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之女萬春公主簡介,萬春公主嫁給了誰?
唐朝公主萬春公主生於(732年-770年),是中國唐朝第六代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之女,歷史上萬春公主嫁給楊國忠的幼子、鴻臚卿楊朏,夫妻二人思想開放,一度建議唐玄宗引進西學和技藝,允許外國人入朝為官,可惜安史之亂的爆發,使得喪失了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全面接軌的歷史機遇,一起看下文唐玄宗李隆基之女萬春公主簡介。
萬春公主一反唐代公主驕奢淫逸或貪戀權力的形象,而是潔身自好,跟官拜鴻臚卿的丈夫楊拙一道處理唐朝外交事務,並跟丈夫一道建議唐玄宗引進西學和技藝,允許外國人入朝為官。可惜萬春公主和丈夫楊拙的努力因安史之亂而全面告終,使得中華文化痛失與西方文化全面接軌的歷史機遇。
生母為杜美人(林昭儀),天寶十三載(754年)三月廿九日,萬春公主嫁給楊國忠的幼子、鴻臚卿楊朏。至德元年(756年)七月十五日,安祿山攻陷長安後,為了報復其子安慶宗被殺之仇。派大將孫孝哲在崇仁坊殺掉沒有隨唐玄宗逃跑的百餘個皇親國戚,包括楊朏,挖出他們的心來祭奠安慶宗。萬春公主又嫁楊貴妃的堂兄弟楊錡。大歷五年(770年),萬春公主去世,享年三十九歲。
萬春公主的駙馬是誰?
萬春公主到二十三歲才出嫁,因為長得美麗個性前衛,能詩能舞,眼界又高,天下男人沒有入她眼的——實際上,那些紈褲子弟們確實沒有一個配得起她。
萬春公主是唐玄宗的另一個女兒,妃子杜美人所生。萬春公主長得很像混血兒,大眼睛高鼻樑,不像其他女孩子白白胖胖、細眼細眉的很唐代。唐玄宗很喜歡她,經常說她是番邦進貢來的“洋乖囡”。長安那時是國際大都市,街上做生意的老外很多,外交官員也常出入朝廷。不好猜測萬春公主的母親隨意結識了外國人,這對皇家實在不敬。不過,萬春公主的個性真的很“鬼佬”,活潑開放,不喜歡受拘束。她嘴巴又伶俐,見什麼都好奇,為什麼這呀為什麼那呀,經常東問西問,把下人們嚇得要死,唐玄宗倒從來不怪罪。
皇家也許有意把她培養成場面上的女人吧。她從小就唸書,學習做詩,跟著琵琶聖手張野狐研習音樂,跟著著名舞姬阿蠻學習舞蹈。如果那時有歐洲社交場合的宮廷圓舞,她肯定是跳得最好的。唐玄宗喜歡出席筆會啊歌舞晚會啊這些文化盛典,身邊總帶著萬春公主。高興的時候,還允許那些文化人跟她切磋過招。看著這麼一位身份高貴、大方伶俐的美人兒,就在不遠處,很容易接近,卻高不可攀,讓那些仰慕者怪不是滋味的,只能酸溜溜地猜測這寶貝兒不知將來被誰採摘了去。萬春公主一晃就二十三歲了,還沒有嫁人的動向,這在古代女子中,也屬罕見了。
楊玉環進宮成為楊貴妃之後,跟萬春公主很快成為閨中密友。她們還一起編導了大型歌舞《霓裳羽衣曲》。閨房話中,萬春公主難免吐露做為老姑娘的清高和焦慮。楊貴妃說:“哎呀,我倒想起一個人來,保你中意!”
