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紂的歷史誤讀:武王觀兵是司馬遷編的故事 | 陽光歷史

 

A-A+

武王伐紂的歷史誤讀:武王觀兵是司馬遷編的故事

2017年01月14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133 次

  《尚書·周書·泰誓序》說: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師渡孟津,作《泰誓》三篇」。

  孔安園在傳「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句時說:

  「周自虞、芮質厥成,諸侯並附,以為受命之年,至九年而文王卒。武王三年服畢,觀兵孟津,以卜諸侯伐紂之心。諸侯僉同,乃退以示弱」。

  這就是「觀兵說」的來源。孔穎達的《正義》重複了孔安國的這個說法,司馬遷的《史記》也重複了孔安國的這個說法。其實,孔安國的「觀兵說」並不可信。一則《周書》並無觀兵的記載。再則孔安國的解釋,也未盡情理。因為武王為了卜諸侯之心而出兵伐紂,是要冒很大風險的。武王出兵伐,諸侯可能聞風而動;也可能聞風不動。如果諸侯對武王的興師伐紂,聞而不動,一旦紂王兵來,武王豈不軒勢單而敗亡?從文王為報殺父之仇,忍辱五十年;武王為削足之恨,忍辱十一年來看,武王決不會貿然出兵的。此其一。司馬遷意會孔安國的「諸侯僉同」為「諸侯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諸侯」(見《史記》P120)。按八百諸侯中,不少諸侯地居僻遠之壤,在當時通訊條件尚差的情況下,武王興兵之事,有的不可能知道;即使聞訊前往,又限於當時的交通條件,也決不會在同一個時間到達,所以說「不期而會盟津,」是不可能的。此其二。「諸侯僉同,乃退以示弱」,未曾交兵,即引兵而退,諸侯的心會不服的。

  司馬遷為圓其說,說「女未知天命,未可也」(P120)。武王既知天命,知紂王尚未可伐,為什麼自己還要出兵伐紂呢?以此說服諸侯,諸侯會心悅誠服嗎?此其三。再者武王東觀兵,行前有誓師,渡河有軍令。武王造如此大的聲勢,紂王竟毫無反應?任其自由來,自由去,揆諸情理,也絕不會如此。此其四。從上面分析看來,武王「東觀兵」說是不可信的。那麼孔安國的「東觀兵」說緣何而生?我們且看《尚書·泰誓》對武王伐紂的記載:《泰誓序》曰:「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師渡孟津」。而《泰誓》正文曰:「惟十有三年春,大會於孟津」。事情是一件,而時間迥不同。所以孔安國為統一這個矛盾,便把十一年作為觀兵之年,十三年作為伐紂之年。但據宋夏撰寫的《尚書評解》說,「武王伐紂為十一年,十三年必傳寫之誤」。清梁玉繩的《史記志疑》(以下簡稱「志疑」)對武王觀兵說亦持否定的看法。梁氏說:「《殷》、《周》兩紀。《月表》、《齊世家》、漢《律歷志》、《竹書》俱稱武王觀兵孟津而歸,居二年乃伐紂。故《禮·樂觀》云:『武王而北出,再成而滅商』,蓋本於漢初偽《泰誓》也,而晚出之《泰誓》遂撰『觀商於商』之語。然《中庸》『一 衣而有天下,』即《史》載劉敬說高帝亦云:『武王伐紂不期而會孟津之上,八百諸侯皆曰:「紂可伐矣」,遂滅殷』。故宋儒均言武王無還師再舉之事「(《志疑》P67)。又說:「自晚出《泰誓》有『十三年』,而以年為武繼文,違經背義,莫斯為甚。《史》同《書序》,本無訛謬,故歐!

  陽子《泰誓論》、邵子《經世論》、鬍子《大紀》,並作十一個,以『十三年』為非也」(見《志疑》P84)。所以說,武王觀兵之說不可信。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