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明成祖朱棣寵殺后妃秘聞 | 陽光歷史

 

A-A+

[圖文]明成祖朱棣寵殺后妃秘聞

2016年04月04日 明朝皇帝, 皇帝的女人們, 野史逸聞 暫無評論 閱讀 222 次



明成祖朱棣畫像

在明朝歷史上,明成祖朱棣是一個歷史地位僅次於太祖朱元璋的皇帝。他生於元朝至正二十年(1360年),洪武三年(1370年)10歲時被封為燕王,21歲就藩北平,在諸王中實力最強,最具才智膽略。燕王早就覬覦皇位,根本不把太祖選定的皇位接班人、他的侄子皇太孫朱允?放在眼裡,太祖死後的第二年七月,也就是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便以「恢復祖宗法制」、「清君側」為借口,在北平起兵反叛,史稱「靖難之役」。4年後(1402年)他取得了勝利,把侄子趕下了皇位,自己在南京奉天殿登上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第二年改年號為永樂元年,是為成祖。成祖在位22年,做了許多值得肯定的事情,如遷都北平、開設貴州、修《永樂大典》、派鄭和六下西洋等,也留下了許多被後人唾罵的惡行,如大肆屠殺建文帝的忠臣、濫殺無辜、實行恐怖的特務統治等。成祖能成為一代名主,他的皇后徐氏功不可沒,而他的殘酷、荒淫卻使妃嬪受盡折磨。


出色的皇后


洪武八年(1376年)冬季的一天,太祖把開國功臣徐達召進宮中,滿臉親切地對徐達說:「朕與卿布衣之交,患難與共20年。自古以來,相處較好的君臣往往互相結為親家,聽說卿的長女賢淑,與朕的四子朱棣正好相配,卿看如何?」徐達自然是不敢拒絕,一口答應。太祖親自開口提親,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由此可見徐達的這位長女徐氏是十分的出色。


徐氏,生於元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母親謝氏,父親徐達為太祖奪取政權立下赫赫戰功,被太祖封為魏國公,官至右丞相,位列開國功臣之首。徐達沉默寡言,處事謹慎持重,對太祖恭恭敬敬,對部下優禮有加,深知為臣為將之道,絲毫沒有那種功成名就便驕橫跋扈的作風,因此當太祖對功臣大開殺戒時,徐達能夠保全自己,並在死後被謚為中山王。徐氏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耳濡目染,從小處事做人便頗得父親的真傳。徐氏聰明好學,記憶力很強,雖說身處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父母並沒有浪費她的這份天資,請來老師教她讀書識字。徐氏非常喜歡讀書,四書五經、詩賦文章,廣泛涉獵,小小年紀便被稱為「女諸生」,詩書禮樂的熏陶使徐氏溫文爾雅,富有見識,言談舉止得體,比起一般僅工女紅、略識文字的大家閨秀自然優秀許多。因此徐氏賢淑有才的名聲在上層社會中廣為傳播,一直傳到太祖的耳中。


洪武九年(1377年)正月,徐氏被正式冊封為燕王妃。這一年,燕王17歲,徐妃15歲。婚後,徐妃謹守婦道,不僅關心體貼丈夫,對公婆更是敬重,謹慎侍奉,令燕王十分滿意,婆母馬後也非常喜愛,連連稱讚她是朱家的好媳婦。徐妃在馬後身邊生活了4年,馬後的言傳身教使她深深懂得如何去做一個稱職的好后妃。


洪武十三年(1381年)三月,根據太祖的安排,燕王到他的封地北平就藩。20歲左右的燕王和徐妃戀戀不捨地告別父母家人,告別熟悉的都城南京,離開長輩的呵護,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北平獨立支撐門戶。燕王府機構龐大,下轄審理所、典膳所、奉祠所、典定所、紀善所、良醫所、典儀所、工正所等,有負責教育的伴讀、教授,管理王府倉庫的大使、副使等官員,此外還擁有一支自己的軍隊,燕王就藩時朝廷賞賜給他的燕山中、左二護衛侍從將士就達5770人。要管理好這麼多的機構人員絕不容易,如果說,徐妃就藩前已具備賢妃素質的話,那麼,現在要獨立發揮賢妃這一角色的作用了。


