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騎兵戰無不勝的秘密武器到底是什麼? | 陽光歷史

 

A-A+

成吉思汗騎兵戰無不勝的秘密武器到底是什麼?

2017年03月31日 歷史紀事 暫無評論 閱讀 153 次

重視軍隊通訊聯絡和交通運輸的暢通無阻。據史料載,差不多他每到一處,在五十、百里以內各設一釋站,僅送信報息的驛站所備用馬就達三十多萬匹。 

成吉思汗是古代蒙古民族的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同時也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戰略家。他征戰終生,統一了蒙古高原上的諸部落後,進而征服了半個世界,創立了橫跨歐亞兩大洲的蒙古大帝國。成吉思汗成就霸業的原因諸多:

首先成吉思汗本人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天才。他從小生活艱,形成了堅毅,勇敢的性格。他生活的年代動亂,漂泊,耳濡目染使他對於行軍打仗非常熟悉。

第二,蒙古民族民風彪悍,團結,吃苦耐勞,蒙古士兵從孩提時就練就了鋼鐵般的意志。據史載:「蒙古人從三歲起就手拿弓箭。」他們放牧、騎射、圍獵,很早就孕育了靈敏的馬上戰術。

第三,成吉思汗的軍事思想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他在蒙古騎兵的建軍、治軍、練軍和用軍等各方面,繼承和發展了先人的成功的實踐經驗,並有自己的獨創之處。

戰略方面,成吉思汗有一套後人稱為「大迂迴」的戰略。蒙古軍的迂迴戰略源於蒙古族的圍獵。他們把圍獵中的技藝,嫻熟地運用到戰爭中,許多堅固的城堡,變成了他們圍困中的野獸。因此,蒙古軍隊大迂迴戰略的突出特點是:它不以擊潰敵人就算達到戰爭目的,而是用獵人那雙狡黠、深邃的眼睛,盯著敵人的後方,以左右包抄的方式,將敵人包圍,從不給對方留下一條逃生的出路。即使留有一條生路,那完全是一種戰術運用。這種大迂迴戰略,與古代其他軍隊的進攻方式大相逕庭,它不直接對敵列陣挑戰,而是更講實際,手段更隱蔽。併力圖在使用力量之前,先施「計謀」將對方制服。

大迂迴戰略能營造廣闊的戰爭空間,以迂為直,避實擊虛,使戰場攻防結構發生突變,從而打亂敵人的部署,為己創造有利戰機。大迂迴戰略離不開源源不斷的物資供應,蒙古軍隊之所以能在穿插、迂迴中屢建奇功,就在於它「羊馬隨征,因糧於敵」。蒙古軍因糧於敵的具體作法一是搶奪牲畜以備後用。二是對堅壁清野的城堡,用軟硬兼施的方法迫對方供給糧食。蒙古軍隊以自己獨有的方式解決了軍隊的供應問題,而這種解決方法不像一般的軍隊讓士兵負重過多,或在戰鬥序列後有很長的輜重隊,而是在他們民族千年以來養成的飲食習慣中,以最輕便的方式加以解決。這種輕便體現在他們食用的羊或馬,不需要特別的裝備來運送,從而大大減輕了蒙古軍隊的負重,更有力量和能力,大膽向敵人的縱深穿插迂迴,其距離的深遠常常使他的敵人也難以置信,這就是為什麼蒙古軍隊攻下一個個城堡竟是那麼容易。

在戰術上,騎兵大兵團寬正面密集隊形衝擊敵人,迂迴包圍,分進合擊,誘敵深入,設伏殲敵,對敵堅固城堡採取變化多樣的攻破戰術,不給跑敵喘息機會,猛打猛追。這些戰術細緻巧妙,機智靈活的運用使成吉思汗的軍隊經常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第四,成吉思汗的建軍要則:知人善任,勇於納諫。只要忠誠並有才幹則不分民族或階層就重用信任,甚至不嫌戰場俘虜和從他來投誠者,同樣一視同仁,視其能力水平給予一定職位加以重用。

精心的組織工作。整頓軍隊,分別任命十戶長、百戶長、千戶長、萬戶長,使軍隊直接歸屬於自己掌管和嫡系親信控制之下。軍隊體制上建立了護衛軍組織,這支護衛軍是成吉思汗戰勝敵人的一個重要依靠力量。

制定周密細緻的作戰計畫。他制定作戰計畫與軍事指揮時力避盲目蠻幹,不打無把握之仗,不打無準備之仗,決不含含糊糊草率從事。

嚴明軍紀,賞罰分明。蒙古史學家多桑指出:"將軍中如有人犯了錯誤,成吉思扦只要派去一名下級官吏傳令,就準能執行不誤。這個將領無論相距多遠,雖統帥十萬人馬,也得堅決服從使臣的傳令。如果處於鞭打,就得伏地受刑,如若處以殺頭,就給割下自己的頭。"而對做出貢獻的有功人員,他終生不忘,永遠信任,分別給予獎賞。

嚴格軍事訓練,重視改革武器裝備技術,重視培養官兵的英勇頑強的思想作風。蒙古軍隊的武器裝備由一般常規武器發展到能使用火炮、火箭發射器和火焰石油投射器等先進武器,平時行軍安營紮寨,總是以戰鬥陣容駐防。有時召集各軍營部隊,考核軍隊訓練,或者從各部隊選拔優秀士兵搞武藝比賽和摔膠,優勝者給予鼓舞獎賞。

重視軍隊的後勤保礙工作。由於出征時攜帶的羊馬很有限,為充分食用這些牲畜,成吉思汗還專門規定了屠殺的方法:「用牛羊的膀胱兩個,吹滿空氣,把骨管伸進膀胱的管孔。骨管上刻有螺絲紋。在獸的第四、第五肋條之間,刺個穴口然後把骨管插進創口,壓迫膀胱把空氣注入肺臟。這樣做的時候,獸立刻死去。死狀好像是被電擊一樣。這個殺法的利益是肉量增加70%,滋養力充分,肉質柔軟,味道也美,易於更長久的保存。」(《大統帥成吉思汗兵略》274頁,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重視軍隊通訊聯絡和交通運輸的暢通無阻。據史料載,差不多他每到一處,在五十、百里以內各設一釋站,僅送信報息的驛站所備用馬就達三十多萬匹。成吉思汗當時對修築橋樑、開山修路也非常重視。他出征花刺子模國,渡過伊力河時,墊木頭、鋪石子修的橋就達四十八座。察阿歹西征中渡過沙拉坦河時,就修了十八座橋,使全軍安然渡河。除此以外,過山越嶺時也修了許多小路,從而對來往人馬、車輛、商賈、遊客創造了極為方便的條件。這樣兩大洲各國之間的來往聯繫也更加方便,路程也縮短了。作戰時軍隊之間相互聯絡信號方面,也都採取了妥善的辦法和制定了必要的制度。例如制定往步和乘馬聯絡外,用吹號、色旗互相聯絡等。

成吉思汗一生勒馬跨鞋馳騁在橫跨歐亞兩大洲的廣闊戰場上,創造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戰略戰術,豐富了世界軍事科學史的寶庫,給人類留下了寶貴遺產。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