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云:被打成右派的「雲南王」 | 陽光歷史

 

A-A+

龍云:被打成右派的「雲南王」

2014年11月26日 史海秘辛 暫無評論 閱讀 485 次

  龍雲是雲南昭通的彝族人,傳說母親生他時,夢見一條巨蟒盤踞在房樑上,預示了這個新生兒的不平凡——那是光緒十年(1884年)的秋天。龍雲四歲喪父,早年在私塾讀過幾年書,後來棄文學武,加入過哥老會。辛亥革命期間,龍雲與同鄉鄒若衡、盧漢投身滇軍。1912年,他們三人被送往雲南講武堂第四期培訓。畢業前夕,得益於一次偶然事件,龍雲從此發跡。

  近代以來,傳說與外國人打擂而知名天下的,首推天津武術宗師霍元甲。龍雲當年在雲南真的曾同某位法國拳師有過一戰。真實的歷史居然與所有武打電影的常規故事情節雷同,這個法國人宣稱「天下無敵手」,要求雲南都督唐繼堯在講武堂設擂三天。第一天,但凡上場較量的人,無論是講武堂中練過武的教官,還是江湖上賣藝的好漢,都被法國人輕易地打翻在地。到了第二天,就沒什麼人再敢上台比試了。

  第三天,法國人本以為勝券在握,誰知來了一個只有一米六幾的小個子,臉上黝黑,穿著一雙草鞋,正是龍雲。兩人先是交手幾個回合,龍雲揮拳擊打在法國人手臂上,那法國拳師頓感劇痛,彷彿是被鐵棒敲打一般。法國人以為龍雲身上藏有暗器,當即要求搜查。龍雲為表明清白,索性脫掉衣服,赤膊上陣。二次開戰,龍雲飛起一腳,正中拳師。這個法國人倒地好幾分鐘才艱難爬起身來,垂頭喪氣地走了。

  這段力戰洋人的光輝歷史,龍雲自己很是驕傲。直到1954年,他還「邊講邊比劃給大家看,個子雖不甚高,壯健勝過常人,七十高齡仍縱跳如猿。」

  猛獸入囚籠,一目失明

  打擂事件的積極結果,是雲南都督唐繼堯知道了這個不起眼的年輕人。所以當龍雲1914年從講武堂畢業時,唐繼堯就將其派到昭通獨立團當了個排長。唐繼堯第一次見龍雲卻頗為失望,沒想到打敗法國大力士的就是這麼一個又黑又瘦的小個子。經過此後的一些觀察,唐繼堯才意識到龍雲的能力,委任他做了自己的護衛親軍——佽飛軍的大隊長。佽飛軍裝備精良,士兵身穿西洋禮服,足蹬長筒皮靴,背挎長槍,手執方天畫戟,威風凜凜。龍雲就此成為唐繼堯的親信,邁出了自己事業的關鍵一步。

  1927年龍雲與其他三個鎮守使參與了旨在推翻唐繼堯的「二六政變」,事後資歷與威望較高的胡若愚出任雲南省主席。在軍事實力上,胡、龍兩人旗鼓相當,胡若愚先下手為強,在當年6月13日突然發兵包圍了龍雲住所。龍雲在戰鬥中被飛濺的玻璃片刺傷眼睛,只得束手就擒。

  龍雲是民國地方實力派中比較特別的一類人——他既不是出身北洋系的舊軍閥,也不是在與國民黨合作中壯大的新勢力,而全憑自己一身本事,在中國的南部邊疆拚殺出一片天地。 在龍雲逝世五十年後,我們來回顧一下他的傳奇人生。

  胡若愚一方面對外宣佈「反革命軍閥龍雲現已解決」,另一方面迫使龍雲辭去所任各職。龍雲武藝高強,為防止他越獄,胡若愚命人特製了一個大鐵籠,讓龍雲坐在裡面的籐椅上。被鎖在五華山上鐵籠子裡的這一個月時間裡,龍雲身上爬滿了虱子,那只傷眼也因沒有及時救治,導致失明。所幸的是,龍雲雖然被囚,但軍事實力尚在,其屬下盧漢等人推舉滇軍老將胡瑛為首,不久就帶兵將胡若愚部逐出昆明,迎龍雲復出。從此龍雲正式執掌雲南政務,那一年他四十三歲。此時已在南京建立政權的蔣介石也發佈命令,承認了龍雲割據雲南的既成事實。後來龍雲常常對家人感慨:「你們以為我這個省主席是容易得來的?關在鐵籠裡一個多月的日子好過?」每當言至此處,龍雲都忍不住落淚。