徐妃果然聰明能幹,她不僅很快適應了新的環境,而且積極為丈夫管理王府獻計獻策,幫助丈夫將府中的各項事務安排得井井有條。徐妃還注意協調王府中的人際關係,使王府秩序井然,因而得到了府中上下的敬重。這一期間,燕王曾幾次奉命帶兵北征,頗有戰功,重要原因之一便在於徐妃為他管理好王府,使他沒有後顧之憂。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在北平起兵反叛,發動「靖難之役」。在奪取了北平附近的居庸關、懷柔、密雲、薊州、遵化、永平等州縣後,燕王帶兵攻打大寧(今內蒙古寧城西)。得知這一消息,建文皇帝派李景隆帶領朝廷軍直撲空虛的北平而來,朝廷軍在北平城下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朝廷軍有10多萬人,而北平城內連老幼孱弱都算上也不及1萬,面對敵眾我寡的危險局勢,徐妃沉著冷靜地與留守北平的長子朱高熾及守城將官一起謀劃,部署守城各項事務,號召全體守城將士誓死守城,等待燕王回師。同時,徐妃發動城中將領及士民妻子登城作戰。每人發給一副盔甲,徐妃親自登城督戰,城中婦女在徐妃激勵下,披甲上陣,拋石塊、擲瓦礫,與朝廷軍展開殊死戰鬥,直到燕王回師北平。北平保衛戰充分體現了徐妃有膽有謀、沉著機智。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攻佔京師,奪取了皇位。徐妃也隨之離開了生活21年之久的北平,回到南京。同年十一月,徐妃被冊封為皇后,這時她已經40歲,皇族內部殘酷的權力戰爭使她積累了豐富的政治經驗。


明朝建立之初,太祖鑒於前代后妃干政的歷史教訓,規定皇后只能管理宮中妃嬪之事,宮外之事一概不准干預。事實上要做一個母儀天下的皇后,不可能完全置宮外之事於不顧,用徐皇后的婆婆馬皇后的話說,便是皇帝是天下之父,皇后是天下之母,子女生活得如何,做母親的焉有不關心之理,因此馬後曾多次出於良好的動機關心朝政,所提的建議均被太祖接受。徐後是一個善於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女人,她在一如既往關心成祖飲食起居、管理好後宮的同時,密切關注著成祖的朝政,積極施展自己對丈夫的影響。


徐後讀過許多史書,深知治國之道一在關心百姓的疾苦,二在培養愛護國家人才。她提醒成祖說:「南北之間,連年戰爭,兵民疲憊不堪,為政應當寬儉,務必要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接著她建議成祖愛護人才,她說:「人才難得。從前伊尹輔佐商湯,姜尚輔佐周武王,這些都是傑出的人才。今日的賢才都是太祖高皇帝培養造就出來的,望陛下在選拔任用時,不要分什麼新舊,要一視同仁,一體擢用。」在如何選拔地方長官方面,徐後也有建議,她說:「地方長官賢明與否,關係著一個地方的民生安危,不能僅僅循資歷來選拔地方官,對於那些才能突出的人才要破格使用,而那些才能一般的人,也要根據他們的資格來使用,這兩種選拔方法同時使用,必然會取得較好效果。」她還告誡成祖要不惜錢財培養人才。徐後在政治上顯示出的卓越見識,令成祖十分欣賞,因而她所提的建議多被採納。


徐後不僅對治國之道頗有見識,而且對如何當好賢內助也很有見地。徐後在自己做好成祖賢內助的同時,也在想辦法幫助那些天子近臣的妻子們做好賢內助。首先她想到了內閣這一新設機構的大臣們的妻子,於是她請示成祖批准她召見內閣大臣解縉、黃淮、胡廣、楊榮等7人的妻子,成祖答應了,召見儀式在柔儀殿舉行。召見時,徐後對內閣大臣的妻子們表示了親切的慰問,賜給她們禮物,要求她們體諒丈夫,因為她們的丈夫作為皇帝的秘書和顧問,政務非常繁忙,工作十分辛苦,因此要好好服侍他們,使他們沒有後顧之憂,一心一意地為朝廷盡忠盡職。內閣大臣和他們的妻子們非常感激成祖及皇后的恩典,皇恩如此浩蕩,他們自然更加賣力為成祖效勞了。接著徐後於永樂二年(1404年)秋天召見六卿、翰林這些國家最重要的官員們的妻子,在表示了對她們的敬意,賜給她們衣服、錢鈔後,徐後說:「作妻子的,侍奉丈夫,不能僅注意飲食起居,還要在事業上有所幫助。朋友之間,有些話可聽可不聽,夫妻之間說什麼就容易接受。我在宮中日夜侍奉皇上,經常和皇上談論如何以民生為念,讓百姓安居樂業,我的不少建議都為皇上採納,希望你們也能這樣關心支持丈夫們的工作。」成祖即位後,朝中大臣主要還是洪武和建文的舊人,徐後的這兩次召見在籠絡人心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徐後還重視用儒家的綱常名教、道德規範教育婦女,她采擇《女戒》、《女憲》等書內容及馬皇后的言論,寫成《內訓》20篇,接著又編了《勸善錄》頒行天下,以教化百姓。徐後是古代后妃中極少數留下著作的一位。


