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為什麼歧視女人?孔子歧視女性嗎?
孔子為什麼對女人有偏見甚至於歧視?有人認為,這可能和他的戀愛與婚姻經歷有關。
2009年,武漢大學教授在「國學班」上課時,對孔子為什麼會發出「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的感歎,推測出兩個原因:一是孔子可能在談戀愛的過程中受過挫折;二是孔子在婚後的夫妻生活不太美滿。
孔子在戀愛過程中是否受過挫折,不得而知,但有這個可能。孔子是一個「白眼仁多,黑眼仁少,鼻孔外翻,牙齒縫大,腦袋四周高中間低,活像個倒扣的痰盂,而且個頭也不高」的人。孔子的長相參見《史記·孔子世家》、《荀子·非相》、《韓詩外傳》、《論衡·骨相》、《白虎通·壽命》等。這就是說,這種形象不是很討女人喜歡,而且家境不好,只靠寡母為生,因而在青春期受過女子的冷落與白眼、落下心理陰影,並不是不可能的。
不過,這總是推測,至於他的夫妻生活不太美滿,卻是真真切切的——孔子是個離過婚的男人。孔子那個時代不叫離婚,叫「出妻」,也就是後來所說的「休妻」,孔子出妻是有據可考的。《禮記》記載,「門人問諸子思曰:『昔者子先君喪出母乎?』」子思是孔子的孫子,以上是說門人問子思:「從前你的父親為被休出的母親(即孔子之妻)穿孝服、守喪禮嗎?」宋代的朱熹對此有個註解:「伯魚之母出而死。」伯魚是孔子的兒子,這段史料證明孔子確實離過婚。
夫妻離婚,說明在一起生活不幸福,過得不好。孔子的夫妻生活過不好,這是很有可能的。孔子是一個以事業為重的男人,妻子對此不一定理解。孔子為了推銷自己的政治主張,實現自己的理想,長年在外,周遊列國,屢屢失敗,甚至如喪家之犬,怎麼顧得上老婆孩子?老婆要養上撫下,長年見不到丈夫,又看不到丈夫的前途所在,怨恨與矛盾是很可能產生的,孔子前行則道路崎嶇,同時「後方」又不穩定,於是找個理由出妻也是必然的,對此,在某種情況下發出「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的感慨也是順理成章的了。
儒家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為」,孔子活著時,在政治上沒有大的成就,不知道是不是家沒有「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