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涓斃命的真正原因:龐涓並非死於圍魏救趙之計
龐涓是魏惠王時期的大將,名冠當時,勇猛無比,率領著當時天下最強大的軍隊,可謂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令天下諸侯所膽寒。就是這樣一個人,遇到了受過臏刑的孫臏卻兩次敗北,並最終死於戰場上。龐涓第一次是敗在桂陵之戰,也就是孫臏用圍攻魏國都城大梁的計策,逼迫龐涓從趙國的邯鄲撤兵,在回來的路上,於桂陵和孫臏率領的齊國軍隊交戰,結果大敗,損失了兩萬多人。此戰被列入三十六計之一,稱之為圍魏救趙。不過,這次龐涓雖然失敗,卻並沒有丟命。真正讓龐涓斃命的,是那個用「增兵減灶」之計的馬陵之戰。
圍魏救趙後第十三年(前341),魏國和趙國聯合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告急。這時候,魏國的國王仍然是魏惠王,大將還是龐涓,而齊國的齊威王已經死了,由他的兒子齊宣王為國君。這是發生在宣王二年的事情。
齊宣王召集大臣商議,問:「早去救援好還是晚去救援好?」相國鄒忌不同意救援。田忌說:「如果不救,韓國就要失敗併入魏國,不如早去救援他。」孫臏說:「如果韓魏的軍隊尚未疲憊就去救援,那就是我們在替韓國打仗,我們反倒是聽從韓國的指揮了。況且魏國已經有攻破韓國的打算,韓國就要亡國,必定要到東邊來向齊國告求救兵。我們趁機與韓國結下親密的關係,晚一些去又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魏軍的疲憊,這樣就能有最大的利益並得到受人尊敬的名聲。」齊宣王覺得這個計策好,就在暗中告訴韓國使者齊國一定出兵,然後把他送走。韓國由於依仗齊國救援,拚力抵抗魏國軍隊,結果一連五次戰事都失敗了,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只好向東把國家托付給齊國。齊國趁勢出兵,派出田忌為統帥,孫臏為軍師,率領十萬大軍前去救援。
田忌率領的齊軍,選擇的進軍路線是直接進攻魏國的都城大梁,這和圍魏救趙之計有些相仿,讓人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等到魏國統兵將領龐涓得到這個消息,齊軍已經進入到魏國境內了。當然,這時候的龐涓是沒有桂陵之戰的顧慮的,因為桂陵是圍趙軍隊回到魏國的必經之地,龐涓失敗是因為中了孫臏的埋伏。這次不一樣,韓國在大梁城以西,齊國軍隊是在大梁城以東,孫臏沒有機會和條件設伏。於是,龐涓撤離韓國從容回到魏國。
田忌是一員戰將,又有著桂陵之戰的輝煌戰績,說來龐涓算是他的手下敗將,按照他的戰法,是要擺開陣勢直接和魏軍一決雌雄的。孫臏對他說,魏國軍隊向來凶悍勇猛,看不起齊兵,齊兵被稱作是膽小怯懦,善於指揮作戰的將領,就是要順應這樣的趨勢加以引導。兵法上說:「用急行軍走百里和敵人爭利的,有可能折損上將軍;用急行軍走五十里和敵人爭利的,可能有一半士兵掉隊。」龐涓懂得兵法,我們要利用這種情況。命令軍隊進入魏國境內,先砌十萬人做飯的灶,第二天砌五萬人做飯的灶,第三天砌三萬人做飯的灶。田忌採納了孫臏的計策,率軍進入魏國境內,遇到魏軍,掉頭撤退。
龐涓尾追齊軍三天,看到齊軍埋鍋做飯的灶銳減,特別高興地對部將們說,我本來就知道齊軍膽小怯懦,進入我國境才三天,開小差的士兵就超過了半數。於是放棄了他的步兵,只率領了輕裝精銳的部隊,日夜兼程追趕齊軍。孫臏估計行程,龐涓當晚可以趕到馬陵。馬陵道路狹窄,兩旁多是峻隘險阻,適合埋伏軍隊。孫臏叫人砍去樹皮,在樹幹露白處寫上:「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同時命令一萬名善於射箭的士兵埋伏在馬陵道兩旁,吩咐道:「晚上見到樹下火光亮起,就萬箭齊發。」龐涓當晚果然趕到砍去樹皮的大樹下,看見露白的樹幹上寫著字,就讓點火照看,上邊的字還沒有看完,齊軍就萬箭齊發。魏國軍隊大亂,相互難以接應。龐涓進退無路,自知無計可施,敗局已定,就拔劍自刎,臨死前說:「我的死,倒成全了這個小子的名聲!」齊軍乘勝追擊,徹底擊潰了魏國軍隊,並俘虜了魏國太子申。孫臏也的確因此而名揚天下,繼他的先祖孫武之後,又一部《孫子兵法》聞名於世,今天的人們為了加以區別,將其稱之為《孫臏兵法》。
為什麼有的人會認為龐涓死於圍魏救趙之計的桂陵之戰呢?這大致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圍魏救趙之計實在是太有名了。古代打仗攻城拔寨,列陣廝殺,靠的是將士的勇猛,勝利者多表現為「勇冠三軍」,「余勇可賈」,軍事智慧更多表現為臨陣的隨機應變,像這種事前設定戰法,並最終按照這種戰法完成戰役進程的情況不是很多。圍魏救趙之計的順利實施,當時人讚歎,後世人傚法,它的光芒已經蓋過了當時所有戰役,人們記著了這個計策,記住了這次戰役,記住了魏國軍隊的失敗,也誤認為失敗的魏國軍隊統帥龐涓死了。再就是古代雖然戰事頻仍,但能夠讓史學家們記載的戰例卻較少,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雖然相隔十二年,但齊國和魏國中間並沒有戰事發生,能讓我們看到的這兩次戰役,只是連在一起的兩段文字,總有一種讓人感覺兩場戰役是一次戰役兩個階段的感覺。
不管怎麼說,由於龐涓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中了他嫉妒、忌恨、陷害的同學孫臏之計而死,它符合人們「自作自受、惡有惡報」的理念,不過這個計策是「增兵減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