成祖有4個兒子,長子朱高熾、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均是徐後所生。朱高熾於洪武二十八年(1396年)被冊封為燕世子,永樂二年(1404年)立為太子。他性格仁厚,喜好讀書,但體胖,行動遲緩,不為成祖所喜。朱高煦性情暴躁、詭計多端,是個無賴,卻很會打仗,曾多次救父親於危難中,成祖以為「類己」封他為漢王。朱高燧生性機敏,亦為成祖所愛,受封為趙王。漢、趙二王多行不法,並暗中勾結,欲奪太子之位。對兩個兒子的性格、品行,徐後看在眼裡,憂在心頭,她曾提醒成祖說:「漢、趙二王品行不端,要選挑廷臣對他們進行引導。」徐後生前,漢、趙二王有所收斂,但後來覬覦皇位圖謀不軌。宣德初,漢王謀逆,終被其侄宣宗平定。


徐後有一個哥哥、兩個弟弟,有趣的是同在建文朝做官的弟兄兩人,在「靖難之役」中一個幫建文皇帝,另一個幫燕王朱棣。哥哥徐輝祖在建文帝失敗後寧死不肯依附妹夫成祖,成祖恨得咬牙切齒,但他畢竟是自己的大舅子,父親太祖又曾經賜徐達子孫三代免死券,經過一番思想鬥爭之後,成祖沒有處死徐輝祖,而是削去他的魏國公爵位,把他幽禁起來。徐輝祖於永樂五年(1407年)去世。徐後的弟弟徐增壽從小與姐姐的感情很好,「靖難之役」中毫不猶豫地站在姐夫一邊,曾多次把建文朝廷的有關情報密告給燕王,還為燕王在北平密謀起兵打掩護。當燕王的軍隊渡過長江,向南京逼進時,徐增壽準備作內應時被發現,結果死在建文帝的劍下。燕王攻進南京後,見到小舅子的屍體放聲大哭,即位之後,追贈徐增壽為陽武侯,謚號「忠愍」,後來又準備為他增爵。當成祖把這一打算告訴徐後時,徐後堅決不同意,但成祖執意將徐增壽封為定國公,並讓他的兒子徐景昌襲爵。封詔下來,徐後說:「這絕不是我的意願。」因此始終不向成祖道謝。徐後這樣做,除了不願自己的親眷以私情受祿,還有難言的苦衷。哥哥輝祖雖說與丈夫為敵,但身為朝廷大臣,寧死忠於建文帝,並沒有錯,卻被削奪了爵位;弟弟增壽同樣是建文帝的臣子,卻背叛建文帝,雖說是為幫助自己的丈夫而慘遭殺害,但這種背叛君主的行為為國法所不容,給他加官封爵不利於皇權的鞏固。深明大義的徐皇后對此自然有苦難言。


永樂五年(1407年)夏天,由於長期的勞累和操心,徐後突然病倒,經過御醫的多方調治,不見效果,病情日益嚴重,不久便臥床不起。她預感到死神即將來臨,於是對守在自己身邊的丈夫說:「雖說當今天下太平,不再打仗,但廣大老百姓還沒有得到休養生息,望聖上多加體恤。」喘了口氣,她接著說:「用人要廣求賢才,明辨是非正邪;要教好子孫,禮遇宗室,不要放縱外戚,以免他們恃權驕橫,不守國法,擾害百姓。」成祖聽著這番憂國恤民的話語,想到自己將失去這位賢德的皇后,眼淚直往下流。望著淚流滿面的丈夫,想起過去那些恩恩愛愛,徐後淚如泉湧。淚水朦朧中,她想起了別的什麼,連忙拭去眼淚,把太子朱高熾叫到床頭,對他說:「當年李景隆攻北平時,你父王統兵在外,我們母子留守,北平的將士們誓死抵抗,兵員不夠,將校士民之妻聞令而起,身披甲冑,拿起武器,登上城牆,與將士並肩作戰,終於保住了北平。戰爭勝利後,你父王即位,我正位中宮,可謂富貴至極,而當年身冒矢石、登城守禦的將校士民的妻子,至今沒有得到應有的報償。我一刻沒有忘記這件事。最近你父皇要到北平巡視,我本打算陪同前往,向北平的姐妹們表示敬意和慰問。現在我病倒在床,只能抱恨終天了。」聽著這情真意切的話語,太子大聲痛哭,徐後拉著兒子的手,囑咐說:「我死後,兒不要太傷心,以免哭壞身體,我的喪事要簡省,不要增加臣民的負擔。」是年七月四日,徐後訣別人世,享年46歲。


