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聞:唐朝最牛歌妓怎樣培養出皇帝唐武宗 | 陽光歷史

 

A-A+

千古奇聞:唐朝最牛歌妓怎樣培養出皇帝唐武宗

2016年09月21日 宮廷野史 暫無評論 閱讀 246 次

  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不平凡的女人,這句話用在唐武宗李炎身上再合適不過了。因為在宦官當家的晚唐時期,發生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事,甚至連當皇帝都有陰差陽錯,將錯就錯的。這件稀奇古怪的事就發生在當時的穎王李瀍,也就是後來的唐武宗李炎身上。穎王李瀍作為唐文宗的五弟,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王爺,與皇位的距離還相差十萬八千里。然而,當一個偶然的陰差陽錯,出現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奇遇的時候,李瀍他最心愛的歌妓出身的妃嬪,卻能憑籍自己的膽識,硬是利用這個奇遇,成為把王爺推上皇位的推手,從而陰差陽錯地創造了穎王李瀍將錯就錯當上皇帝的千古奇聞。

  唐武宗李炎,生於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原名李瀍。二十七歲之前,他一直兢兢業業當他的穎王,任憑皇位在父親穆宗、哥哥敬宗和文宗幾個人手裡轉來轉去。而他除了四處盡情地遊玩外,另外關注的就是煉丹,優逸的生活讓他過著神仙一般的日子。正因為這個原因,無論是沒了權的皇帝,還是掌了權的宦官,誰都沒有過分地關注他。沒人關注,在紛爭不斷的朝廷,也許是件好事,因為沒人盯著你,你的安全係數就大一些。在一次去邯鄲自助遊的過程中,穎王李瀍偶然結識了一位王姓歌妓,此女雖十三歲,卻艷驚四座,不僅能歌善舞,而且聰穎過人,讓李瀍喜歡得不得了。唐朝是個婚姻觀念相對開放的朝代,王爺娶個歌妓舞女回王府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李瀍當即決定為她贖身,然後帶回自己的王府金屋藏嬌。

  就在他們安享王府生活的時候,大唐王朝卻因為立嗣之事一波三折。唐文宗是一位勤勞的皇帝,想借助大臣的力量剷除尾大不掉的宦官,但在「甘露之變」中遭遇了徹底失敗,大臣被殺一千多人。從此,大宦官仇士良、魚弘志等人完全掌握了朝中大權。唐文宗要權力沒權力,要自由沒自由,皇帝當得還不如宦官。就拿冊立太子這種關乎王朝未來的事來說,唐文宗都難有所作為。最初,唐文宗因為不喜歡自己兒子的母親,便想立哥哥唐敬宗之子晉王李普為嗣,可惜這孩子命薄,太和二年(公元828年)六月,剛滿五歲就夭折了。又拖了幾年,無奈之下,唐文宗只好立自己不爭氣的兒子魯王李永做了太子。這時,正受寵的楊賢妃卻不滿意李永,總是找各種機會想廢掉他。開成三年(公元838年)九月,唐文宗召見群臣想廢掉太子,群臣堅決反對。可是,沒過多久,李永突然暴斃,疑似中毒,由於沒有證據,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楊賢妃這下高興了,極力向唐文宗推薦安王李溶(唐穆宗第八子)為皇太弟(楊氏無子,與安王有遠親關係)。文宗也在猶豫,這時宰相李玨提出來:立弟不如立侄,力勸立唐敬宗幼子陳王李成美為皇太子。一番較量後,陳王李成美終於成了皇太子。

  唐文宗由於「甘露之變」後被架空,早已抑鬱成疾,再加上兒子的暴亡,更讓他一病不起。原計畫為李成美舉行隆重的冊封大典,可因病他已經等不到那一天了。開成五年(公元840年)正月,彌留之際的唐文宗,密旨宦官樞密使劉弘逸與宰相李玨等奉太子監國。但是大宦官仇士良與魚弘志卻另有打算:如果陳王登基,那麼擁立之功就是劉弘逸與李玨的,他們二人日後就要坐冷板凳。不如立安王李溶為皇太弟,既拉攏了和楊賢妃的關係,又達到了擁立之功的目的。由是二人置文宗的聖旨於不顧,以太子年幼多病為由,提出更換皇太子。唐文宗想爭,卻只剩一口氣了;宰相李玨反對了半天,因為手裡沒有兵權,也只能是動動嘴皮子。手握禁軍的仇士良兵貴神速,立即偽造了唐文宗的詔令,冊立安王李溶為皇太弟,權勾當軍國事。並派神策軍赴十六王宅迎請安王。

