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歷史上日本從哪場戰爭開始「藐視漢人」?
導讀:公元1279年,南宋被蒙古所滅,漢民族首次亡國,當時的日本處於鐮倉幕府八代北條時宗執政時期。幾乎在滅南宋的同時,忽必烈派使令日本臣服,年僅23歲的「少主」北條時宗以一國之主的身份斷然拒絕,斬殺來使。面對強大的蒙古軍團,北條時宗毅然決定軍事對抗,日本當時雖無槍炮,但幕府動員全國武士應戰。他的那句得益於中國流亡大師無學元祖的「莫煩惱,驀直前進」名言流進了日本武士的心脾。
死戰蒙軍的日本,借助兩次颱風,創下了歷史上罕見的逆轉記錄,威風凜凜、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國,敗在了當時軍事力量還不及南宋的日本手下。日本在擊敗元軍之後,對戰俘進行了處理。世所共知,蒙古帝國在元統治期間,曾經把帝國臣民分為四等。一是蒙古人,二是色目人,三是漢人,四是南人(南方漢人)。而日本在擊敗元軍之後的戰俘處理上,也參照了蒙古人的標準。他們把俘虜分四等,一是蒙古人,二是色目人,三是女真人,四是唐人(南方漢人)。
不過,他們對這四等人的待遇恰好相反——前三等,即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全部處死,四等的唐人(南方漢人)免死。為什麼單獨留人漢人?不少中國歷史愛好者一廂情願地認為,這是日本對華夏文明的崇拜情結所致。然而,崖山之後,南宋滅亡,蒙古帝國所建立的大元吞併中國大陸,當時在日本人眼裡,華夏已經被外族征服,甚至學習華夏文明告一段落。對如此文明、亡國軍隊,還有什麼崇拜之情?
據史書記載,對當時「脅從作戰」的漢軍,日本沒有崇拜,只有鄙視。在抗元戰役,日本人對元軍中的漢人評價最低,在他們看來,漢軍貪生怕死,士氣低落,是標準的魚腩部隊。元軍兩次伐日,第二次伐日龐大的遠征軍成分比較複雜,蒙古軍、漢軍、高麗軍俱在其中。遠征軍中蒙古人不佔多數,漢軍脅從作戰最眾,但卻一切唯蒙軍馬首是瞻,不能成為作戰的中堅。
當海面突起「神風」(颱風),北方艦隊剩餘的艦船搭載指揮官以及部分蒙古軍和高麗軍逃離戰場駛返高麗。南方軍漢軍指揮官和部分高級官員馬上丟下大部隊,乘南方艦隊殘存的幾艘船逃離。丟在日本九龍山海灘上的近十萬元軍,無力突破日軍的防線,補給消耗殆盡,又失去了退路,指揮官和督戰隊逃走,士氣崩潰,只得等死。戰爭最後階段,日本人開始反攻,將殘存的元軍驅趕至一處名為八角島的狹窄地區,然後縱兵發動總攻。元軍大部被殺,剩餘的兩萬多人作了俘虜。可見,元軍伐日、日本抗元驗出了被征服後的漢軍本色:毫無血性,不堪一擊。但也恰恰由於這個原因,日本鐮倉幕府才發做出了免死令:漢人雖然打仗不行,但長於生產,非「嗜血難馴」之輩,因此可以為「地瘠人乏」的日本做貢獻。所以,元軍俘虜中的蒙古人女真人色目人均被日本人殺掉,而戰俘中的這部分漢人卻被日本最後赦免了,成為「部民」(賤民之意)。
歷史就是這樣詭異,「漢魂失血」反倒成全了「漢軍活命」。「華夏陸沉」和「日本抗元」對東洋歷史轉向起到了劃時代的作用。「不拜華夏」與「取而代之」兩種心態在以日本為代表的「獨善其身」東洋國中連體生長。日本的東洋史中「中國古代」講到宋亡即告結束,他們認為宋亡後事實上已經沒有傳統意義上的中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