徐後死訊傳出,朝中上下無不為之惋惜、痛哭,成祖更為失去這樣出色的皇后而悲慟萬分。他在靈台、天禧二寺設大齋,聽群臣拜祭,並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上謚號「仁孝文皇后」。同年十一月,將她編輯的《勸善錄》、《內訓》刻印頒賜群臣。永樂七年(1409年)成祖在北京天壽山為自己營建陵墓,竣工後先將徐後安葬其中。


據說出於對徐皇后的敬重,成祖決定迎娶她的四妹徐妙錦入宮,讓她接替姐姐當皇后。可是徐妙錦鄙視成祖奪位的不義行為,推說自己得了天花,不配當皇后,堅決不肯應詔。為防成祖的再次逼迫,徐妙錦削髮為尼。成祖從此不再冊立皇后。


在明代所有后妃中,徐後是出身最顯赫的一位。她的品行、才學、見識和能力使她成為成祖事業的得力助手。因此,清人顧宗泰寫詩稱讚徐皇后說:


讀書少說女諸生,


佳兒佳婦事業成。


親弟輸情偏不取,


獨持卓識斷私情。


受寵的權妃


如果說,成祖對徐後的愛更多的是敬重,那麼,他對權妃則是純粹的愛憐了。


權妃,朝鮮人,父親權永鈞,朝鮮國工曹典書。從元朝開始朝鮮被迫向中國進獻美女,明初仍是如此。洪武時,明太祖的後宮中就有不少朝鮮妃嬪,成祖便是朝鮮人碩妃所生。也許是有一半朝鮮血統的緣故,也許是希望從朝鮮美女的身上找到自己年幼時死去的母親的影子,總之,成祖在統治期間,不斷下詔並派人到朝鮮選秀女入宮。權妃便是在這背景下來到中國。


永樂六年(1408年),成祖派內使黃儼等人到朝鮮去,賞賜朝鮮國王花銀100兩、絲50匹、素線羅50匹、熟絹100匹,作為對朝鮮國王向朝廷獻馬的回賜。臨行前,成祖對黃儼說:「你去和朝鮮國王說,有生得好的女子,挑選幾名獻來。」於是朝鮮國王下令禁止婚姻嫁娶,廣采童女,以備進獻。當時,朝鮮國上至大臣、下至百姓沒有人願意把自己的女兒送到離家萬里的外國去度過一生,因此選上來的都是些不漂亮的,黃儼看了很不滿意,對當事者大肆侮辱,並責令朝鮮王廷重新挑選。朝鮮王廷只得分遣各道巡察司再選,同時通告各地說:「上一次,因為不用心篩選,有很多女子漏報了。這次,凡大小守令、品官、鄉吏、日守兩班、鄉校、生徒、百姓各戶之女,如有姿色,一律選送上來。倘或躲藏或用針灸、斷髮、貼藥等方法逃避挑選的,一律國法處置。」通過這一強制手段,總算選出了一批秀女,黃儼等人親自過目後,選中5名,第一個便是權妃,當時18歲;其他是:仁宇府左司尹任添年之女任氏,17歲;恭安府判官李文命之女李氏,17歲;護軍呂貴真之女呂氏,16歲;中軍副司正崔得霏之女崔氏,14歲。她們連同侍女12名、廚師12名,一起被送往南京。離開家鄉時,被選淑女的父母、親戚哭聲載道。


5位淑女頻頻回首,珠淚滾滾,從此家鄉在夢中,萬里一別永分離矣。


這5位淑女入宮後,權妃被冊立為賢妃、任氏為順妃、李氏為昭儀、呂氏為婕妤、崔氏為美人。他們的父兄也都被授予了官職,如權妃的父親就被授予光祿寺卿,但俸祿由朝鮮王廷撥給。同時被冊立的還有貴妃張氏和王氏。


