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原始的毒藥:「毒藥」古意非有毒之藥
導讀:讀《歇冠子》時,發現了一處頗有趣的地方。魏王問扁鵲,其兄弟三人都擅長醫術,何人醫術最高?扁鵲的回答是,大哥最高,能防患於未然;二哥次之,能在病症初露時,就將之祛除;而自己的醫術最差,只能在病情嚴重的時候,才「投毒藥」,將病除去。初看時,以為扁鵲擅長的是「以毒攻毒」,所以才會「投毒藥」治病。可後來,又看了書中的另一則故事,說扁鵲為一名血脈堵塞的病患治病,也是「投毒藥」,令血脈暢通,所以患者才痊癒。此文中的「毒藥」,與上一則故事的「毒藥」,是相同的。
這麼一來,就覺出矛盾的地方了。先不說在中醫裡,以毒攻毒雖能治療一些疾病,但僅是偶一為之,並不常見,就算要施用,也是在特定的情況和病症中。如通血脈這病,在中醫中,斷無以毒藥通血脈的道理。而且,扁鵲說,自己行醫都是「投毒藥」。如此一來,「毒藥」到底是什麼,就值得深思了!
後來,翻看秦漢古籍,發現我們如今所說的「良藥苦口利於病」,在秦漢時,這句話最初的說法卻是「毒藥苦口利於病」。「毒藥」豈會利於病?這問題,令人不解。直至發現了鄭玄的註釋,這一難題才迎刃而解。鄭玄為先秦古籍作注,解釋「毒藥」時,釋義為「藥之辛苦者」。也就是說,最晚到秦漢的時候,當時人所謂的「毒藥」,並非指有毒之藥,而是指味道濃烈、藥性強的藥。這類藥的刺激性強,所以遇到重症患者,便得下「毒藥」,藥效才夠。
這麼一來,之前的疑問,便能說通了。扁鵲自謙醫術不佳,理由便是自己只能在病症發展到很嚴重的地步時,才下重藥去病。而為病人通血脈時,也得下藥力強烈的重藥,才能令血脈暢通。所以,此「毒」非彼「毒」。可見呀,在古代,「毒藥」最初的意思,是重藥,而非有毒之藥。只是,隨著歷史的變遷,有些漢語的詞彙,本身也經歷了演變。「毒」字既然有「具備毒性」的意思,「毒藥」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有毒之藥」,而非最初的重藥良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