  幫紅軍就是幫自己

  龍雲主政雲南,在興辦企業、推動稅制和金融改革之餘,還注重發展教育,建設出了名副其實的「新雲南」。龍雲的改革措施,增加了雲南的財政收入,為自己養兵割據打下了經濟基礎。

  1934年10月,江西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長征。蔣介石盤算著,趁中央軍追殲紅軍的機會,進入自成系統的雲、貴兩省。薛岳的部隊突入貴陽,「貴州王」王家烈被迫下野。龍雲看清了形勢,為免重蹈覆轍,他一方面對蔣介石給予的資金和優渥待遇表示感激,另一方面卻暗中與紅軍聯絡,故意向紅軍洩露了他送雲南軍用地圖和雲南白藥給薛岳部隊的路線,等於間接地將這批物資拱手獻給了紅軍。此事有不少當事人的回憶可以佐證,但真實情況究竟如何,還有待更多史料發掘。

  中央紅軍撤退後,紅二、紅六兵團也隨之入滇。這一次,為防止中央軍在雲南施展手腳,以至鳩佔鵲巢,龍雲指揮滇軍對紅軍全力追堵,直至紅軍離境。在龍雲這個非蔣嫡系的地方軍閥看來,紅軍勢力的存在,正可以牽制南京政府的精力,使其無暇對滇動武。因此在紅軍開往金沙江時,他下令滇軍回師,讓紅軍得以跳出幾十萬大軍的包圍圈。

  龍雲固然希望割據雲南,建設自己的小王國,但對全民族抗戰也沒有置身事外。他用六個旅和十二個團的兵力,組建了以盧漢為軍長的第六十軍,出滇抗戰。1938年4月,六十軍奉命參加徐州會戰,血戰台兒莊,傷亡慘重,戰後三個師僅能整編成一個師。不久,龍雲又組織了三個軍,動員二十餘萬人參與抗戰。

  雲南為抗戰做的另一大貢獻是修建滇緬公路。龍雲以「三根雞毛,一副手銬」下達築路令,在資金、技術、設備統統缺失的情況下,前後調用民夫幾十萬人,全靠肩挑人扛,僅用了八個月時間,就修建成九百多公里的公路,使中國不至於被日軍孤立。英國《泰晤士報》對這個奇跡驚歎不已,評價「只有中國人才能在這樣的時間內做得到」。

  龍雲是民國地方實力派中比較特別的一類人——他既不是出身北洋系的舊軍閥,也不是在與國民黨合作中壯大的新勢力,而全憑自己一身本事,在中國的南部邊疆拚殺出一片天地。 在龍雲逝世五十年後,我們來回顧一下他的傳奇人生。

  抗戰進入白熱化階段,龍雲和蔣介石不得不暫時放下權力爭奪,一致對外。但他倆彼此的心結非但沒有就此化解,還更進一步加重。因為在東部地區淪陷後,中央政府西遷,蔣介石的力量得以名正言順地向內地延伸,何應欽的陸軍總司令部更直接設到了昆明,這對雲南的自主地位無疑是極大威脅。龍雲的應對舉措是接洽中共,他曾兩次與周恩來面談合作事宜,縱容雲南境內西南聯大的民主運動,讓昆明成為戰時的「民主堡壘」。蔣介石對此自然是憤恨不已,他在日記中幾乎是咬牙切齒地咒罵:「龍雲與共匪已沆瀣一氣,互相為圖,該玀與中央難堪至今已極。」被老蔣罵成「玀」的龍雲可沒閒著,1944年底,他秘密加入民盟,堅定地站在了蔣介石的對立一方。