在這5位朝鮮妃嬪中,權妃最為成祖寵愛。成祖第一次見到她,便被她出奇的清麗所吸引。成祖問她有何特長,權妃拿出隨身攜帶的玉簫吹奏起來,簫聲悠揚窈渺,聽得成祖如癡如醉。於是把權妃選拔在眾妃之上,並讓她接管後宮之事。


權妃聰慧美麗、優雅迷人。每當成祖忙完朝政,拖著疲倦的身子,走進權妃宮中,權妃美妙的簫聲宛如一縷和煦的春風將成祖的疲勞吹得無影無蹤。果敢、剛毅、男子氣十足的成祖愛極了這位柔順、溫宛、妙不可言的尤物。


權妃的簫聲也給其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永樂八年(1410年)十月,權妃隨侍成祖北征蒙古。自明朝建立以來,北方邊境一直遭受元朝殘餘勢力的騷擾,邊患嚴重。洪武後期以來,蒙古部落相互混戰,分裂為瓦剌、韃靼和兀良哈三大部。成祖即位後,繼續實行分化打擊和封貢互市相兼的策略,邊患一度緩解。永樂五年(1407年),元裔本雅失裡勢力崛起,與韃靼太師阿魯台一起圖謀統一蒙古各部。永樂七年(1409年)二月,成祖派使臣赴韃靼,要求與之修好,使臣竟遭殺害,成祖大怒,於當年七月派淇國公丘福率10萬大軍征討韃靼。由於對韃靼力量估計不足,加之指揮失當,10萬人馬在臚朐河(即克魯倫河)全軍覆沒。成祖為保住大明皇帝的尊嚴,只好親征。成祖率50萬大軍深入漠北,在斡難河(即鄂嫩河)畔大破本雅失裡軍,本雅失裡僅以7騎西逃,接著又擊破阿魯台軍於興安嶺,阿魯台帶著家人遠遁,這次北征大獲全勝。回軍後,權妃又隨成祖返京師,至山東臨城,不幸病死,年僅22歲,可謂紅顏薄命。成祖頓失愛妃,一時不免傷痛,將她葬在嶧縣,命令當地百姓出役看守墳塋。權妃死後,成祖對她的家人非常厚待,在給她哥哥授予誥命時,竟悲痛得說不出話來。


權妃猝死,死因可疑,宮中謠傳權妃是被毒死的,因此竟釀成後宮一起大冤案,被無辜殺害的妃嬪、宮女無數。成祖處理這一案件時,手段殘忍,令人髮指,但從中也可以看出成祖對權妃的思念之情。


悲慘的妃嬪


永樂十九年(1421年)四月初八夜晚,北京突然下起傾盆大雨。霎那間狂風大作,「隆隆」的雷聲轟響之後,一道道閃電劃破漆黑的夜空,直衝皇宮劈來,一聲巨響,皇宮內花費10年時間才修好的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冒出一股股濃煙,一陣狂風刮來,熊熊的火苗衝向天空,宮中一片混亂。火光中,成祖那張向來殺氣騰騰的臉色如土灰,全身發抖,站在他身邊的宮女們,臉上卻露出一絲微笑,她們感謝這場從天而降的災難,相信它會給她們朝不保夕的生活帶來轉機。因為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天變是對人事的懲戒,人事有錯誤,天才震怒降災,成祖太殘暴,現在老天要懲戒他了。


然而,她們的企盼很快落空了。這場災難確實使成祖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有了反省,他曾在第二天下了一道詔書,對上天的懲戒表示了自責,但詔書中隻字未提他在後宮濫殺無辜的暴行。本來,他的自責就不是真心實意,只不過借此消除因天變產生的恐懼罷了。恐懼過後,一切照舊。


宮女們失望了,她們不禁想起了那悲慘的一幕幕……


那是權妃死後不久,一天,呂婕妤和權妃兩家的奴婢在吵罵中透出不尋常的信息。權妃入宮時,徐後已死,成祖讓她接替皇后掌管後宮之事。呂婕妤對此很不滿,曾面責權妃說:「有子孫的皇后也死了,你能管幾個月,這般無禮!」於是,呂婕妤串通內官金得、金良,從一個銀匠家裡找來砒霜,研成末子,放進胡桃茶中送給權妃吃,權妃因此送命。正在對權妃思念不已的成祖得知詳情,大怒,將內官、銀匠處死,並用烙鐵烙呂婕妤達一個月,最後將她殺害。呂婕妤在宮中的侍從也一起被殺,牽連被株殺者數百人。成祖還不罷休,竟逼迫朝鮮王廷將呂婕妤的母親也抓來殺了。其實,這是一起冤案,直到永樂晚年才真相大白。


