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秘史:蔣介石5個鮮為人知的兄妹結局如何?
導讀:蔣瑞菊生於1892年,蔣瑞青生於1894年,均在幼年夭亡。蔣瑞青幼時聰明伶俐,深得蔣母王氏疼愛。王采玉在他死後給他找了一個王姓夭折的幼女合葬,作為冥配,以後並以蔣經國為嗣子。蔣介石也曾親自撰寫祭文,辭頗哀切。
蔣介石是在12月30日得知「胞兄英德任內,虧欠公帑陸千元。其會計竺某,為新任扣留。」對於此事,蔣介石在日記中說,他「不勝慚愧,吾惟有公事公辦而已。」蔣介卿回家鄉後,無所事事,終日招一些親朋好友,搓麻將取樂。他脾氣暴躁,有時輸了錢就與人爭吵,甚至動手打人,別人懾於蔣介石的權勢,只好讓他三分,因而他仗勢欺人之名盛傳閭裡。
據譜牒稽考,蔣介石可確認的遠祖是五代後梁時人摩訶居士。曾居江蘇宜興。蔣姓是溪口大族,《武嶺蔣氏宗譜》循舊例每隔30年纂修一次。自清代以來,1691年、1716年、1737年、1768年、1799年、1827年、1858年、1888年、1918年都修過譜。最後一次大修是在1948年,由蔣介石主持,聘請吳稚暉為總裁,陳佈雷為總編纂,實際負責修譜者是沙孟海。事畢,由蔣經國在溪口主持了「進譜」大典。
大凡修譜,列舉世系,總要找一個有來頭的祖先,以示榮耀。蔣家祖宗,以蔣浚明的「金紫光祿大夫」最為顯赫,故蔣家祠堂的祖宗牌位即從蔣浚明供起。
蔣介石哥哥的故居(資料圖)
蔣家排行,自25世起為五言四句,即:「祁斯肇周國、孝友得成章、秀明啟賢達、奕世慶吉昌。」蔣介石的曾祖祁增,字懷盛;祖父斯千,字玉表;父名肇聰,字肅庵。蔣介石為溪口蔣氏世系28世周字輩,故其譜名為周泰(初為周健)。在蔣介石的曾祖蔣祁增時,蔣家五房中的第三房分為新三房和老三房。蔣祁增是新三房的祖宗,其下依次為蔣斯千、蔣肇聰。
蔣介石的祖父蔣斯千,生於1814年,卒於1894年。自蔣介石的16代太公蔣仕傑從三嶺遷至武嶺,世代以務農為業,至蔣斯千開始棄農經商。他在溪口鎮上開設一家以經營鹽、酒、石灰為主的商店,店名為玉泰鹽鋪。
蔣斯千的鹽鋪是溪口鎮上唯一經營官鹽專賣的店舖,內掛著官鹽的招牌。鹽是從寧波批發來的,石灰是由富陽運來的。後來,還經銷大米,從安徽蕪湖販來。同時釀酒兼營糟坊,經營範圍並不小。主要銷售對象是溪口以西的雪竇山民,也做本街生意。大約在1862年前後,太平軍一度克復寧波府屬各縣。由於戰爭的影響,溪口商業一蹶不振,玉泰鹽鋪也停了業。以後,隨著局勢的安定,蔣斯千又多方籌資恢復了玉泰鹽鋪。其時,蔣斯千已屆知天命之年,疏於店務,於是就把玉泰鹽鋪交給精明能幹的兒子肇聰經營,自己坐享清福,安度晚年。
蔣斯千是個虔誠的佛教徒,而且也略懂醫道,常入山採藥,為鄉人治病,口碑甚佳。蔣介石的幼年時代,都是在祖父身邊度過的。蔣斯千對這個孫子頗為疼愛,為之起乳名瑞元,關懷備至。蔣斯千的樂善好施,給蔣介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對這位祖父十分尊敬。
蔣介石8歲那年,祖父蔣斯千過世,葬於溪口鎮北石鱔岙幡竿丘,享年81歲。
蔣介石的祖父蔣斯千生有二子,長子肇海嗣於無後的斯水,次子肇聰,承頂三房。蔣肇聰即蔣介石的父親,字肅庵,小名明火。
蔣肇聰卒於1895年,享年54歲。蔣肇聰過世那年,蔣介石年僅8歲。蔣肇聰對子女要求一向嚴厲,蔣介石對此印【JP2】象非常深刻。1918年,蔣介石在追述乃父事略時曾頗具感觸地說:吾九歲而喪父,今幾二十年,未嘗須臾忘吾父未歿時之言也。吾父之歿也,吾母王太君在側,吾父顧吾及幼妹,指謂吾兄曰:「爾弟妹幼,吾死後,爾後必哀痛不自勝,爾年長,其能盡孝致友以慰吾心耶!」吾兄承涕自任,乃瞑。嗚呼,痛哉!吾父性剛直,處事公,接物以誠,容貌毅重,自持勤儉,其所以訓亦若是。方吾始就傅時,吾父引而訓之曰:「吾少承先人業,不克服勞於國,然猶冀於鄉黨施教育,矯去敝俗,今者吾當盡力,使親族敦睦,閭無驚,而爾輩得一意讀書,異日倘有所成,亦可稍補吾憾也已。」暨晚歲,則愛吾兄遞逾切,而督責亦愈嚴。
