10年。

  范泓在《風雨前行———雷震的一生》中評論說,雷震與胡適支撐下的《自由中國》在台灣的憲政過程中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以民主自由與憲政理念為思想核心,使一大批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在台灣有了重新集結的機會」。所以,即使島內很多人出面為雷震鳴不平,依舊無法改變蔣介石懲辦《自由中國》的決心。直到2002年,也就是雷震去世23年後,此案才得到台灣當局的平反。

  清除掉島內最重要的反對派陣地後,蔣介石在「終身總統」的道路上再無阻礙,又順利地於1966年和1972年兩度當選「總統」。最後一次成為「總統」的蔣介石,已如布賴恩克洛澤在其《蔣介石傳》中描述的那樣,「儘管他在1972年5月接受了第五次連任總統的職位,但從體力上講他已經不能繼續履行他的責任」。此後,蔣經國出任「行政院院長」,開始了接班程序。

  1975年4月5日晚上,蔣介石心電圖上的心搏曲線,突然成了一條白線,醫官緊急對其施以電擊搶救。不久,89歲的蔣介石與世長辭。蔣經國在日記中記述了當夜的情形,「天發雷電,繼之以傾盆大雨,正是所謂風雲異色,天地同哀」。

  蔣介石病逝後,那份以「自余束髮以來,即追隨總理革命,無時不以耶穌基督與總理信徒自居」開頭的遺囑公佈。但是楊樹標在採訪蔣的文書侍從秦孝儀先生後證實,此份遺囑宣稱是1975年3月29日由秦孝儀根據蔣介石口述寫成,而事實上卻是在蔣介石去世後幾個小時,由宋美齡授命「補寫」的,還特意讓秦孝儀加上了「耶穌基督」幾個字。

  王奇生在《革命與反革命》一書中曾指出,民國時試圖詮釋革命的黨派至少有三家:國民黨的「國民革命」、共產黨的「階級革命」以及青年黨的「全民革命」。1949年鼎革之後,敗退台灣的國民黨依舊以革命正統自居。蔣介石時時盼望「復國」、多次組織「反攻大陸」,實現「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然而現實是殘酷的,蔣介石能做的僅僅是經營台灣。

  楊樹標、楊菁所著《蔣介石傳(1950-1975)》肯定了蔣介石在台灣建設中的幾大功績,如赴台之初平抑物價、土地改革以及扶植工商業;1960年代末又在蔣經國的主持下開啟「革新保台」計畫,最終為台灣的經濟騰飛創造了條件,躋身「亞洲四小龍」之列。

  繼承蔣介石事業的蔣經國終結了台灣的黨禁、報禁。本書作者在序言中說,「將盡力避免戴上有色眼鏡曲解歷史」,觀遍全書,作者一直在努力。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