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盤點民國幾位響噹噹的美女明星
黃蕙蘭是一位不尋常的女性,在中國,她只不過是外交家顧維鈞的妻子,還是第三任的,是個愛擺闊的貴婦。可她的名頭在歐美更加響亮。人們知道她是Madame Wellington Koo 或者Hui-lanKoo。她一度是時尚東方女性的代表,有一陣子在歐美社交界是與宋美齡齊名的。據說有一次Vogue 雜誌評選「最佳著裝」中國女性,她還壓過宋美齡一頭,得了第一
張愛玲以《小團圓》《雷峰塔》和《易經》三部張愛玲自傳體小說,以不同的角度、方式,極致細膩地鋪寫張愛玲對週遭不同人物的愛恨情結。《雷峰塔》和《易經》是張愛玲用英文創作的,已於上半年出版。昨日,由台灣知名譯者趙丕慧翻譯的中文版在台灣正式上市。中文簡體版《雷峰塔》或將於年底出版。
《雷峰塔》和《易經》中文版的引言是張愛玲文學遺產執行人宋以朗所寫,「1995年9月張愛玲逝世,遺囑執行人林式同在其遺物中找到《The Fall of the Pagoda》(《雷峰塔》)及《The Book of Change》(《易經》)的手稿後,便按遺囑把它們都寄來宋家。」據悉,《雷峰塔》和《易經》部分重寫了《小團圓》裡面的故事,《雷峰塔》是張愛玲以自己4歲到18歲的成長經歷為主軸,糅合其獨特的語言美學所創作的自傳體小說。《易經》接續《雷峰塔》的故事,描寫女主角18歲到22歲的遭遇,同樣是以張愛玲自身的成長經歷為背景。事實上,這兩部作品原是張愛玲在上世紀60年代轉向英美文壇創作的失敗敲門磚。中文版由台灣知名譯者趙丕慧翻譯,她的翻譯並未採用「張腔」,而選擇了直譯。
林徽因對徐志摩的回憶,總是離不開那些文學大家的名字,如雪萊、曼殊斐兒、吳爾芙。而徐志摩在對她的一片深情中,則是不自覺地扮演了一個導師的角色領她進入英國詩歌和英國戲劇的世界……同時也迷惑了他自己。以至於徽因和志摩的關係,非情愛而是浪漫,更多的還是文學關係。
唐瑛是上海的名門閨秀。那年,唐瑛與陸小曼被稱為交際場上的明星,素有南唐北陸之說,唐瑛曾與陸小曼合開了一家「雲裳服裝公司」,位於上海的靜安寺,這是中國第一家專為女性開辦的服裝公司,相當於巴黎高級時裝店。公司開業典禮上明星雲集,各大媒體爭相報道。「雲裳」把世界最流行的服裝款式拷貝到中國,很快,「雲裳」的服裝風靡了上海灘,有人做過統計,在巴黎流行的某一款時裝,十天之後,基本上就會出現在上海街頭。
1931 年,胡蝶主演《歌女紅牡丹》成名,此後主演根據張恨水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中國第一部彩色片《啼笑因緣》紅極一時。1933 年胡蝶高票當選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電影皇后」。
周璇之愛最美好的版本是同石揮的失之交臂。他們因為《夜店》而結緣,為了事業和誤解而分開。分手,對於當時的他們來說或許是一種遺憾,而對於周璇和石揮的一生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幸事。因為分手,他們保留了這段感情最終的美感。