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餅歌:明代開國謀臣劉基對時局發展的驚人預言
那是在二十年前,大明王朝剛建立不久。一天,皇帝朱元璋正在宮殿內吃燒餅時,恰好內侍稟報,大臣劉基覲見,於是他趕緊宣召。
那麼劉基何許人也?劉基,明代著名大臣,世稱劉伯溫,他是朱元璋的開國謀臣,據說還精通「像、數、理、占」等玄理,常能預測吉凶。在朱元璋建立王朝的過程中,劉基曾為其積極出謀劃策,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後來被封為誠意伯,很受皇帝的信賴。這天,當他覲見朱元璋時,後者突然心血來潮,要試探一下他的本領。據說,朱元璋將吃了一口的燒餅用碗蓋住,然後在劉基進來時問道:「先生深明數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只見劉基閉眼掐指一算,回答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此食物也」。打開一看,果然是朱元璋咬了一口的燒餅。
朱元璋見狀,對劉基更為歎服。接著,他突然神情嚴肅地命劉基預卜朱家天下的氣數如何:「天下之事若何?朱家天下長享否?」劉基趕緊回答說:「我皇萬子萬孫,何須問哉!」要知道,在古代封建王朝,為臣子的,若在這類問題的回答上稍有不慎,便隨時可能掉腦袋,因此劉基趕緊極力奉承皇帝。但是朱元璋並不以此為滿足,因為他所關心的,並非僅僅是自己在世時的王朝命運,而是朱家的天下能否延續的問題。
懷著這種疑問,朱元璋對劉基說:「雖然,自古興亡原有定,況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享之,言之何妨,試略言之」,強令其預測一下王朝以後的命運。但因事關重大,劉基驚恐萬分地跪下哀求到:「洩漏天機,臣罪非輕,陛下恕臣萬死,才敢冒奏」。於是,朱元璋便賜給他免死金牌,令他大膽直言。就這樣,君臣二人開始一問一答,劉基最終吐露出一系列預言。這些預言,被當時人記錄下來,後世便稱其為《燒餅歌》。
對於朱元璋身後之事,劉基首先預言道:「我朝大明一統江山,移南偏北闕,雖然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防乃孫。」劉基所說的「移南偏北闕」,便是預言王朝的國都將會遷移到北方。而所謂的「雖然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防乃孫」,意思是說:太子標雖然是嫡出,可是文星卻要繼承皇位,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你的孫子。其中的「文星」,實指後來的建文帝,而他當皇帝後會遇到很到麻煩。果然在二十年後,即公元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時,太子朱標病逝,隨後朱元璋便立孫子朱允炆為皇儲。
聽到劉基的一番話,對占卜一竅不通的朱元璋以為他說的攻城守戰的問題,因此困惑地問道:「朕今都城築得堅固,守甚密,何防之有?」劉基又接著說:「臣觀都城雖鞏固,防守嚴密,似覺無虞,除非燕子飛入京。此城御駕盡親征,一院江山永樂平,禿頂人來文墨苑,英雄一半盡還鄉」。這一番話,即預言建文帝登位後將發生的重大變故。其中的「除非燕子飛入京」,是暗指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興兵攻打南京。而「一院江山永樂平」則指朱棣當上皇帝後,將改國號為永樂。
那麼「禿頂人來文墨苑,英雄一半盡還鄉」是暗示什麼呢?原來,協助燕王朱棣發動政變的,有一個神秘莫測的人物,他就是姚廣孝。姚廣孝本是醫學弟子,十四歲剃度為僧,又精通「陰陽術數之學」。洪武年間,朝廷命精通儒術的名僧集中禮部會考,道衍和尚名列前茅。他本可以受封為官,可他僅受僧服之賜。由於跟燕王朱棣志同道合,交談甚為投契,道衍和尚便跟隨燕王北上,在北平主持慶壽寺。其實,他是以佛事來掩人耳目,暗中與燕王密謀,醞釀奪權。所以,燕王朱棣發動政變成功,就是得力於道衍和尚的謀劃。朱棣當上皇帝後,並沒忘記這位第一號謀臣,於是恢復他的本姓,賜名廣孝。此外還要他蓄髮還俗,給他送來美女、房子。然而,姚廣孝都沒有接受,仍然做他的和尚。後來,他又受命監修太祖實錄,參與編纂《永樂大典》。這麼一來,劉基說的「禿頂人來文墨苑」就完全應在他身上了。至於「英雄一半盡還鄉」一句,大約是指燕王朱棣篡位後,原屬於建文皇帝的文臣武將大半返回故鄉。
隨後,劉基又一口氣向朱元璋預言了明王朝的一系列大事。主要有:預言「土木之變」 的「北方胡虜殘生靈,御駕親徵得太平。失算功臣不敢諫,生靈遮掩主驚魂。國壓瑞雲七載長,胡人不敢害賢良。相送金龍復故舊,雲開日月照邊疆」;預言魏忠賢事的「天下饑寒有怪異,棟樑龍德乘嬰孩。禁宮闊大任橫走。長人金龍太平時。各練金龍精壯旺,相傳昆玉繼朝堂,任用閹人保社稷、八干女鬼鬧朝綱」;預言李自成起義的「萬子萬孫層疊層祖宗山貝衣行。公侯不復朝金劂,十八兒孫兌上行。卦曰:木下一頭了,日上一刀一戊丁。重文不重武,英雄豪傑總無春。戊子巳丑亂如麻,到處人民不在家。偶遇饑荒草寇發,平安鎮守好桂花」等等。
實際上,《燒餅歌》中的預言,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一直說到滿清王朝被推翻以後。但由於牽扯到王朝更替這樣的大事,劉基不敢過於明言。因此其中的預言往往藏頭露尾,很像謎語一般,令時人頗為費解。不過僅僅過了二十多年,明朝政局的發展,便驚人地應驗了劉基的預言。
僅僅過了二十多年,明朝政局的發展,便驚人地應驗了劉基的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