  蔣介石解除龍雲權力

  抗戰勝利時,蔣介石命令盧漢率滇軍主力前往越南受降,同時為數眾多的中央軍被留在了昆明。龍雲不知道,此時重慶方面早已部署好一切,只待一聲令下,就能讓龍雲無家可歸。1945年10月2日,國民政府發佈命令,免去龍雲所任一切職務,當晚杜聿明就出動軍隊控制了昆明。

  午夜時分,龍雲接到電話:「龍主席,事情不對,不知有什麼意外,市區已戒嚴幾分鐘了,是防守司令部戒嚴的,電話怕中斷……」這人話音未落,電話就真的被切斷了。隨後杜聿明派人送來信件,言明發生的一切。龍雲知道大事不好,當即從公館後門出逃,穿過幾條街巷,在杜聿明大軍的眼皮底下,躲入了五華山上的省政府。其子龍繩祖和親信張沖也隨後趕來,龍雲宣佈拒不接受解職令,他要像十八年前受困突圍那樣,堅守等待盧漢回師救援。為拆散龍雲與盧漢的聯盟,蔣介石任命盧漢為新的雲南省主席。

  滇軍遲遲不回,龍雲心下焦急。此時他的結義兄弟胡瑛攜蔣介石手書上山,龍雲見信大怒:「媽的,老蔣說老子擁兵自固,日本投降後叫我派龍永衡(盧漢)去越南接收……等我的人調空後,他便叫杜光庭(杜聿明)對我下手。好嘛!老子今天就是不走,五華山是他老蔣的昆明行營,我是行營主任,要死,我也死在這個崗位上……」胡瑛給他講明情況,雲南早在中央軍的掌控之中,他們已沒有力量與之一搏。最後還是宋子文親自上山勸降,答應了龍雲的一些條件,才讓龍雲死了頑抗到底的心。

  10月6日晨,龍雲將與宋子文、何應欽飛往重慶前,他還忍不住大罵杜聿明:「杜聿明你這個濫狗,我是委員長的行營主任嘛,他不要我干,只需一個電報就行了。你半夜三更率領部隊包圍昆明,進攻行營,以下犯上,形同造反,你搞啥子?」杜聿明奉命而為,對此自是不便回答。這次,杜聿明固然是立了大功一件,但畢竟是以非常手段解決龍雲,外界對此多有非議。蔣介石順勢讓杜聿明背了黑鍋,名義上將其撤職查辦,其實卻是派往東北,予以重任,為即將開打的內戰做準備。

  龍雲離開雲南後,出任軍事參議院院長,位高而無權,且處於被軟禁的狀態中。為了削弱雲南地方勢力,龍雲的嫡系部隊都被從越南派往東北參加內戰,但後來雲南軍在戰場上也大都投降了共產黨。

  龍雲是民國地方實力派中比較特別的一類人——他既不是出身北洋系的舊軍閥,也不是在與國民黨合作中壯大的新勢力,而全憑自己一身本事,在中國的南部邊疆拚殺出一片天地。 在龍雲逝世五十年後,我們來回顧一下他的傳奇人生。

  此路走不通,去找毛澤東

  龍雲與蔣介石原本就是貌合神離,他被政變趕下台後,對蔣介石自然更是憎惡,終於倒向中共。國共和談期間,龍雲每天命人把《新華日報》讀給他聽。當從《新華日報》上得知共產黨對蔣的批評後,龍雲就忍不住連聲叫好:「獨裁者最愚蠢、最卑鄙、最無好下場。」當然,龍雲站在「民主」立場上反對蔣介石,也僅僅是借用那樣一套話語而已。按理說,中央政府要恢復在雲南的地方行政,本無可厚非;而且,龍雲終究是將個人權力放在首位的地方軍閥,其實際行動同民主還有相當距離。在重慶那一陣,龍雲一見著老朋友,首先就問:「看了《新華日報》沒有?」接著說:「你們必須多看新華社的消息,新華社的報道正確、可信,不像中央社是個造謠社。」龍雲在重慶還有一句口頭禪:「此路走不通,去找毛澤東!」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還都,龍雲也隨之來到南京,但行動依舊不得自由,就連送女兒到火車站都不被允許。他每天只能讀《資治通鑒》,試圖對歷代政治得失做一點研究。1949年初,龍雲得知蔣介石有意挾持他去台灣時,他知道南京已不可久留,否則就要落得同張學良一樣的下場。