  陰差陽錯就發生在這個過程中。據《唐闕史》記載,當時安王李溶和穎王李瀍都住在王爺區十六王宅,二王府高大巍峨,府門相鄰。當神策軍這一幫沒文化的粗人,匆匆忙忙來到十六王宅時,卻連進哪家門,接哪位王爺都沒弄清楚,站在門口爭來爭去傻了眼。正在宮中的仇士良馬上派一個信得過的手下趕去,然而這人也是個糊塗蛋,到了王府門口張嘴半天,才傻乎乎地喊出一句「接大的!接大的!」原來,安王有個小名叫捷達,是快捷到達之意。仇士良這幫人平時無視皇上,更別說王爺了,叫王爺的小名也成了家常便飯。這一次,匆忙中說漏了嘴,說成了「接捷達!」手下人就陰差陽錯地聽成了「接大的!」。神策軍們聽到後,還是一頭霧水,搞不清該接誰。也難怪,如此匆忙的陰謀行動,對王爺的排行,一時間又如何理得清楚。王府裡面的安王和穎王都聽到了外邊的喧嘩。安王雖曾被楊賢妃推薦過當皇太弟,但畢竟沒有成功;而穎王從未被人關注過,更別說當皇太弟了。宮牆之內,兄弟爭位,風險實在太大了。因此,在沒有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前,兄弟倆誰都不敢貿然出門接旨。

  就在兄弟倆猶豫的千鈞一髮之際,穎王從邯鄲帶回的王美人極其鎮定地走出王府,來到稀里糊塗的神策軍面前,用自己美妙的女高音喊話了:「爾等聽著,所謂『接大的』就是接穎王殿下李瀍。穎王是老五,安王是老八,當然是老五大了。連當今皇帝都稱他為『五大王』。」看到這幫粗人們有點上鉤,王美人忽悠得更起勁了:「穎王與你們的上司仇公公是生死之交,一起喝過酒。擁立新君可是頭等大事,你們可要小心了,出了岔子可是要滿門抄斬的!」眾人一聽,覺得有理,只是不知道眼前這個女人說的是真是假。王美人立即轉身回府,把躲在屏風後的李瀍推到眾人面前。李瀍果然英俊瀟灑頗有帝王之相,神策軍被徹底鎮住了,立即擁穎王李瀍上馬,護送至少陽院。看到接來的是穎王而不是安王,仇士良傻眼了,恨不得一頭撞在牆上,但生米已經煮成了熟飯,只好啞巴吃黃連。罵了一通後,也只得將錯就錯,冊立穎王為皇太弟。兩天後,彌留的唐文宗終於駕崩,李瀍即位(後改名為李炎),是為唐武宗。

  因為有擁立之功,仇士良被唐武宗封為楚國公,魚弘志被封為韓國公。但將錯就錯換皇帝這事,始終是一塊天大的心病,攪得仇士良寢食難安。為了消除心病,也借此向唐武宗表忠,他奏請武宗處死楊賢妃以及安王與陳王,以絕他人重新擁立之念。其實,這三個人也是唐武宗的心頭之患,二人一拍即合,唐武宗立即下詔賜死三人。皇帝和宦官的心病同時都解決了。

  王美人是唐武宗登基的最大功臣,千萬別以為這是《唐闕史》一類逸史胡編的。其實,就連《新唐書.王賢妃傳》也是這樣記載的:「開成末,王嗣帝位,妃陰為助畫,故進號才人,遂有寵。」什麼是「陰為助畫」?就是悄悄地「偷天換日」唄!因此,唐武宗一改從他爺爺憲宗皇帝起不立皇后的習慣,想把王美人冊立為皇后。可是此舉遭到一干大臣的堅決反對,認為王氏出身低賤,不能母儀天下。唐武宗無法,只好封王氏為才人。好在王才人深愛唐武宗,管他才人不才人,直到她以身殉情,仍然還是才人。只是到了唐宣宗繼位後,為表彰其節,才贈其為賢妃。可見,門當戶對,既使在開放的唐朝,也是要十分講究的。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