楊貴妃介紹了自己的侄兒楊拙。楊拙是楊國忠的兒子,楊國忠因為妹妹得寵也得寵,當了宰相。楊拙當然地成為最顯貴的年輕人。他在楊家子弟中很出色,有風度,會談吐,愛讀書,看起來很有出息的樣子,不知因為什麼,二十五歲了還單身。這樁看起來再好不過的婚事很快就辦成,萬春公主嫁給楊拙。
婚後,楊拙官至鴻臚卿,相當於現在的外交官,他是唐朝對外事務的首席官員。萬春公主是外交官夫人,她本來就擅長出入社交場合,此時更成為長安城裡最體面最出風頭的婦女,常常在家裡宴請西域和日本韓國來的外國人,把那些外邦來的貴族婦女籠絡得很好。
那些番邦女子,沒有受過儒家訓練,不知笑不露齒、蓮步輕挪那一套規矩,也不曉得男女授受不親,夫妻倆——甚至只是男女朋友常常攜手來赴宴,興致好了,當眾打“啵”也是有的,看得唐朝人好不自在,又不好上去揍他們,畢竟人家是外賓。楊拙和萬春公主跟老外打交道比較多,漸漸看慣,覺得不妨對番邦習俗隨和點,不要干坐在高背椅上跟泥塑一樣,讓人家覺得大唐僵化古板不開放。後來,他倆乾脆也挽起手來,做成親密主人的樣子,在門口迎客送客。一些守舊的大臣看見了,漲紅著臉跑去朝廷告狀,連呼“不成體統”,唐玄宗倒很開明,在外交事務上,十分重視萬春公主夫婦倆的意見。
在楊拙的努力下,外籍人士在長安獲得不錯的生存空間,很多人定居下來,成為僑民。在長安城裡,使館區也漸漸形成。楊拙甚至向父親提議,允許外國人在朝廷做官,允許外國人開辦學校,教習科技、採礦和數理方面的知識。誰知“安史之亂”爆發,一切都擱置下來,楊家人不知命在何處,全都面臨滅頂之災。
聞聽長安城即將陷落,外籍人士紛紛要回國避難,楊拙身為外交官,還有一份職責,要派發關文護照,安排他們出國。忙完這些,就趕緊出城去尋找先期逃出城的皇帝貴妃的隊伍。走到半路,忽然聽到傳言,說楊貴妃在馬嵬坡被賜死,楊國忠極其長子,楊貴妃的姐姐等人,凡是尋得到的楊氏家族的人,都被兵變的士兵殺死,楊拙一時不知道往哪裡去了……
在混亂中,萬春公主也不得不隨著逃難的民眾倉惶出城,一路逃到漢中,跟丈夫竟失散了。
“安史之亂”平定下來後,萬春公主多方尋找丈夫的下落,大都說楊拙死了吧。《舊唐書》上也是這麼說。但萬春公主苦熬了近十年,堅持不改嫁,她根本不相信楊拙死了,因為到處都找不見他的屍首,也沒有人確切地看見他的確是死了。
時間一晃就到了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有個很紅的電影明星叫山口百惠,她在很多場合都說自己是楊貴妃的後代。在日本山口縣大津郡,也有個楊貴妃墓,當地人堅稱這裡就是楊貴妃一行人在日本登陸並定居的地方。
很多疑點表明:楊貴妃的確沒死。
楊貴妃是被賜死的。拿一條白練上吊,或者是自殺,或者是由管內務的人縊殺。唐玄宗根本捨不得她死,楊貴妃在宮裡人緣不錯,被喬裝打扮了送走也不是不可能。外頭那些兵士們並沒有親眼看見楊貴妃死掉,皇帝也不會允許那些大男人進來檢視貴妃屍身,只需出來宣佈一聲:“楊貴妃已經被處死了!”兵士們就可以山呼“萬歲”了。只要她消失掉,也就達到了目的。在唐代就有很多傳言,說楊貴妃沒死,馬嵬坡是空墳,頂多埋了個替身。白居易在《長恨歌》裡說:“忽聞海上有仙山……”可能就是指日本,“聞道漢家天子使……”,就是說楊貴妃去往日本後,兩國還保持外交往來,楊貴妃托使者給唐玄宗帶回一隻金釵。不過此時唐玄宗已經被兒子趕下台,變成只會在秋天的雨夜隨著簷下的鈴鐺聲哭泣的老頭。新皇帝根本不允許楊貴妃回國,連“楊貴妃還活著”的消息也封殺。
楊貴妃是怎樣跑到日本去的呢?唯一的可能就是被楊拙帶走的。
當年楊拙聽到楊貴妃遇難,立刻趕往馬嵬坡,沿路打探消息,正好和逃出來的楊貴妃相遇。商議之後,認為隨著日本的“遣唐使(外交使團)”出走,是唯一的生路。楊拙和“遣唐使”代表籐原制雄交情很好,日本留學生的費用,都是由唐朝外交部提供。也只有楊拙,可以很容易地開具通關文書——就是護照。日本人的樣貌裝扮,本來就和唐朝人差不多。大家就迅速趕往揚州,從那裡乘船出海了。
既然楊貴妃可以托人帶信給唐玄宗,楊拙肯定也少不了帶信給萬春公主。所以,萬春公主堅持不改嫁,一定是相信楊拙終究還是要回國的。
一位未經確認的寡婦,等待的日子格外尷尬和艱難。萬春公主雖是新皇帝唐肅宗的妹妹,但並不同母,又因為與楊氏家族有過瓜葛,更被冷落和嫌惡。就算曾經芳華絕代,如今只是一個慢慢地等著越變越老的婦人。那點對殘存愛情的守候,在別人看來,只是狹隘婦人的變態堅持。
只有一個男性時常來探望她,就是楊錡。楊錡是楊拙的堂叔,算萬春公主的長輩,曾娶過太華公主。太華公主在大亂中喪生,楊錡逃過一死,但成為朝廷棄之不用的人物。如今跟萬春公主是同病相憐,年歲其實差得不多,這期間他倆不知經歷過怎樣的愛情進進退退,總之是既感傷又家常。秋涼之後又回春,回春之後還是秋。
萬春公主終於改嫁,時年四十歲。或許是因為她終於相信楊拙永遠不會回來了——他的消息越來越稀少,終至完全沒有。或者他另娶了,或者他死掉了。總之她放棄了最後一點希望,無奈地接受了溫暖和平淡。
嫁給楊錡五年左右,萬春公主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