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服飾:宋朝服飾紋樣
宋代服飾紋樣的題材較前朝更為豐富廣泛。
宋代服飾紋樣有組合型幾何紋的八搭暈、六搭暈、盤球等,這種組合型紋樣多出現在當時頗具時代特色的織錦上,這種織錦稱為「宋錦」,它是以龜背紋、席地紋、祥雲紋、萬字紋、古錢紋等為底中間穿插龍、鳳、朱雀等獸鳥紋樣和八吉、八仙、三多、三友、八寶以及琴、棋、書、畫等圖案組成各種工整的八搭暈錦。幾何填花的有葵花,簇四金雕等;動物題材的有龍、鳳、鵲、蝶、鹿、魚、獅子等;幾何紋的有龜紋、曲水紋、回紋、波紋、柿蒂紋等。花卉紋中除了繼承唐朝的牡丹、茶花外又出現了梅、蘭、竹、菊等符合文人審美的「君子」花卉的題材。這些花卉均因其象徵美好的品質而為文人隱士所青睞,用這些花卉來比喻己高風亮節的德行。因此梅、蘭、竹、菊、蓮也就成為後世人們在裝飾紋樣上寄托美好願望的主要內容。寶相花、纏枝花紋的形式雖然有延續唐風的痕跡,但受寫生風格影響至深,花紋更為寫實生動。沈從文先生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提到宋代織錦「生色折枝花的時尚,開始突破了唐代對稱圖案的呆板」。生色折枝花,大小串枝花成為宋代服飾紋樣的主要內容與程式。
宋代服飾紋樣多以花鳥題材為主要內容,其中折枝花式紋樣和串枝花式紋樣,以其寫實生動、自然和諧、靈動飄逸的整體效果為特色,是宋代審美意識的典型紋樣設計。折枝花式紋樣即通過寫生,截取帶有花頭、枝葉的單枝,再以寫實的外形和生長著的動態作紋樣,形成動與靜的審美效果,在織物上的排列是將折枝花紋散點分佈,並且十分注意花紋間的承轉啟合以及相互呼應的佈局。這種構圖形式除了具有婉轉多姿、生動優美、形象自然的藝術風格之外,還具有簡練、秀麗,給人一種古樸秀雅的感覺。串枝花的流行則與當時衣著法令密不可分,串枝花式紋樣有花鳥題材與花卉題材,是在唐代卷草紋樣和寫生折枝花紋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鳳穿百花和百花攢龍等紋樣,其組織形式是在平面織物上將眾多寫實型的花卉紋樣呈散點分佈,並通過枝、葉、籐蔓等作蛇形的反轉伸展,使單個花紋緊密地連接在一起,構成了四方連續的圖像。其流暢飄逸的韻律線與寫實的花紋形成了點與線、動與靜的對比,使圖形紋樣既生動自然,又富有意匠之美。織物紋樣在色彩上以質樸、清秀為雅,通常採用低純度色,色彩一反唐代濃艷鮮麗之色,而形成淡雅恬靜之風,打破了唐代以青碧、紅、藍等濃艷色彩為主的調子,多用淺淡的間色,如鵝黃、粉紅、銀灰、淺綠、蔥白等較柔和的色彩,頗有韻意,顯得質樸、潔淨、自然、規整,形成了宋代鮮明的審美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