  為逃離南京,龍雲求助於在昆明時多有合作的老朋友陳納德。陳納德對龍雲的要求並沒有懷疑,只是問:「蔣總統有無命令不准龍將軍離開南京?」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後,陳納德隨即派飛機將龍雲送往廣州。龍雲再從廣州乘船赴香港,脫離了蔣介石的控制。同年8月13日,龍雲與黃紹竑、劉斐等四十四人在香港聯名發表《我們對現階段中國革命的認識與主張》,公開宣佈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在龍雲看來,共產黨在內戰中把國民黨打得丟盔棄甲,相當於給自己報了仇,加之他與共產黨早有淵源,因而立意要幫助中共,推翻蔣介石的統治。龍雲最直接的舉動就是催促盧漢響應中共,他曾對身邊親信說:「你回去應該告訴他(盧漢)積極準備起義,才能自救雲南……在外面找共產黨的組織關係和各黨派聯繫,我(龍雲)負完全責任。起義時間愈早愈好,總以解放軍渡江以前為好,太遲了搞成馬後炮,政治意義就談不上了。」後來又多次去信,希望盧漢「醒悟」。

  但雲南早不是龍雲的雲南,他那位昔日下屬當然也有自己的打算。盧漢既不相信共產黨能那麼快席捲西南,也不願看到龍雲回來奪自己的權。一直到1949年12月,雲南注定守無可守的情況下,盧漢才宣佈起義。所以後來,龍雲對雲南起義很不滿,認為盧漢錯過了最好的時機。

  龍雲是民國地方實力派中比較特別的一類人——他既不是出身北洋系的舊軍閥,也不是在與國民黨合作中壯大的新勢力,而全憑自己一身本事,在中國的南部邊疆拚殺出一片天地。 在龍雲逝世五十年後,我們來回顧一下他的傳奇人生。

  習仲勳稱龍云「愛國者」

  龍雲的速度要比盧漢快得多,雲南起義前,他就已被任命為新政權的政府委員和軍事委員會委員。1950年1月,龍雲北上進京,先後出任西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和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職。共產黨新政權給龍雲在北京安排了豪華講究的住處,配給司機、警衛、秘書、服務員、勤雜工、廚師,還有每月五百元的工資,相當於副總理的待遇。

  表面上的尊榮,並不能掩飾昔日「雲南王」的失落。親信趙鼎盛隨他一同從香港返回大陸,但卻因是青年黨黨員,而被以「從事反革命活動」的罪名勞改十三年。對此,龍雲說不上一句話。

  時間很快到了1957年,龍雲以為到了給共產黨政權提意見的機會,於是在會議上坦率地談了幾點對時局的看法:蘇聯固然是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哥,但蘇聯以高息貸款給中國,就是欺負我們黨和國家……雲南經受了連年戰亂之苦,應當休養生息……龍雲自己曾經生活的涼山彝族地區,當時還處在奴隸制階段,一下子過渡到社會主義實在很難,因此不妨循序漸進……

  當時張沖也在座,聽過龍雲的發言後不由為老領導揪心:「唉,你發言為什麼不事前找我商量一下?你對於當前的形勢一點也不明白,現在正是運動開始的時候,怎麼可以潑冷水呢?」盧漢回家後也說:「老主席(龍雲)太孟浪,他說的話雖然在情在理,但是在『反右』的風頭上,怎麼能說這些話呢?要挨,要挨!」

  後來發生的一切,正如他們預感的那樣——龍雲被扣上「反黨」、「反社會主義」兩項罪名,成為大右派。昔日的部下、如今的少數民族幹部也都落井下石,說龍雲是「土皇帝」、「家天下」……

  1962年,龍雲在北京逝世,中共中央破格摘掉了他「右派」的帽子。周恩來、彭真等前往弔唁,讓這位「雲南王」風光地走完了人生最後一程路。1980年,龍雲恢復名譽。又過了四年,紀念龍雲百年誕辰的大會上,習仲勳稱讚龍云「一生是一個光榮的愛國者的一生」。一路拳打腳踢、割據一方的強人,終於獲得了這樣的蓋棺論定。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