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三國臥龍諸葛亮不願出仕卻又為何出山 | 陽光歷史

 

A-A+

三顧茅廬:三國臥龍諸葛亮不願出仕卻又為何出山

2017年09月08日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193 次

  導讀: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鞠躬盡瘁,最終三分天下而有其一,諸葛亮實現了自己的抱負,也成就了一代智者、賢相。但是我在讀書時發現,諸葛亮似乎有隱居之意,最終為什麼出仕?又為什麼選擇了劉備呢?孔明父親早死,其叔父諸葛玄在袁術手下任豫章太守,因朝廷派硃皓接管豫章,諸葛玄就投靠與之有舊的荊州劉表。諸葛玄去世,孔明與弟弟移居南陽耕種為生,因居住臥龍崗,所以號稱臥龍。平時孔明自比管仲、樂毅,但是山野村夫豈能慧眼識人,他就常與石韜、徐庶、孟建一起探討人生和國家大事,孔明認為他們三人將來的仕途最多是刺史或郡守,而當三人問孔明時,他卻笑而不答。由此推知,孔明向來恃才傲物,他的志向是做一位治理國家、征服諸侯的名相。

  既然有如此遠大的志向,為什麼又說他有隱居的想法呢?荊州是人才聚集之地,司馬徽、龐德公都是名流,也都是孔明的老師,劉表曾數次請龐德公出山,龐德公老死不入襄陽城。龐德公與孔明師生如父子,老師的思想對學生肯定有較深的影響,做郡守和自比管、樂都是學生們在一起憧憬未來的一種豪言壯語,就像現在的學生立志做科學家一樣,孔明、徐庶、崔州平、石韜、孟建是荊州青年的代表,或稱青年才俊,劉表不可能不知,同時劉表與諸葛家有舊交,又與與孔明岳父是連襟,肯定有相請之意,可孔明認為「劉表性緩,不曉軍事」(《魏略》),不是他需要的明主,所以不願出仕。劉備三顧後,孔明曾專門交代弟弟說:「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於此,勿得荒蕪田畝。待我功成之日,即當歸隱。」這似乎在說,待功成名就,他就會歸隱鄉里。可是步入紅塵的孔明已經無法抽身,也使他歸隱的誓言化為泡影,後人有詩歎曰:「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只因先主丁寧後,星落秋風五丈原。」真是令人惋惜。

  此前高臥隆中的孔明彷彿就是當年渭水垂釣的姜子牙,劉備三顧,孔明事先是知道的,所以不排除故意躲避之嫌,因為徐庶北歸曾專程繞道隆中,告知已將其薦給劉備,劉備將不日來訪,孔明躲避劉備,一是不願出仕,二是考驗劉備的誠意,考察劉備的德行。因為當時的劉備一無根基二無勢力,孔明深知輔佐這樣的人甚為不易,所以要對形勢和僱主做一個充分的瞭解和把握。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漢室傾頹,能夠依靠的命世之主實在是少之又少,所以孔明「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但是他高臥隆中雖然有「玉在櫝中求善價,釵在奩中待時飛」心態,但他依然需要別人的尊重,此時的劉備有雄心而無才智,他深知知識就是力量,謀略就是生產力,思賢若渴之際才有猥自枉屈,才有三顧茅廬。劉備的執著迫使孔明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擇業觀,即使出仕他也要雙向選擇,所以三顧之中的崔州平、石韜、孟建可能都是孔明的故意安排,然劉備的誠信與魅力最終讓他感動,士為悅己者死,他只好出山。

  前面說過,孔明的志向是成為一代賢相,那麼這需要一定的平台,曹操佔據天時又雄才大略,麾下謀士如雲戰將如雨,況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其顛覆漢室的陰謀早已眾所周知,同時曹操本身就托名漢相,一旦篡權,其屬下皆為叛臣,這不是孔明的追求。再說東吳,孫權承繼祖業又虎踞江東,佔盡地利,實力比較強大,張昭曾向孫權力薦孔明,孔明說:「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劉備出身皇族,且有匡扶漢室的理想,半生流離又處用人之際,隆中一對二人志向相投,劉備需要孔明開創基業,而孔明也需借助劉備一展宏圖,所以各取所需一啪即合。

  煮酒論英雄時,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說明曹操的判斷極為準確,劉備是公認的梟雄。劉備胸懷大志,但文韜武略沒法與曹操相比,所以他一直採取與曹操相反的政策,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曹操以暴治國,劉備以仁治國,從而贏得了百姓信賴,也得到了荊州士人以及巴蜀人民的擁護,另外劉備在識人用人方面遠在曹操與諸葛亮之上,而且還有持之以恆堅忍不拔的精神與中興漢室的決心,正是這一點讓孔明折服。由於孔明形勢把握準確,選擇老闆得當,才使得他在蜀國如魚得水。

  諸葛亮「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三國誌》語),但是他最終沒能實現隆中對所說的成就霸業振興漢室的誓言,這與劉備的早逝有關,與其所處的時代有關,所謂生不逢時空有一身好本領也是枉然,水鏡先生說:「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但這並不能否定諸葛亮的才智,也不能磨滅其歷史功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永遠成為後人的楷模。正是:南陽祠宇空秋草,西蜀關山隔暮雲。正統不慚傳萬古,莫將成敗論三分!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