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中古代的輕功到底是怎麼回事?輕功是真的嗎
看著武俠片裡的大俠,動不動就一個縱身,飛到了高處,甚至有的還能飛簷走壁,腳尖輕踏樹尖,就可以一躍數米這樣的絕技,讓我們不禁拍手說好。可是這畢竟是武俠片,存在著很多不穩定因素,還有通過各種手段來實現的。那到底大俠們飛簷走壁的功夫是否存在呢?
這裡就來解釋一下,飛簷走壁其實就是類似於輕功的意思,古人的輕功,並沒有像大家想的那樣,可以一躍數米到達屋頂或者是高空,這些都是因為現代的武俠片為了效果而特定的情節。那麼真實中的古人輕功到底是怎麼樣的呢?《北史》曾記載,禪定寺旗旛竿上繩索斷了,有沈光者口裡銜著繩索,拍竿而上,直至龍頭。事畢又透空而下,以掌拓地,倒行十餘步,時人稱為肉飛仙。這裡所說的沈光,大概可以定義為大俠,而他的功夫,確實也符合了古人所描述的那樣,是輕功。可是這裡的輕功,是依靠竹竿而一躍而起,這就說明了輕功並不能做到一躍數米,必須借助外物才能達到更高的高度。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不能飛起來,那麼哪來的飛簷走壁的絕技,這個說法又是怎麼一回事?
其實,飛簷走壁在古人的理解,大概就是能在半空的牆壁上快速的移動,然後依靠身體的靈敏而迅速轉換位置。而絕不是想像中的能從一棟高樓飛到另一棟樓上面,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而之所以飛簷走壁會被描述得那麼玄乎,也跟古人當時的社會與自然條件有必然的聯繫。因為當時技術不發達,不像當代的科技水平那麼高,要想到達高空,是很難的一件事。依靠建築物的高大雄偉,寄托自己欲與天比高的精神已經不能滿足了,於是就產生了輕功一說。它虛無縹緲,不一定能看到,可是卻寄予了深刻的含義。很多人都十分嚮往能有這樣的能力,於是變將這樣的思想付諸實踐,成為輕功一說。
很多古文都有記載,高手在練就輕功,往往要花費數年甚至是更多的時間來練就輕功,而且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練習輕功,必須要是骨骼精奇,天資聰穎才可以。這裡所說的骨骼精奇,其實就是要符合練習輕功的身子,輕功的修煉一般是要選擇十歲左右的小孩。因為他們這時候既在生長階段,骨骼還沒發育完成,又因為他們年紀尚小,可以心無雜念的練習輕功。還有就是輕功是依靠長期的訓練,年紀較少練習輕功的時間就可以長一點。而練習輕功主要是為了訓練練習人的反應能力還有如何讓身體變得輕盈,只有身輕如燕,才能做到騰空而起。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習武之人一般身材都比較勻稱,不會出現過於肥胖的身體。古人又認為,練習輕功不僅僅是要苦練外部,還要讓內在也跟著修煉,這就出現了內功心法,這裡所說的內功心法,就是練習輕功的口訣。因此,要天資聰穎,才能領悟內功的口訣,可以事半功倍,盲目的練習並不能達到效果。
而所謂的內功,就是要練習如何運用丹田運氣來產生生物電現象,用它來抵抗地心吸引力,從而達到騰空而起,這裡的說法可能過於玄乎,實際就是抵抗地心吸引力的能力,這是是練習輕功的必備條件。古人並不知道什麼是地心吸引力,可是通過長期的氣聚丹田,會發現每次丹田里集聚氣的時候,渾身都會充滿力量,四肢就像是有力往外面推,然後達到一定程度,就會騰空而起,久而久之,通過總結經驗,靈活的運用丹田里的氣,就可以調節身體的力,這樣就可以控制騰空的高度,於是便成為了輕功必備的修煉方法。這裡可能也會出現一些疑問,既然人能產生抵抗地心吸引力的氣,那我只要反覆修煉,一定會達到更高的高度。其實這並不對,因為就算身體的生物電現象再怎麼厲害,也有臨界點,因此很多高手修煉到一定階段,到達臨界點之後,就無法再提高了,而輕功的能力,也達到了最大值,也無法再往上提高了。
因此,看到大俠們的飛簷走壁,可能剛開始會覺得很玄妙,不可思議,但實際是有規律的。只要掌握了技巧,加上身體條件符合練功的要求,再加以苦練,輕功也是可以練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