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朝皇帝上朝時說的究竟是滿語還是漢語?
我們首先要確定一下所謂「上朝」的概念。
在我們通常概念中的那種「上朝」,也是清代所謂的「大朝、常朝」,是非常正式禮節。由於現代人受到電視劇的不良影響,往往覺得每日皇帝的上朝都是這種,各種品階的大臣都要出席、每個人都要求穿著禮服(朝服)排排站,再來個太監喊一嗓子「有事啟奏無事退朝」——然而事實上這類大朝在清代每一年出現的次數都是屈指可數的,只在不得不正式操辦一下的情況下,才會舉行。
這個原因也很好理解,大朝會級別的禮服(朝服等一大套)實在是太不好穿了……皇帝也是人啊筒子們~所以儘管理論上來講每月五、十五、二十五日應當舉行常朝,但實際上這個完全是禮儀性質的,皇帝們很少自己找罪受真正意義上舉行常朝,有時候甚至一年的都不舉行一次。根據穿戴檔記載,乾隆十七年穿禮服有十六次——這其中不完全是常朝所穿,禮服也在祭祀、大節日的情況下穿著(多數都是在這類情況下穿著)——其他年份差的也不多。
那麼如果不舉行常朝,清代君臣要怎麼交流感情辦辦公事呢?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召見」,這個召見,才是每日都有的形式。檔案中也記載「叫起」,聽起來還是挺形象的。這種見面方式不會很多大臣,一般就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記載:「引見官員,例由吏部帶領,應著藍袍、天青褂,掛朝珠,每逢朔、望,及五日、十日,著補褂... ...至召見,大致服色略同,惟長袍不一例,藍者、深駝色、淺醬色者,皆可著,亦配忠孝帶。」所以穿的輕便多了,皇帝也不需要面對那麼多人奏事。明確了上朝的概念以後,我想大家該明白清代每日奏事之時皇帝其實不需要面對很多人,所以儘管樓上某位同學認為這是皇帝「最愚蠢的行為」,但的確,皇帝是看人說話的。
需要說滿語的時候就用滿語,面對不會滿語的大臣就用漢語。上面還有同學說雍正帝就只會用滿語來罵人,這是非常不準確的。且不說雍正本人,雍正時期許多大臣們滿文也還是很不錯的,這其中也包括漢八旗的大臣,譬如年羹堯。我曾看過年的滿文奏摺,文字嫻熟,而且關鍵是寫的夠長……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參考一下國立故宮博物院 故宮文獻編輯委員會出版的《年羹堯奏摺專輯》,其中有一大半都是「清字摺」,亦即滿文摺。鑒於給個插圖估計大家也看不懂,所以還是不佔地方了。
雍正帝的滿文就更是神妙,一手滿文寫得龍飛鳳舞,讓無數讀檔案的後人看得淚流滿面……有清一代,大方向上的確是越到後期滿語適用範圍就越小,但由於清代皇帝素來維護「國語騎射」,在很多特定場合是要求必須說滿語的。瀛生先生曾在《滿語雜識》一書中提及,其高祖曾在道光末期親見道光帝訓斥因在御前奏事時滿語口音有訛變的侍衛,可見起碼到了道光時期,御前奏事還是看人下菜的(而且還要求口音標準T_T)。最近我看到的一些新的資料也表明清末滿語在檔案、君臣問答、正式場合還是存在一定的應用範圍的。如光緒年間接見外國使臣時,有記載表明光緒帝使用滿語來主持場面。
而哈佛燕京學院最近放出來的滿文珍稀圖書電子版的檔案之一《中俄咸豐十一年條約檔》滿文原文更是點出了條約最終解釋權以滿文版本為主,這一點可能以往中國史學界提及的不多。清代皇帝中滿文最糟糕、最不著調的就要數宣統帝了,這也是客觀環境所導致——畢竟他還沒長大就退位了,嚴格說也並沒有接受傳統的滿語文教育。所以對於其他皇帝,我們還是不要跟宣統一概而論比較好。總而言之,儘管滿語滿文在日常生活中適用範圍不斷縮小,但在正式的場合中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般無用。在日常的召見中(即御前奏事),皇帝所說的語言取決的大臣的身份和所奏內容,既有使用漢語的情況,也有使用滿語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