蔣肇聰去世時,其繼室王氏以一寡婦之身,撫養一群稚齡的兒女,無力大辦丈夫的喪事,一直拖延到1913年,才由蔣介卿、蔣介石兄弟兩人將其亡父與原配徐氏、繼配孫氏合葬於錦溪村北桃坑山右蟹鉗。
蔣瑞春,是蔣家的長女,蔣介石的同父異母的姐姐,生於1874年,年長蔣介石12歲。1889年即蔣介石3歲時嫁於離溪口鎮1.5公里的任宋村農民宋周運為妻。宋粗識文字,愛錢如命,生活儉樸,有一段時間是豐鎬房的管家之一。他從寧波到溪口,不坐汽車,寧願跑路,問他原因,說買一雙布鞋只要大洋4角,汽車來回需一元六角,可買4雙布鞋,可穿兩年,乘汽車太不划算。30年代末期,宋被蔣經國接到江西,死於贛南,一生沒做過什麼大事。
蔣介石對大姐蔣瑞春一向比較敬重。據瑞春大兒媳張小翠說:「舅父(指蔣介石)和婆婆感情很好,每次回鄉,總要來我家看望婆婆。一次兩人在溪口到任宋村的路上相遇,舅公趕忙下轎,請婆婆上轎,自己步行隨轎到我家,路上的人看到都很驚奇。」1946年,蔣瑞春在任宋村逝世,蔣介石特派蔣經國趕來奔喪。
蔣介卿,是蔣家的長子,蔣介石同父異母的哥哥,年長蔣介石10歲。因蔣肇聰的哥哥肇海無嗣,蔣介卿很小即被過繼在肇海名下,以承門戶。1895年,蔣父肇聰身染時疫病故,蔣介卿19歲。蔣肇聰死前曾反覆叮囑蔣介卿要善待母、弟,蔣介卿也痛哭流涕地答應了這一要求。但蔣肇聰歿後第二年,蔣介卿即與繼母分家另過。
蔣介卿曾考中秀才,後畢業於四明專科學校法政科,做過台州地方法院推事、廣州地方審判廳推事。20年代初,因蔣介石在粵軍中任職,蔣介卿被廣東省公署政務公廳長古應芬推薦出任瓊州(今海南)文昌縣知事。但是,蔣介卿未及赴瓊上任,於4月25日又調任廣東英德縣知事。他電告蔣介石後,蔣在日記中記載道:「得兄電,已由文昌調署英德縣知事,心雖愉慰,而不知其能盡職與否,則又轉喜為憂矣。」果不出蔣介石所料,蔣介卿在英德沒幹上半年,就被解職,只好返回奉化。
蔣介石是在12月30日得知「胞兄英德任內,虧欠公帑陸千元。其會計竺某,為新任扣留。」對於此事,蔣介石在日記中說,他「不勝慚愧,吾惟有公事公辦而已。」蔣介卿回家鄉後,無所事事,終日招一些親朋好友,搓麻將取樂。他脾氣暴躁,有時輸了錢就與人爭吵,甚至動手打人,別人懾於蔣介石的權勢,只好讓他三分,因而他仗勢欺人之名盛傳閭裡。
1927年12月1日,蔣介石和宋美齡結婚。事前,蔣介卿多次勸說蔣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與蔣介石離婚,並代蔣答應了毛氏離婚不離家,仍作豐鎬房女主人的要求。蔣、宋在上海舉行婚禮時,因蔣母已去世,便請蔣介卿擔任了男方主婚人,頗得宋美齡好感。1928年5月,宋美齡極力推薦他擔任了浙江海關監督。這是頭等肥缺,每月官俸360元,管轄鎮海、象山、慈溪、海門等13個常關(後減縮為11個),每個常關照例要向監督「孝敬」,每月100元至300元不等,視關卡大小而定。蔣介石還委任他兼任了浙江省政府委員。1933年後,浙江海關將11個常關劃歸通稅局管理,機構也大為縮減,成了一清閒衙門。
蔣介卿一生好嫖妓、罵人、賭博。1930年前後,他用營私中飽的收入在寧波城裡九曲巷購買精美住宅一處,先納妓女程愛卿為妾,同居一年多後離去,後又納一柯姓妓女。他買屋納妓,聲名很壞,使蔣介石的「政譽」也受到了影響,因而引起蔣介石的不滿。1935年7月,有一個曾任黃埔軍校教育長的劉灝,系浙江鎮海駟橋人,因患神經衰弱症,不堪軍旅重任,要求改任文職,蔣介石就叫他接替了蔣介卿。
