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南京後宰門挖出明皇城 可能仍有文化遺存 | 陽光歷史

 

A-A+

[圖文]南京後宰門挖出明皇城 可能仍有文化遺存

2015年05月11日 考古發現-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197 次

南京後宰門挖出明皇城(組圖)


 明代龍鱗紋綠釉建築構件。



南京後宰門挖出明皇城(組圖)


後宰門半山探溝。



近日,南京後宰門地區明故宮北面緊靠北安門橋處,埋藏了600年的明代一處皇城建築遺址被發掘。昨日,南京明史專家稱,這可能是明皇城以內,宮城以外禁地範圍內一處宮殿建築,有可能是當年御林右軍的營房,頗具考古價值。


32天挖掘——地下原是燕雀湖,邊挖邊抽水



後宰門半山園一帶,處在南京市7個地下文物重點保護區之一,明代宮城及御道區的保護範圍內。此次發現遺址的地方位於北安門橋以東,半山坡西南面,緊靠明故宮宮城,地理位置極佳。然而現在這地方卻很難找到,記者在此轉了一大圈,終於在一大片小區裡一所廢棄的小學大院找到這片工地。記者看見大院的鐵門已被考古人員緊鎖,從外面根本看不見裡面。走進安靜的院子,出現在記者面前的卻是另一番景象。一個長25米,寬5米,深2.5米,面積100平方米的探溝已被挖開。只見探溝裡全是積水,似乎看不見什麼。這時候現場考古人員告訴記者,南京屬丘陵地帶,加上這裡原是燕雀湖,地下水太豐富,剛抽完又積上水了。



待探溝裡的水被抽乾後,記者走近一看,一座古建築遺址豁然出現在眼前。南面是一處建築遺址,北面是建築外的道路,在路的兩側有非常規整的排水溝。據考古專家介紹,發現建築遺址的層面在1.3米處。當時挖掘到0.6米就出現了文化層,發現了明清時期少量的青花瓷片,還發現了一些近代建築構件。挖到1米時,出現大量的建築殘片和瓦片。這些堆積的瓦片大都是內為布紋,外為素面,看上去很樸素大方。挖到1.3米以下建築遺址就完全展現出來,經過32天的挖掘,在地下1.6米處,一片完好的建築遺址終於重見天日。



2米地下——高級建築可能是御林軍營房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探溝西北角,發現了明中期一處磚鋪路面,呈南北方向,為34×17×5厘米的磚塊順砌,現長6米,寬2米,面積12平方米,從路的等級判斷,這一片建築等級和規模都相當高,但整體規模無法知道。緊貼路的東側有長18米的排水溝,與建築排水溝相連。溝內為邊長36厘米、厚5厘米的方磚鋪砌。根據發掘情況看,水系是從北往南面流向。由於受到發掘面積的限制,難以說清排水溝旁建築遺址的佈局規模。



最為令人振奮的是,在探溝的中部還發現了明代高等級磚鋪房址建築遺跡,鋪地磚面積殘存32平方米,保護完好。鋪地磚下為20厘米厚的夯土層,比較堅硬,土色為紅褐色,夾有少量瓦片。在距離道路南端8.6米,發現東西向排水溝,西側用磚順砌,底層為平磚。排水溝殘長1.2米,寬20厘米。從發掘出的建築基層和排水溝構造看,設計水準十分高超,合理地保護了建築,又使得雨水和室內用水有序地順排水渠道流向江河。一位有經驗的考古專家小心地說,從發掘出的青磚看,排水溝一部分磚可能是二次用磚,因為磚上有白灰,可能是蓋在明代建築之上的清代建築。有兩點發掘可以證明,一是發現了一塊疑似清代磚雕,長24.5厘米,寬9厘米,厚4厘米,上面雕刻有精緻的忍冬紋圖案,另外還發掘了清代才有的薄磚。



據南京地方志專家陳濟民介紹,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設立親軍都尉府,統領中、左、右、前、後五衛,專門從事對皇城的保衛。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建錦衣衛,設南北鎮撫十四司,其編製將軍、力士、校尉,專門為皇帝護駕,並有巡查緝捕任務,稱為御林軍,分右御林軍和左御林軍。此次在明故宮中軸線以東右方150米左右發現的高等級建築遺址,極可能是守衛皇宮的右御林軍營房。



南高北低——傳說「填德滿」是建宮的吉兆



陳濟民說,朱元璋的後代們一直擔心自己的安全,當年的御林軍陣容龐大,有5000多號人駐紮在皇城裡。「劉基不懂,紫禁城位置選得並不好,南北地帶太狹窄,而且皇城南面光華門一帶都是丘陵,本身地形就是南高北低。如果皇宮建在現在的鼓樓以南,南京大學一帶,地勢又好,再大的炮也轟不著呀!」記者查找有關資料發現,明朝的南京皇城,朱元璋在世就出現南高北低的地勢了。當年謀士劉基按道家理論為朱元璋選的皇城地基,在興建之前原是一片燕雀湖,為傳說的「鍾山龍蟠」的龍首所在,是南京城最理想的「帝王之宅」,現在中山門外的前湖即是其中一部分。為了「移三山而填燕雀」,傳說朱元璋曾把一個名叫田德滿的老人活生生投入湖中墊底,以求「填德滿」的吉兆。為避免宮城下陷,建築師們在城牆底部鋪以巨石,在宮殿下面砌了磚石下水道。這些補救措施並沒有完全解決地基下陷的問題。而探溝裡挖掘出的排水系統就是為了保護建築主體修造的。



江蘇省社科院明史專家季士家認為,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帝國後,制定了嚴格的住房等級規劃,洪武26年規定,一品二品廳堂五間九架,屋脊可用瓦獸,梁棟、簷角用青碧繪飾。從現場探溝裡挖掘出的帶有龍鱗紋飾的綠釉琉璃來看,綠釉琉璃瓦建築都是皇宮裡大殿兩旁的建築。按理只有皇宮主體建築才能用帶龍飾的構件,為何在此出現,專家一時也說不清楚。另外記者從居民吳先生拍攝的照片看,還出土有房簷螭吻鉤、清代忍冬紋青磚和近代獸面瓦當等。



[猜想] 周圍可能仍有文化遺存



南京博物館考古專家表示,此次發現,對研究後宰門地區的歷史以及文化沿革提供了比較重要的實物資料。清理出的明代房址、道路等遺跡,展示了明代建築的磚砌方法。由於此地地下文物埋藏的複雜性和不可預見性,同時鑒於考古發掘面積受到一定局限,未發掘區域尤其是校園操場的東部片區仍不排除還有地下文化遺存的可能。



[回顧] 後宰門半山園曾幾經興廢



季士家介紹說,九百多年以來,後宰門半山園幾經興廢。北宋年間,王安石在城東燕雀湖畔的「白塘」地方,經營了一處小小的園林,「築地於白下門外,去城七里,去蔣山亦七里。」正處半途,故名為半山園。王安石隱退園內,寄情山水,寫下了大量詠景吟情的詩文。



明代修築城牆時,把半山園劃入皇宮禁地範圍內,命令不得建有其它建築。後宰門即明故宮的北門,明初,還沒有後宰門這個名字,北京元大都皇城叫厚載門,取自《易經》「坤後載物,德合無疆」之意。明成祖建北京紫金城後,北安門民間也俗稱厚載門,後來朝廷認為厚載門犯了皇帝的聖諱,於是將厚載門改為後宰門。當年一些失寵的太監來南京避風頭,他們集中在北安門,他們習慣上稱後宰門,於是「後宰門」的名稱在南京民間一直流傳至今。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