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有多摳門:唐朝的吝嗇鬼堪比世界四大名著
「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是大唐帝國繁華的兩個峰值,除此之外,唐朝並非全是歌舞昇平和雍榮華貴,也非滿城盡帶黃金甲裡的奢華,而是在危機四伏中生息延續。唐朝社會百味雜陳,世象浮生,各色人物在唐朝文人筆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世界名著中有著名的四大吝嗇鬼形象,如阿巴貢、潑留希金、夏洛克和葛朗台,而唐朝文人筆下的吝嗇和貪婪之人亦不遑多讓,這些生活在社會各個階層的世俗中人,被唐代文人刻劃的入木三分,讀來呼之欲出,令人不禁莞爾。
唐朝時有一個叫做夏侯處信的人,做官做到了荊州地區的副長官。有一天,家裡來客了,夏侯長官命令僕人準備飯菜,僕人素知主人秉性,不敢擅自做主,就趴在主人耳邊請示需要和多少面,夏侯處信說,兩個人兩升面就可以了。僕人進去以後,很長時間沒有出來,客人眼見宴請無著落,於是借口有事先走了,夏侯先生急忙喊僕人住手。僕人屁顛屁顛的從廚房裡跑出來,說面已經和好了,夏候先生指著僕人的鼻子罵到,你就不會慢點嗎?機靈勁都跑哪去了?敢情這位夏侯爺只說不練,玩空手道。還沒完,夏侯老爺沉思片刻,對僕人說,你把它全都烤成餅吧,等老爺我下班後回來吃。僕人噘著嘴面紅耳赤的下去了。還是這位夏侯老爺,平時非常吝嗇,但老小子有個特殊嗜好,愛吃醋,莫非小家子氣的人都愛吃醋?但這位爺吃醋也喜歡吃獨食,平日裡總用一隻瓶子裝上一升醋,專門留著自己吃,家人連一滴都別想吃到。有一天,僕人告訴他,老爺,醋沒了。夏侯老爺將瓶子倒轉過來,使勁控,勉強控出幾滴,然後用嘴吸進去了。夏侯老爺在錢財上從不相信任何人,凡是上街買東西,都必須親自付帳,別人想從他那兒摳出一個大子兒,門兒都沒有。瞧瞧這位,像不像十七世紀法國古典主義喜劇大師莫裡哀筆下愛財如命,吝嗇成癖的阿巴貢?
南陽有一個人,家裡非常有錢,但是卻非常吝嗇。冬至那一天,他的女婿提著禮品回來看望老丈人,他只準備了一瓶酒,幾片獐子肉。女婿恨老丈人準備的食物太少,舉起酒瓶一口就喝乾了。老頭非常驚訝,不得已又打開了一瓶酒,女婿負氣又干了,如此添了好幾瓶酒,老頭心疼的不得了,就生氣的對女兒說,瞧瞧你丈夫這德性,簡直就是一個浪蕩子,因為好喝酒,所以你們家貧窮,可千萬別在我這裡打什麼主意。結果等他死後,幾個兒子爭奪財產,長子被殺,錢財裡生出禍端來。當時還有個大官叫做裴璩,做官都做到了宰相一級,卻非常吝嗇,能從別人遺棄的骨頭縫裡搾出油來,他在江西做地方官的時候,家庭應用的各種器具,全都是新做的,他都放在屋裡存放起來,捨不得用。每次請人吃飯,他捨近求遠,捨新求舊,從不用自己的餐具桌椅,而是專門到別的官員家裡去借,上官登門誰又敢不借?瞧瞧這兩位,活生生的守財奴,與俄國文學大師果戈理的名著《死魂靈》裡處心積慮的吝嗇鬼潑留希金有什麼區別?
說起狡詐凶殘的守財奴和吝嗇鬼,唐人張鷟在《朝野僉載》中有著這樣詳細而傳神的記載,有個名叫夏侯彪的人,是個食肉動物,素喜葷腥,但是他吃肉,別人連湯也別想喝,有一次他吃的肉食生了蟲子,但他捨不得丟掉,因為送客人出門,僕人就偷吃了一塊肉,他回來發覺後大發雷霆,想了一個非常惡毒的歹招兒,捉來了一大堆蒼蠅讓僕人當他的面吃下去,僕人不堪忍受這種污穢,噁心難耐,就把吃的肉全吐了出來,你不是想吃肉嗎?吃蒼蠅吧,至於我的肉,你得一點不剩的給我全吐出來。無獨有偶,當時安南的駐軍司令鄧祐是韶州人,家裡非常富有,有奴婢上千人。家裡面好吃的東西他都留著自己吃,獨食吃慣了,接待客人時也不肯拿出來。他的孫子貪嘴,偷吃了一隻鴨子,鄧祐煞費苦心的安了個擅自破壞家產的罪名嚴加處置。他下令僕人打了他孫子二十鞭子。廣州還有一個中級軍官叫做柳慶的,他自己單獨住一個房間,所用的東西和吃的食物都放在臥室裡,有個僕人私自拿了一小撮鹽,柳慶將他用鞭子抽得渾身是血。上述這些狡黠、凶殘的貪財者與英國傑出的戲劇大師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中塑造的夏洛克其貪婪本質別無二致。
唐末著名詩人韋莊其吝嗇程度也讓人歎為觀止,雖然書讀得多,詩寫得好,但是卻吝嗇到了數米下鍋、稱柴燒火的地步,如果家裡烤熟的肉少了一片,他立即就能覺察出來。他八歲的兒子死了,妻子準備讓兒子穿著平時的衣服下葬,韋莊卻說,死人何需盛裝,太可惜了。於是將衣服剝了下來。然後用一領舊蓆子將兒子的屍體裹了出去,掩埋完兒子,他又將蓆子拿了回來,做父親的薄情寡恩到這種地步,實屬少見。如果說韋莊因為家境貧寒尚可以寬囿的話,那麼接下來的這位,貪婪吝嗇的就讓人捧腹了。山東密州(諸城)有個軍政長官叫做鄭仁凱,有一次,他的僕人來告訴他鞋子磨破了,央求他給置辦一雙。鄭仁凱卻說:別急,我替你找一雙鞋。一會兒,看門人穿著新鞋走過來。鄭仁凱廳前的樹上有一窩啄木鳥,鄭仁凱靈機一動,叫看門人上樹去掏小啄木鳥。看門人脫鞋光著腳爬上樹去,鄭仁凱使個臉色,讓小僕人穿上看門人的鞋趕緊溜掉。看門人下來以後只好光著腳走路,鄭仁凱卻露出了有恩於別人的得意神態。上述之人這種對吝嗇的執著和瘋狂,堪比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大師巴爾扎克筆下的典型吝嗇鬼葛朗台。
唐代文人用自己的筆記體小說為我們記載了許多貪婪吝嗇者的可鄙形象,唐朝雖然物華天寶,開放程度極高,但同樣也是一個社會萬花筒,小人物也佔據著一席之地,歷史遠比現實豐富,社會也遠比閉門造車而生動,世界名著中的著名吝嗇鬼形象更是無一不能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對號入座,只是後世那些玩筆桿子的卻不能寫下一部世界範圍流傳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今人之汗顏是否有些愧對先人?而諾貝爾文學獎始終與中國作家失之交臂,文學界又反思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