蔣肇聰精明能幹,20剛出頭就從蔣斯千手中接辦玉泰鹽鋪店務,治理得井井有條,生意興隆,家業由此而為小康,在溪口鎮上成為十甲戶之一。除鹽鋪外,尚有薄田30餘畝。蔣肇聰在溪口有個不雅的諢號,叫埠頭黃鱔,意極油滑,別人佔不到他的便宜。
蔣肇聰從小能說會道,且識文斷字,又是溪口望族之後,故常為鄰里調解訟事糾紛,並仿其父,時有施惠於桑梓的善舉。
蔣肇聰的髮妻是白巖村人徐氏,生子介卿、女瑞春,於1882年病故。之後續娶蕭王廟鎮人孫氏,不到兩年,孫氏死於時疫,未留子女。1886年,蔣肇聰聘迎了寡居的葛竹村人王氏為繼室,生子瑞元、瑞青,生女瑞蓮、瑞菊。
劉灝來接任時,蔣介卿只叫秘書忻段昌將公事賬冊略加整理,草草移交了事。他下任後回到奉化,仍擔任著省府委員的職位。後來宋美齡想叫他出任上海江海關監督,而蔣介石怕乃兄在官場出醜,對蔣介卿說「此事暫緩進行」,以後就沒有了下文。蔣介石在經濟上盡量供他揮霍享用,卻不願放他去做大官。蔣介卿在溪口開設了一家公餘錢莊,一直在家鄉作威作福,成為當地的土皇帝。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爆發,張學良、楊虎城扣留了蔣介石。消息傳到溪口時,蔣介卿正在武山廟吃酒看戲,他本來患有高血壓,聞訊後驚駭過度,中風跌倒,不省人事,抬回家後一病不起。蔣介石返回南京時,他已病危,其女華秀打電報向蔣介石陳述病況,蔣復電說:「昨日接到華秀電,長兄有病,在家靜養,派人送參。」次日,果然送來人參10枝,可是蔣介卿已病入膏肓,無法挽救,12月27日不治身亡。
蔣介卿死後,當時並沒有安葬,只是草草作了處置。因蔣介石在西安事變時腰部受傷,需要休養,直到1937年4月22日,才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國民黨中央的一些顯要人物如林森、馮玉祥、居正、何應欽、朱家驊、閻錫山等,還有杜月笙、金廷蓀、王曉籟等都趕來參加,蔣介石親自接待。祭奠靈堂設在蔣家祠堂,客人多住武嶺學校,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為主祭。為辦喪事,豐鎬房還備了齋飯,附近村鎮,聞訊趕來吃齋飯的人在1000桌以上,送殯隊伍長達25公里。喪葬費用都是豐鎬房支出。蔣介卿之妻單氏認為機會難得,私下對總管蔣孝祥說:「阿叔(指蔣介石)花錢是不在乎的,他幫我家的忙也只有這一次了,你在賬目上可以多報一些。」所以報了棺木費3000元,出殯費9000元,共12000元,實際只用了8000元左右,單氏趁機撈了一筆錢。
蔣瑞蓮,是蔣介石的同母妹妹,生於1890年,死於1937年。1906年,蔣瑞蓮嫁與蕭王廟後竺村竺芝珊為妻。當時,蔣介石正在日本,接到母親的家書後,匆匆結束首次留學生涯,返國回鄉為其妹主持嫁事。竺芝姍原來是玉泰鹽鋪學徒,與瑞蓮青梅竹馬,結成夫妻。他雖然文化不高,但後來亦因蔣介石的關係而發跡,曾擔任過佛山籌餉委員、蘇州稅務局長、中國農民銀行常務董事、津浦鐵路車務總段長等重要職務。1949年全國解放前外逃到台灣,1971年病逝。其子竺培風,寧波商校畢業,與蔣介卿之子蔣國柄同年留學,國柄學陸軍,他學空軍。竺培風在英國皇家空軍學校畢業,回國後在民航局任第一大隊長。蔣介石對他期望甚深,鍾愛如親子。培風娶楊森女兒為妻,生有一女。竺培風在解放戰爭初期,因飛機失事殞命。死訊傳至時,蔣介石正在批閱公文,聞報大慟,把手中握著的一支毛筆猛地一擲,停止辦公。蔣瑞蓮與竺芝珊尚有一女名培英,全國解放後留居上海。
蔣瑞菊生於1892年,蔣瑞青生於1894年,均在幼年夭亡。蔣瑞青幼時聰明伶俐,深得蔣母王氏疼愛。王采玉在他死後給他找了一個王姓夭折的幼女合葬,作為冥配,以後並以蔣經國為嗣子。蔣介石也曾親自撰寫祭文,辭頗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