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張之洞曾準備推舉李鴻章當總統以備不測
李鴻章的這個「痞子氣」讓他受益無窮。後來,慈禧太后知道他有辦法,就把一件「燙山芋」的事兒交他辦。這又是一件「痞子」外交的範例。
蠶池口教堂,俗稱北堂。它位於北京皇城西安門內的蠶池口,靠近中南海。這座教堂高達八丈四尺,規模宏大,歸巴黎天主教會管理。中法戰爭爆發之後,慈禧老覺得這個教堂可以直接窺視到皇宮內院,是一種潛在的威脅。中法戰爭結束後,1885年慈禧就把這個難辦的差事交給了李鴻章。
李鴻章首先任命了一個英籍傳教士敦約翰為特別代表前往羅馬和巴黎處理此事,並再三強調不要讓法國政府知道。因為當時法國在中國享有特殊的「保教權」,李鴻章暗示羅馬教皇可以商討互派使者問題。敦約翰和教皇見面之後,教皇對派人駐華很感興趣,他同意遷移教堂,要往中國派駐公使,並派人專門去巴黎協調此事。
法國政府表示反對。其他列強本來就不滿法國在中國的「保教權」,得知此事後紛紛對法國政府的做法進行抨擊,並支持教皇往中國派駐使者。法國政府不甘心失敗,提出停發對國內教士的俸銀50萬兆法郎並撕毀法國和教皇的條約。教皇迫於經濟壓力,停止了派駐華使者的事兒。他們那裡吵成一團,但是遷移教堂一事已經成為定局。9月,法國教會正式同意遷移教堂到皇城西北角的西什庫。這就是現在北京的西什庫教堂的來歷。慈禧得知此事後,感歎這樣的事情只有李鴻章才能辦好。
其實,所謂「痞子氣」就是一個政治家處理各種關係的老到和圓滑。用「清流」的理論套,李鴻章什麼都不是,棋路沒出處,但他能在不利的棋局中將你一軍。慈禧能用「痞子氣」的李鴻章,說明她不似「康黨」說的那麼蠢。
後來,這個集「不學無術」和「痞子氣」為一身的李鴻章差點當了中國的首任總統……
「總統」李鴻章帶著棺材滿世界跑
北國義和團和八國聯軍一鬧,慈禧抽風了,山東抽風了,直隸抽風了,山西抽風了,半個中國都抽風了。但是南國的魚米之鄉卻出奇的平靜。封疆大吏如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鐵路大臣盛宣懷以及兩廣總督李鴻章等搞了個「東南互保」,公開地不執行「亂命」。
隨著事情的越發不可收拾,暗地裡冒出個「李鴻章大總統」的策劃方案。湖廣總督張之洞的方案是,一旦北京不保,太后與皇上死於非命,到時就共同推舉李鴻章出任中國「總統」以主持大局。
李鴻章如果想當這個首任大總統是有他的實力的。張之洞、劉坤一、袁世凱等都是手握兵權、坐鎮一方的實權人物。可是洋人呢?洋人可是當時中國的「隱形執政黨」啊。據說李鴻章以北上議和經過香港的機會,還向英國港督卜力打探。他問道:「我聽說如果義和團把北京的所有公使全殺了,那麼列強就有權進行合法的干預,並宣佈『我們要立一個皇帝;』。如果是這樣,你們將會選擇誰?」他推測列強將選擇「一個漢族人」。在這裡,李鴻章暗示,如果列強決定用一個漢族統治者來代替滿族統治者,他本人是願意的。卜力回答說,列強「大概會徵詢他們所能找到的中國最強有力的人的意見,看怎樣做最好」。
為官之道,就是無道可循:有明哲保身者,有八面玲瓏者,有不出事就是最好之事者,有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者,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者,等等。
李鴻章的官其實並不大,連個軍機處都沒進,其實嚴格說來都不能稱他「李相」,老外開口閉口「總理」、「首相」和「副國王」,那是根本沒譜的事兒。甚至他想當個總考官都那麼遙不可及。可是他這個官,幹的事兒多,伸的手長,攬的事兒不少,居然成績也多,壞事兒的絕對數也大。他的「政績」就是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還讓你我爭得臉紅脖子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