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諾二號衛星將成太空垃圾損失高達1000億
有報道稱,「鑫諾二號」這一事故,使中國未來五年在國際通訊市場的潛在損失可能高 達1000億元人民幣
「它一直在極緩慢地向東漂移,現在它的位置已經超過了93度。我們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
11月18日,航天愛好者陳藍在他自己的部落格中寫道,「比較自然的猜測是,當衛星漂移到92度附近進行最後定點時,發生了問題。也許是沒有建立正確點火姿態,也許是發動機系統突發故障……讓我們為它祈禱吧!」
這些天,陳藍和許多人一樣一直在密切關注「鑫諾二號」的消息。在升空後不久,他就從國外的專業網站獲悉衛星的軌道數據出現了異常。
故障原因眾說紛紜
等待了十多天之後,11月28日,來自中國鑫諾衛星通信有限公司的消息證實了包括陳藍在內的許多人的擔憂:由於定點過程中出現技術故障,致使太陽帆板二次展開和通信天線展開未能完成,衛星無法提供通信廣播傳輸服務。
「鑫諾二號」是一顆廣播電視直播衛星。在出現故障之前,並不被公眾熟悉,但在業內它卻備受推崇,在它身上擁有中國航天領域的多項「第一」:中國發射的第一顆直播衛星、第一次啟用中國新一代「東方紅四號」衛星平台的衛星、中國第一顆具有抗干擾能力的通信衛星……
2006年10月29日,這顆重5.1噸、設計壽命15年(在軌服務壽命12年)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並準確進入地球同步軌道。但遺憾的是,在接下來幾天的定點過程中,「鑫諾二號」卻出現了意外,衛星沒有按程序定點在東經92.2度。
對航天領域頗為熟悉的陳藍在他的部落格中說,「失敗令人回想起十多年前中國航天最暗淡的那幾年。」
「風雲一號」衛星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執中介紹說,定點過程是指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發射升空後,要在赤道上空的某個固定位置靜止下來,整個過程需要經過多次變軌,「比較複雜,容易出現技術故障」。
針對這次定點出現故障,有專家分析認為很可能與首次啟用的新一代「東方紅四號」衛星平台有關。如果把各種衛星看作汽車上裝載的不同儀器,那麼衛星平台就是承載這些儀器的汽車底盤。「東方紅四號」是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衛星公用平台,各項性能指標都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這個平台具有非常強勁的功能。」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說,「但第一次應用,可能還不太成熟。」
目前,地面的科研人員仍沒有放棄對「鑫諾二號」的挽救。與此同時,有關方面也組織了調查小組開始對衛星故障展開全面的調查,有望在晚些時候公佈最終的故障分析報告。
「衛星已經發射升空近一個月,如果還無法展開太陽帆板,很快就將失去動力。」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航天專家認為「鑫諾二號」的前途不容樂觀,「在3萬多公里的高空,人類無法採取任何補救措施,衛星被修復的機會非常渺茫,最後的命運很可能將報廢成太空垃圾。」
直播衛星產業受阻
除了給航天事業帶來沉重打擊之外,受「鑫諾二號」失利影響更大的則是中國直播衛星產業。作為中國第一顆直播衛星,「鑫諾二號」的升空一度被認為是「中國廣播電視事業的歷史性時刻」。
20世紀60年代,衛星開始應用於全球廣播電視業。但那時通訊衛星只能將信號先傳送給地面的廣播電台或有線電視台,然後再傳遞到用戶家中,即「點對點」的傳輸模式。直播衛星的優勢就在於它能夠進行「點對面」的傳輸,用戶只要使用小型衛星接收天線,就可以直接收到來自直播衛星的電視或廣播節目,而不再需要電台或電視台轉播。
1993年12月,美國休斯公司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數字壓縮技術的電視直播衛星系統,使衛星直播到戶的商業夢想變成了現實。迄今為止,全球已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衛星電視直播業務,付費衛星直播頻道超過3000個。在英國和美國,數字直播衛星在家庭市場中的份額分別已上升到29%和22.6%,日本則是全球衛星直播頻道覆蓋密度最高的國家。
中國地域遼闊、地形複雜,目前有線電視只覆蓋了28%的領土,而且多半集中在城市地區,因此直播衛星格外顯得有價值。中國鑫諾衛星通信有限公司副總裁兼總工程師閔長寧在一次圓桌論壇上曾表示:「中國要解決農村看電視的問題,只有依靠(直播)衛星。」
「鑫諾二號」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服務國家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把清晰的廣播電視節目送到光纜、光纖無法到達的偏遠山區。這次衛星發生故障可能將這一計畫推延幾個月的時間。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張慶偉早先介紹,「鑫諾二號」可同時支持200多套標準清晰度電視節目,廣泛用於廣播、直播和通信等業務。這顆直播衛星原本計畫將用1/3的資源向全國發送公益性的47套電視節目和47套廣播節目,其餘2/3將用於發射商業化節目。
幾年前,國內資深的直播衛星專家江澄女士在一個公開論壇上感慨道:「發射直播衛星、建立自己的直播衛星系統是幾代廣電人的願望,我已經從30多歲等到了60歲。」在業內,「鑫諾二號」一直是很多人的夢想。它不僅被譽為中國廣播電視事業的一個里程碑,也開啟了中國直播衛星的時代。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擁有電視用戶4億多,其中有線電視用戶有1億多,其餘大部分都是衛星電視的潛在用戶。11月29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下屬的《廣播電視信息》雜誌社發佈了一份《中國直播衛星產業報告》。報告認為,到2010年中國直播衛星用戶將超過1500萬,直播衛星將帶動上千億元的衛星通信產業。
正因如此,有報道說,如果「鑫諾二號」最終無法運作,中國損失的將不僅僅是價值20億元人民幣的衛星(神舟六號總造價僅10億元),未來五年在國際通訊市場的潛在損失可能高達1000億元。
備份衛星明年升空
作為「鑫諾二號」的運營商,中國鑫諾衛星通信有限公司在衛星出現故障後曾透露,明年下半年將發射另一顆電視直播衛星——「中星九號」。
按原計畫,中國第一代廣播電視衛星直播系統由「中星九號」(法國阿爾卡特公司生產)和「鑫諾二號」(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自主研製)一起組成,前者是備份衛星,後者是主星。「中星九號」明年升空後,可以部分承擔「鑫諾二號」的任務。
事實上,「鑫諾二號」的問世可謂幾經波折,研製週期近10年,發射時間也數次推遲。到10月29日發射,也是自1996年以來中國連續第51顆成功發射的人造衛星。沒想到,衛星定點卻出現了故障。
「這種高風險是我們無法迴避的。不像一個汽車的某個零部件壞了可以取下來重新安裝。」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委員會高級顧問章之儉說:「我們只有一次成功的機會。」
孟執中院士在接受採訪時回憶說:「在20世紀80年代,我們發射衛星第一發幾乎就沒有成功的,失敗多得很,但在近十年,中國衛星發射連續獲得成功,是很了不起的成就,航天衛星發射是一項高風險的事業,不能因為一點挫折,就喪失信心。」這也正是航天愛好者陳藍在他那篇部落格結尾時所寫的話:「其實在失敗中能比成功中學到更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