原來,權貴妃、呂婕妤等朝鮮女子被選入宮後,又有商人之女呂氏被選進宮。呂氏因與呂婕妤同姓,想與她結好,但呂婕妤不樂意,呂氏因而懷恨在心。後來權妃猝死,呂氏便乘機誣告呂婕妤毒死了權妃,結果造成上述的慘案。


永樂十八年(1420年),成祖察覺呂氏與宮人魚氏行為不檢點,和宦官私通,但因寵愛呂、魚二人未做處置,哪知這二人以為自己所做的事情都已暴露,竟畏罪自殺,這下事情鬧大了。成祖認為呂氏是禍根,便把呂氏的侍婢抓來嚴刑拷打,這些侍婢哪裡忍受得住如此酷刑,於是違心認罪,說是要謀殺成祖。既然問出了大逆之罪,一場刑殺不可避免了,連坐被殺的竟達2800人。行刑之時,心理變態的成祖親臨刑場監督,要親眼看著將她們一一剮死。有的宮人臨刑時當面大罵成祖:「你自家陽衰,所以人家才和宦官私通,這有什麼罪?」成祖還讓畫工把呂氏與小宦官相抱的情形畫下來,說是懲戒後人,其實這是成祖心理變態的一種發洩。


這一案件初發時,朝鮮人嬪妃任氏、鄭氏便自縊而死,黃氏、李氏被處斬。黃氏死前誣告了很多人,李氏卻說:「反正都是死,幹嘛要牽連別人,要死我自己死!」至死不誣諂一人。這時朝鮮諸女大都被殺,只剩下崔氏和韓氏。崔氏因在南京倖免;韓氏則在屠殺開始時幽閉在空室,因為守門的宦官良心發現,才沒有餓死,她的乳母金黑也被囚於獄中,事後才得赦免,她的侍從則全部被殺死。


成祖如此濫殺無辜的宮人,有著其主客觀原因。成祖這人很像他的父親明太祖,雖雄才大略,但剛愎自用,有極強的權利慾和私慾,且生性殘暴。他篡位之初,正值雄心勃勃的壯年,為成就一番大業,他將絕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朝政上。隨著權力的穩固,成祖步入老年,強壯的身體開始衰弱,不久得了風昧病,他不僅有時不能處理朝政,且一度克制的極端私慾和殘暴的天性也全部暴露出來。他的心態很不正常,他自從當上皇帝後,儘管後宮妃嬪如雲,從此卻未能生一男半女,為掩飾自己的無能,越是不行,他越是荒淫無度,而且以摧殘女人為樂。徐後死後,他有兩個心愛的妃子,一個就是權妃,另一個是王妃。王妃是蘇州人,徐後生前已入宮,她侍候徐後非常恭敬。徐後和權妃死後,她掌管後宮,在宮闈之內肅雍有禮、和藹仁厚,且將庶務處理得有條不紊,深得成祖倚重。成祖晚年多病,常常暴怒,王妃總是從中調護,以免宮人們受到折磨。自皇太子、親王公主以下都很信賴她,成祖甚至有立她為皇后之意。可惜,王妃因病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去世。王妃的死,成祖痛心不已,他的喪心風病更加重了,處事更為錯謬、殘酷,而宮中再也沒人能勸阻他了。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成祖北征阿魯台,行至榆木川時(今內蒙古多倫縣西北),病死,時年65歲。成祖的死並沒有使妃嬪們得以解脫,相反,又一個災難降臨,因為按照明初制度,沒有子嗣的妃嬪要為死去的皇帝殉葬。這一次,在呂氏慘案中倖免於難的韓氏和崔氏也沒能逃脫,殉葬的妃嬪有30多人。殉死那天,她們被賞一頓酒宴,然後被領入大堂,這時大堂上已經安置好許多小床。只聽見哭聲震天,妃嬪個個被強迫站在木床上,把頭伸進吊好的繩套中,站在一旁的宦官把床一撤,妃嬪們便香消玉殞了。韓氏死時,呼喊著自己的乳母金黑說:「娘,我去了!娘,我去了!」喊聲未絕,床已撤去。雖然殉葬者的家屬被稱為朝天女戶,受到優恤,殉葬者也會得到好聽的謚號,並被葬入皇陵,但這又怎能補償她們被斷送的青春和生命!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